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之后,汽车的限购/限行将何去何从?
疫情之后,重振和恢复经济,汽车市场消费不容忽视:限购限行的解禁,也许是最好的刺激政策,也许,没有之一。
岁末年初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其迅猛的势头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让人始料未及。
目前疫情尚未出现拐点的时候,国家最高领导层就提出了的要求,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恢复经济,可谓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之举。其中,“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是对今后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汽车工业尤为有重要意义的决策。
国内的汽车产业约占GDP 10%左右,是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仅次于房地产行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1月,全国汽车产销量环比下降33.5%和27.0%,同比下降24.6%和18%,新能源汽车更是大降54.4%。同时因为疫情影响,各大车企延迟复工,经销商基本只能暂停营业,消费者购车意愿明显下降。据全国乘联会数据,今年2月份前两周,全国销售乘用车不足4万辆,全月大概不会超过10万辆,而1月份的销量是169.9万辆,下跌幅度之大历史罕见。跟去年同期相比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限购和限行对汽车消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限购,一般通过摇号、配号或者竞标才能获得上牌资格,犹如“博彩”一般,对消费心理的负面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在大城市或者中心城市,不但限购,还有限行。限行的理由也是比较勉强,说的上的无非是城市拥堵问题和环保,后者就疫情以来的情况看,基本就是个笑话了。而城市拥堵问题,通过限行方式来解决,从实际效果来说,并不明显,拥堵在限行之后依然拥堵。当然,也许可以说,不限行更加拥堵。但解决拥堵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限制,而是多维度的思路才是出路。因为,限制车辆出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何况,通过加购车辆获取不同号牌、通过租用或者借用,抵消了限行带来的效果。
有机构将全国主要限购城市的申请者拍照数量相加统计后,推算出如果这些城市完全取消限购,将可能释放出近千万辆的购买量,足以一举扭转汽车市场连续两年下滑局面,对稳定中国经济起到重要作用。这显然是一种最理想的希望,但实现很残酷,很难操作,毕竟交通管理的思路没有变化。
2020年1月7日,从公安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以592万辆、上海以416万辆、深圳以350 万辆、天津以309万辆、广州以280万辆、杭州以268万辆分列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二、五、七、十一、十四、十八位。从排名看,都是全国交通大堵城,一旦放开,怕是都会成为“交通死城”。看看北京这两个数字,普通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3335437位+592万辆保有量,你就能理解北京、上海等限购地区为什么步履维艰了。
但是,拥堵和购车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因为有车和无车在国内是完全不同的消费观念。拥堵不让我拥有自己的车和没有购买力买不起车是两码事,何况道路拥堵带来的交通问题,除了管理之外,自我调节用车频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毕竟,中国尚未进入真正的汽车社会,剥夺对汽车物产的拥有权,也一种社会的倒退。
其实,我们期望的并不是对汽车限购限行的完全解禁。千万销量也不可能一夜释放。而是希望限购限行城市的管理者能“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和“多维度科学解决拥堵的方式”,通过给全国起一个带头作用,从心理层面提振民众的消费信心和消费热情。
这一点,我们不仅相信广州、深圳能够做到,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大城市也能在新的管理思维下努力逐步做到有序解禁。
我们更希望的是以北京等限购城市在适度松绑限购的同时,能够积极探索出一条特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新路。过去的政策基本是“砌墙头”般的“防堵”传统思路。交通拥堵了,就加高买车的墙,限制出行;汽车产能过剩了,就加高造车企业准入门槛。最后带来的结果是堵车的问题没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经济的增长承受着压力。大禹治水就是祖先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当“洪水”来临的时候,“堵”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如何做好“疏”才是上策。
10年限购和限行的实践证明,靠限购和限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改变思路,从新的维度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智能化,才能在疫情之后,让产业有足够的恢复能力,让经济尽快得到复苏。
这次新冠疫情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我们的国民经济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也促使我们必须要总结经验,转变思路,与时俱进,只有通过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来释放市场,提振经济发展的后续能量。
汽车企业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的特性。我们的车企更是顽强的,在疫情初始阶段就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行动中,除了积极捐款捐物,积极提供一线所需产品之外,并通过技术和设备的优势,介入到防控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中,并对国家的疫情防控作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他们是优秀的,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建设主力军,相信疫情之后,政策会进一步给与支持,民众也乐观的期待,国家的汽车产业将再次为我国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海南小汽车限购有法律依据吗?合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