1、又一位嚣张的女司机,拒不出示证件还对交警动手,后来怎样了?
如果开车时违章被交警抓了现行,您会怎么做?有的人会大吐苦水,扮可怜求情,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甚至偷偷给民警塞“好处”;也有的人会情绪激动,大有一副“老子天下第一,你管不着”的态势,拒绝接受检查,甚至暴力抗法。不管怎么“表演”,结果往往都是一样的,该处罚的还是要处罚。所以说,承认错误,配合执法,接受处罚才是正确姿势。
坐标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霍寨收费站,交警监测到一辆冀A牌照的白色小轿车,在西柏坡高速上以超速10%以上的速度行驶。随后,高速交警西柏坡大队的民警在霍寨收费口处将其拦停,准备进行检查处理。然而过程并不顺利,该车驾驶员是一名女司机,她情绪十分激动,拒不接受检查,甚至对交警动了手。
交警:“请您出示证件。”
女司机“你谁啊你?让刚才扣我的那个交警过来,把我的东西拿出来。”
交警:“我是警察,请出示您的证件。”
司机说完后便上车关门,不再理会民警的检查要求,民警只好隔着玻璃喊话:“第二次警告您,请您出示证件,否则我们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跟您说清楚。”
女司机开门反问:“采取强制措施?你都影响我了,你还采取强制措施?”
交警:“您作为一个公民,您应该配合。”
女司机:“你作为公民还应该配合客户呢!”
交警:“您不是客户。”
女司机:“我走的高速,我就是客户。”
说完,驾驶人又要准备上车,此时交警用手拦住了她的车门。女子瞬间情绪更加激动,嘴里一边喊着“你干嘛?你动我一下试试,你动我一下试试”,一边开始动手推搡交警。同时,女子警告民警,他已经进入了自己的安全区,自己是个女同志,要求对方说话不要离自己这么近。交涉过程中,女子看到一旁拍摄的记者,又二话不说径直冲了过来:“你照我像干嘛呀?你谁啊?都是姑娘家家的,你有什么权利拍我?”
最后,女子被带到了警务室,民警对她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告知。其一,该女驾驶员存在交通违法行为,超速10%以上,有照片为证;其二,今天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处罚法,涉嫌妨碍执行公务,将对其进行拘留。目前,交警对于其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罚款100元,记三分的处罚。而对于其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已经移交给鹿泉区大河派出所进行进一步处理。
十九妹觉得,不过是一个超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况且也确实存在违章行为,那就老老实实接受处罚就行了,完全没必要闹到这种地步。这下可好,不仅违章照罚不误,还加了一条罪名,或许要接受比违章更为严厉的处罚,这是典型的“冲动的惩罚”。需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了就必须要接受相应处罚,不是靠嗓门大就能避免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明确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将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还会从重处罚。而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之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争执过程中,女司机两次提到要扣车的交警过来,将自己的东西拿回来。由此推断,在此之前她应该还和另一名交警有过误会,极有可能也发生过不愉快。或许这也正是驾驶人情绪激动的原因所在,只不过前面的执法视频并未公布。笔者倒以为,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拒绝出示证件甚至抗拒执法的理由。就算是前面的交警处理的不合理,你可以申请复议,如果是态度有问题,也可以投诉或举报。总之,合理合法的途径有很多种,而该司机却选择了最不明智的一种,哪怕是有理也被折腾成了无理。
诚然,违章被查了,又要扣分又要罚款,难免会产生情绪。但要明确的是,交警上路执法不是为了故意跟谁找茬,而是为了保障路上所有人的人身安全。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许下次就不会这么冲动了,您觉得呢?
2、玛莎拉蒂撞宝马案,女司机家被扒了个底朝天。后来呢?
这次事故,共造成了2死4伤。主要原因就是谭某酒后驾车,在事发的当天谭某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在永城市雪枫路一家烧烤店吃饭喝酒,三人总共喝掉13瓶啤酒。喝完酒后,谭某就开着车带着另外两个人跑到大街上飚车,先后与8辆车发生剐蹭,最后直接就撞飞了正在等信号灯的宝马车,导致车辆起火,车内后座两个人身亡,前面的司机受伤。
女司机家被扒了个底朝天首先是她的朋友圈和微博被很多网友和媒体扒了出来,各种炫富内容让人感到非常肤浅。谭某家在村里经营着一家皮革厂,这家皮革厂就是谭某炫富的资本,也是家庭财富的主要来源。这家厂子规模一般,属于中小型企业。谭某出事后,厂子就停止生产了。
谭某的爷爷是谭桥村首富,谭某开着出事的玛莎拉蒂车是代某昌的,他是谭家的表亲。
玛莎拉蒂撞宝马案后续2020年1月16日上午,女司机醉驾玛莎拉蒂撞宝马致2死4伤案在商丘市中院一审开庭。公诉机关指控称,被告人谭明明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不顾劝阻驾车逃逸并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行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020年11月6日,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永城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谭明明、刘松涛、张小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一案公开宣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谭明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普通刑事犯罪中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犯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十个)
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
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本案是一起由醉酒驾车引发的重大恶性案件,被告人谭明明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不顾劝阻,继续驾车冲撞逃离,在市区内高速行驶中撞击正在等待通行信号的宝马轿车,致乘车人葛某某、贾某某当场死亡,驾驶员王某某重伤。
被告人刘松涛、张小渠对谭明明酒后驾车不予劝阻,在发生事故后又怂恿谭明明驾车逃逸,以致发生严重后果。被告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后果持放任态度,客观上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最后我希望无论任何人,开车上路的时候都应该谨慎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因为我们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希望此类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3、温州女司机26次违章怎么处理的?
26条违章。交警追的时候这么逃逸。还是下班高峰期这么弄,
吊销驾照是肯定了。严重点可以危险驾驶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入刑了。
4、“玛莎拉蒂撞宝马”案发生后,女司机家被扒了个“底朝天” ,你怎么看?
“玛莎拉蒂撞宝马”惨案的发生是让人惊骇不已的。当时,在河南永城,一位23岁的年轻富家女司机,在醉得几乎意识不清楚之时开着玛莎拉蒂,载着自己的两个同是有钱人家的子弟的朋友在街上胡乱飙车。这样的疯狂驾驶必然会出事。这不,这辆一路狂驰的玛莎拉蒂先是与路边停靠的8辆车产生剐蹭。那时周围的群众就试图劝阻她停车并报警,但只听车内不知是哪一位朋友叫该女子快走,只见该女子驾驶玛莎拉蒂迅速逃离了肇事现场。
因为急着逃逸,车速陡增,很快这辆玛莎拉蒂就失控了并猛地在红绿灯处撞上了一辆正在正常行驶,等待着信号灯的宝马。宝马车因此被撞出十多米,车身迅速起火并最终造成宝马车内2死1伤的惨案!
因为此案中的女驾驶员是酒驾并且超速行驶,在最开始与8辆车产生剐蹭时就不听劝告,只想着逃脱责任。而后又猛烈撞击宝马车,酿成车内三人死伤的悲剧,让人们对这位驾驶员愤怒不已。愤怒驱使着人们开始在网上“人肉”她,并扒出了她的微博与微信朋友圈。
通过她在其社交账号上发布的内容可知,此女子姓谭,家里靠卖皮革起家。女子刚从职业学院毕业,家境很是富裕。她的微博上满眼看去,尽是一些炫富自拍,根本不像一个在这个年纪该有的,专心学业的样子。而她的微信上也暴露了她的大小姐脾气,言语用词十分张扬、大肆。可以看出,谭某某就是一个家里有钱,家长又很宠溺的,脾气又很大的大小姐。
同时,被扒出的还有谭某某的车内通行的两位朋友的身份。原来,一位是某连锁超市老总的儿子,另一位是国家政府机关中某领导的女儿。了解了三人的身份,这也让人对他们的不羁行为有了一定的认识:有钱有权,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就因此任意妄为。这样的娇纵之人有这样的行为,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话说回来,虽然大家主要对驾车女子的行为感到愤怒,是很可理解的。但去扒别人的个人信息并曝光在网络上,这是不合适的。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有自己的个人隐私权,他人因为任何原因都不得侵犯。而且,有些时候,在不了解事实真实的情况下,人们就对当事人妄加责难并去扒出别人的隐私,这更是不可取的。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偶然做了什么事,也上了新闻,就被人们误解并去扒出你的隐私,你的感觉会如何?而且随着“人肉搜索”现象的频频发生,立法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
据行业相关人士介绍,
“人肉搜索”已纳入刑事法律规范范围内,尤其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并且,如果造成的后果严重,首发信息者或有可能承担刑责。
因此,希望网友们在了解到一些社会新闻后,要理智看待。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跟风责难事件中的当事人。
5、贵州市一女司机驾驶无牌红色中华轿车,违章女司机有几种违法行为,分别触犯了的?
?
6、女司机因为一张罚单提心吊胆一路,下车后差点气晕,到底怎么回事?
因为这玩意看着非常像罚单,但是仔细一看,它仅仅只是一张很像罚单的小广告而已,就是这种广告让女司机误以为自己违章了,结果担惊受怕开了一路,最后下车看到的只是一个广告。
要知道平时商家为了宣传,都会雇人去发传单和小卡片,那些传单可能会直接递到你手里,可能会卡在你的电车上,可能会卡在你的门把手上,也可能会卡在你的车窗或者雨刮器上。
往往我们面对这种宣传单都会随时扔掉,偶尔无聊的时候才会看上一眼。
因此,商家绞尽脑汁想出来一个新门路,那就是模仿罚单印制小广告。毕竟司机都会害怕被贴罚单,对于罚单内容也是会仔细浏览,看看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那么,一张很像罚单的广告猛然出来在司机面前时,司机必然会注意到,并仔细浏览。这个时候商家的宣传目的也就达到了,知名度也就有了。
远看像罚单,近看是广告单,商家这种手段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这位女司机估计是在上车之前没有绕车一周检查情况(这东西估计也就考驾照科目三时会用),结果等她行驶时,由于风力原因把这张广告单刮了起来,她模糊之间只看到了“这...违停罚单”一行字。
本来就对技术不自信的她,再猛然看到这一张罚单,必然会开始怀疑人生,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我什么时候违停了?我在哪违停了?我失忆了吗?我要被罚多少钱?会被扣分吗?
就这样她开车到达公司后,迫不及待的下车查看,才发现这不是一张违停罚单,它只是相亲公众号的宣传单而已。
虽然这种广告单摆明了就是模仿交警的罚单,但是它上面的内容一看就是广告,也没有擅自使用交通部门的印章,因此它并不涉嫌违法,也不触犯模仿法律文书的条文。
面对这类商家,我们能做的是向当地城管进行举报,毕竟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这种宣传手段要不得,需要进行规范治理。
另外,我们私人也可以拒绝去这种商家消费,他们尝不到甜头,自然就会放弃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了。
最后:尽管我自己还没有车,不必担心这种烦恼,但是我依然要对这种商家表示谴责,你们绞尽脑汁想的应该是优秀的创意,而不是如何去吓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