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车株洲在田心区的子公司有哪些啊?有没有一个叫联动科技公司的?
中国南车在株洲共有4家企业,分别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机、田厂)、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株所)、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株电),上述三家企业均为中国南车一级子公司;还有南车长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四三〇),是中国南车的二级子公司。另三家一级子公司下面还有许多的分(子)公司,如株机公司的制动公司、电气设备分公司,株所的南车时代电动等。您说的联动科技不排除为上述公司的子公司或为上述公司的供应商。
专业的解答你不采纳,“田心机厂属于铁道部”的歪门邪道的说法你却采纳了,自己百度核实一下吧!
2、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田心那边和430有什么区别啊!!!
LZ错了吧?车辆厂和电力机车厂都属于南车集团,但是并非同一个公司。
田心的那家叫做“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前叫做株洲电力机车厂),四三零那边的叫做“中国南车集团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以前叫做株洲车辆厂)。两家公司虽然同属南车集团,但是集团内各公司是相对独立的。电力机车厂是造电力机车(火车头)和地铁车辆的,而车辆厂主要是造火车皮(车厢)的。
至于待遇的话,现在四三零那边好像没有田心那么景气,应该来说还是电力机车厂好点吧,毕竟它的产品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3、6Y2型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1960年5月,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电,中国国产的6Y1型电力机车于1961年5月起赴宝成铁路实地试运行,但由于制造工艺较差,造成机车存在引燃管逆弧、调压开关烧损和牵引电机环火三大质量关键问题,且制动性能不良又缺乏电阻制动,列车下坡时危险性较大,6Y1型机车未能批量生产。为了应付电力机车短缺的情况、保证宝成铁路正常运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决定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累计进口了25台电力机车作为过渡,这批机车在中国定型为6Y2型,其中“6”代表六轴机车,“Y”代表引燃管整流,“2”代表第二种型号。
6Y2型机车的原型车为法国出口苏联的F型电力机车,是苏联为了吸收交流电力机车的设计和制造经验,于1959年向阿尔斯通公司订购的电力机车。6Y2型机车是在F型电力机车基础上根据中国铁路的实际运用条件改进而成,两者的结构基本相同,在车体和转向架等机械部分参考了法国国铁CC 7100型电力机车,而电气传动部分则借鉴了BB 12000、BB 16000型等法国第一代交流电力机车的牵引控制系统。与6Y1型机车相比,6Y2型机车不但采用更先进的高压侧调压开关,且带有再生制动。 6Y2型机车由阿尔斯通公司贝尔福工厂制造,首批机车于1960年7月运抵中国,配属宝鸡电力机务段,并于同年11月开始投入运用 ,成为当时宝成铁路宝凤段电气化铁路的主力机车。1962年12月,宝鸡电力机务段完成了6Y2型01号电力机车架修,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力机车架修工作。运用部门普遍认为,6Y2型机车电气系统质量良好,尤其牵引电动机甚少发生严重故障;但再生制动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在使用再生制动时,电气系统需要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大大增加了引燃管和牵引电动机的工作负荷,令引燃管、牵引电动机的平均使用寿命分别缩短20%和200万公里以上;同时,再生制动也减少了牵引变电所的平均功率因数并增加电网负荷,也增加了谐波电流和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1969年9月,由于部分机车引燃管老化,宝鸡电力机务段工程技术人员为6Y2型机车研制了硅半导体整流器,替代了引燃管整流,从而摆脱了依赖进口引燃管的局面并节约大量外汇资金,并将再生制动改为电阻制动 ;至1971年,所有6Y2型电力机车均完成了改造。 1973年,中国引进6G型、6G1型电力机车以后,6Y2型机车随即退居二线,1976年至1977年间作为铁路局备机车封存,1980年代开始退役报废。至1990年代初,由于机车数量不足,宝鸡电力机务段曾经修复了一部分6Y2型机车恢复运用。
最后一台存世的6Y2型电力机车(6Y2-08)于2007年在宝鸡机务段拆解。 主条目:韶山2型电力机车和6G型电力机车
随着6Y2型机车的引进,田心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一方面借鉴其先进技术对6Y1型机车开始持续改进,同时也开始尝试仿照6Y2型机车,研制新型电力机车。田心机厂在消化吸收6Y2型电力机车技术的基础上,于1969年试制了一台韶山2型电力机车。韶山2型机车在高压侧调压开关、牵引电动机、转向架结构和弹性齿轮传动等方面均仿制自6Y2型机车,虽然部分部件在当时尚未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但这台机车为后来中国其他国产电力机车的研制和改进累积了大量经验。
由于6Y2型机车表现良好,中国铁道部于1970年再次向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订购了40台电力机车,定型为6G型。6G型电力机车的机械部分与6Y2型机车基本相同,但电气部分以大功率硅整流器取代了引燃管,牵引控制方式改用两段半控桥整流输出,取代了高压侧调压开关,牵引功率进一步提高到5400千瓦。
4、株洲有哪些老工厂?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源于1936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铁道部株洲总机厂筹备处”。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始创于1959年,前身是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1961年,公司前身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电机车间组建。
这都是南车的一级子公司,建国时期的国家重点项目,位于石峰区“田心”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
1958年兴建,后成为中国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俗称430厂,位于荷塘区最东。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2年1月18日,是由始建于1956年6月的原国家一级企业株洲冶炼厂整体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企业。
是2002年改制的,俗称“株冶”,位于石峰区清水塘。
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集团公司:
始建于1951年,俗称331厂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始建于1968年,俗称608所
位于芦淞区最南。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始建于1954年,俗称601厂(株硬),位于荷塘区。
湖南华银株洲火力发电公司:
始建于1955年。俗称株洲电厂(株电),位于石峰区。
以上6个大公司都是当年的全国500强企业。
其次还有: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1958年,株洲齿轮厂
株洲天桥舜臣选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959年,株洲洗煤厂
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株洲化工厂
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1961年,株洲火花塞厂
……等等一些
5、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1977年1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在学习法国进口6G型电力机车先进技术、总结韶山1型、韶山2型电力机车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研制韶山3型电力机车。
韶山3型机车是中国铁路第二代电力机车,采用桥式全波整流、低压侧调压开关与晶闸管相控相结合的调压方式,实现了调压开关8级级间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这种调压方式实际上是调压开关调压向全相控调压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方案,由于中国当时大功率晶闸管的制造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采用级间相控调压能够降低晶闸管容量,从而避免直接上马相控电力机车带来的技术风险。在研制过程中,田心机厂和株机所曾经以韶山1型031号机车作为技术验证车,将原来的全波二极管整流、低压侧调压开关改造为级间相控平滑调压,试验结果显示机车性能有较大改善,与原来有级调压相比,机车起动牵引力提高了13%~18%,坡停起动时机车发挥功率提高了2~4倍。 1978年12月30日,首台韶山3型机车(0001)在田心机车车辆厂顺利落车,1979年3月试制完成出厂,随后在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环形铁道进行了第一期性能试验,试验中发现机车存在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决定回厂改进。经过对主变压器、调压开关、恒流控制环节、空转保护环节、悬挂系统等方面的调整和改进,韶山3型0001号机车于1980年3月再次赴北京进行第二期性能试验,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证明机车各项主要性能指标均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在此期间, 时任中国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副部长刘建章曾于1980年4月30日来到环形铁道视察韶山3型电力机车 。1980年7月至1982年11月,这台机车配属成都铁路局马角坝电力机务段,在宝成铁路投入运行考核,期间总运行里程超过21万公里;后来经返厂解体检查,情况基本良好。1982年12月29日,铁道部在株洲厂召开 技术鉴定会,韶山3型电力机车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完成技术鉴定后,株洲电力机车厂开始小批量生产韶山3型机车,并于1986年底开始大批量生产以取代韶山1型,到1992年共生产677台(0001~0677)。1990年起,大同机车厂开始转产电力机车,大同厂按照株洲厂的图纸试制的第一台韶山3型电力机车于1990年9月15日竣工,到1992年共生产了95台(6001~6095)。韶山3型电力机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优质产品奖。
此外,韶山3型电力机车也曾经先后三次参与中国铁路的两次重载试验。1983年11月25日,为配合大秦铁路的建设,北京环形铁道进行了中国铁路首次万吨重载试验,韶山1型、韶山3型电力机车双机牵引重载货物列车,总重10081吨,列车全长1748米,编组共102节。1988年,大秦铁路二期工程完成并开通运营,1990年在大秦线上进行了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1990年6月10日,韶山3型电力机车双机重联牵引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获得成功,列车全长1.7公里,牵引总重为10698吨,其紧急制动距离不到800米。 韶山3型电力机车是在1970年代末设计定型的产品,经过长时间的试验、生产和运用,其固有缺点开始凸显出来,主要是粘着利用系数不高;而随着中国的晶闸管相控调压技术在电力机车上的应用日趋成熟,原本采用调压开关和晶闸管结合级间平滑调压的韶山3型机车也完成了其过渡角色。1991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都铁路局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联合按照“标准化”、“系列化”要求对韶山3型电力机车进行技术改造,选定了马角坝机务段的韶山3型0123号机车进行试验,主要改进包括,以晶闸管相控平滑调压代替原调压开关级间调压,并采用两台转向架分别供电的主电路结构,更新电子控制系统并新增防空转保护,改用加馈电阻制动以扩大电制动范围;采用平行牵引拉杆降低牵引点高度、减少轴重转移。经过改造后的韶山3型0123号机车于1991年7月投入运行考核,试验证明其粘着利用比改造之前提高了10%,且牵引电动机和电子系统故障率大大降低。
经过改进后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称为韶山3型4000系,自1992年开始批量生产。株洲电力机车厂累计生产251台(4001~4008;4085~4104;5029~5251)。根据铁道部统一安排,韶山3型4000系的设计图纸转交其他机车制造厂共同生产。自1993年至2006年,大同机车厂生产了525台(4009~4084;4108~4556);自2000年至2002年,资阳机车厂生产了57台(8001~8057);1994年,太原机车车辆厂试制了3台(4105~4107),这也是该厂生产的第一种电力机车。到2006年,韶山3型4000系列合计产量达到836台 。而1993年之前生产的韶山3型电力机车,其中大部分在后来大修时均按照4000系改进型的标准进行了技术改造,主要由宝鸡机车检修厂、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南车洛阳机车公司、太原轨道交通装备公司等机车检修单位负责。目前使用韶山3型电力机车的铁路局包括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兰州铁路局和呼和浩特铁路局等。
韶山3型4000系机车早期曾被称为“韶山3B型”,但未获铁道部批准采用新型号,官方规范的命名仍沿用韶山3型,而正式的韶山3B型是由2002年开始生产的韶山3B型双机重联电力机车。中国的铁路爱好者对前者用“小3B”,后者用“大3B”的称呼以示区别。
6、株洲西站 从株洲西站到田心电力机车车辆厂怎么走啊?
T60路到火车站,再在火车站坐3路车到终点站就到了,打车要30-40元。
7、韶山1型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研制电力机车的首要条件是决定供电制式,在当时相当先进的电压25千伏、频率50赫兹的交流供电制式仅在法国和苏联国内少数铁路试用,中国曾经考虑采用当时最普及3000伏直流供电,但经过详细论证,最终决定采用25千伏工频单相交流制 。在苏联工程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中国决定以苏联当时最新型、刚投入批量生产的N6O型电力机车为原型,结合中国铁路的技术规范进行仿制。考察团在完成电力机车技术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预定任务之后,于1958年6月全部回国,组成了电力机车设计处,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展开了电力机车的研制。
由于株洲机车车辆工厂和湘潭电机厂有合作制造工矿用小型电力机车的经验,铁道部决定以这两家工厂承担电力机车的试制任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单位参加联合设计 。1958年7月15日至20日,由国家技术委员会等组成的技术审查委员会在湘潭电机厂审核了国产电力机车的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方对H60型机车进行大量修改以满足中国铁路的实际需要,其中重大修改达78处。
试制工作于同年8月开始,株洲机车车辆工厂负责机车车体、转向架等机械部分,而湘潭电机厂负责牵引电动机、整流装置等电气部分。1958年11月18日,由株洲机车车辆工厂负责试制的电力机车车体、转向架等机械部分组装完成,随后被送往湘潭电机厂进行总体组装。
1958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在湘潭电机厂出厂,定型为6Y1型,编号001,命名为韶山号 。“6Y1”型号中的“6”代表机车有六根车轴,“Y”代表采用引燃管整流,“1”代表第一种型号。6Y1型机车设计为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采用低压侧调压开关调压,功率为3900千瓦,最大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机车出厂后随即赴北京,在新建的环形铁道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但引燃管整流器不能正常工作返厂整修。
在1959年10月的国庆节期间,6Y1型“韶山号”电力机车与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的巨龙型、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的先行型、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的卫星型柴油机车一同前往北京展出,并于同年12月参加第二次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1959年11月1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题诗祝贺。
“电掣风驰今在眼,巨龙追逐卫星奔。韶山初见星星火,此日已经燎大原。”——郭沫若,1959年11月12日。
1960年3月,第二台6Y1型电力机车(6Y1-002)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落成 。1960年5月,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干线——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电,6Y1型电力机车于1961年5月起赴宝成铁路实地试运行,但由于制造工艺较差,造成机车存在引燃管逆弧、调压开关烧损“放炮”和牵引电机环火三大质量关键问题,且制动性能不良又缺乏电阻制动,列车下坡时危险性较大,6Y1型机车未能批量生产 。为了应付电力机车短缺的情况,铁道部决定从法国进口一批由阿尔斯通公司生产的6Y2型电力机车作为过渡。6Y2型机车同样采用引燃管整流,但使用更先进的高压侧调压且带有再生制动 ,于1961年8月15日正式投入宝成铁路运行。 面对机车的先天性质量问题,铁道部和一机部在1961年两度在株洲召开会议,针对6Y1型1、2号机车存在的可靠性问题,决定由田心机车车辆工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湘潭电机厂组成6Y1型电力机车质量改进联合工作组和技术服务组,进行技术攻关。
随着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且国产引燃管质量不稳定、寿命短,在株洲所、田心机厂、北京变压器厂共同努力下,于1966年6月生产的6Y1型004号机车开始采用大功率硅半导体整流器取代引燃管作为整流装置,成为中国第一台采用硅整流器的电力机车,每台机车共用960只硅元件,使用效果良好。
1967年,通过借鉴6Y2型机车的技术,田心机厂试制了6Y1型007号机车。针对牵引电动机故障率高,主要是环火和电枢匝间短路的问题,经研究发现苏联的NB410(НБ410)型牵引电机设计中存在的根本性缺陷,电压高、极数多、换向片多而薄,因此株洲所、田心机厂共同研制了1500伏四极带补偿绕组的ZQ650-1型牵引电动机。初期6Y1型机车仿照苏联H60型机车,采用28元件的调压开关与铁芯过渡电抗器,容易造成调压开关触头烧损、牵引电机飞弧等故障 ;为此又研制了新的20元件带灭弧罩的调压开关,并设计试制了空心电抗器,减小了过渡电流的冲击。通过这些改进,007号机车成功解决了引燃管、调压开关和牵引电机三大问题,并采用了碳滑板单臂受电弓取代原来的双臂受电弓、加装了电阻制动,解决了初期的许多故障问题。
1968年,田心机厂、株机所总结了之前的经验和成果,试制了6Y1型008号机车,为6Y1型电力机车的第一次重大技术改造,综合改进整流装置,牵引电动机功率提高到700千瓦,机车小时功率提高到4200千瓦,持续功率3780千瓦,电阻制动功率也提高到2800千瓦,最大速度90公里/小时。第八台6Y1型机车试制成功后,田心机厂报请铁道部请求对该型电力机车投入批量生产,而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铁道部已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4月27日,经铁道部军管会决定,批准自008号机车开始,6Y1型电力机车正式定名为韶山1型,并于1969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在1975月7月1日,参与宝成铁路全线电气化通车典礼的机车即为008号机车。
在生产过程中,田心机厂、株机所又根据机务段的实际运用经验,对韶山1型机车进行了许多改进。1971年,从韶山1型061号机车开始进行第二次重大技术改进,主要改进包括加大了主变压器容量,用过渡硅机组取代过渡电抗器,电阻制动也改为硅机组励磁,运行级位从9级增加到33级等。1976年,从韶山1型131号机车开始进行第二次重大技术改进,将主电路中抽式电路改为单拍式双开口桥式整流调压电路,取消了过渡硅机组而与主整流机组合并等。 经过三次重大技术改进,韶山1型电力机车趋于成熟、稳定。1980年,经铁道部审定,从韶山1型221号车起基本定型并开始大批量生产,至此,已经距首台6Y1型机车出厂超过20年的时间。截至1982年底,株洲电力机车厂已经生产了299台韶山1型电力机车,分别配属4个铁路局(西安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北京铁路局),1个铁路公司(广州铁路集团)下辖7个机务段(宝鸡机务段、安康机务段、勉西机务段、马角坝机务段、六里坪机务段、石家庄机务段、株洲机务段),运用于宝成铁路、阳安铁路、襄渝铁路襄阳至安康段、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石太铁路等。
韶山1型电力机车于1988年停产,共制造826台(包括7台6Y1型) 。不同年代生产的机车的车号铭牌也有区别,其中6Y1型共7台,车号为“6Y1-0001”~“6Y1-0007”;第8台至第649台韶山1型机车,车号为“韶山1008”~“韶山1649”;第650台至第826台韶山1型机车,车号为“SS1-0650”~“SS1-0826”。 至2000年代,早期生产的韶山1型机车的使用寿命已经接近或超过30年,开始进入报废阶段,许多机车已经相继被封存或按废铁出售拆解。
2014年9月19日晚21时59分,韶山1型309号电力机车完成牵引镇城底-太原的6806次客车牵引任务返回太原机务段后,中国国铁所持有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彻底退出运行。但因太原局电力客运机车不足,故又将其中配属的两台韶山1型机车(281、685)改为热备机车。
8、有谁了解中国内燃机的发展历史,谢谢!
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难怪人称中国是“万国机车博物馆”。
据现在可以查到的资料,从英国进口的有1892年制造的Double,Bershire型(比谢尔式)机车等
从美国进口的有1897年制造的American型机车等。
来自日本的机车有1936年制造的Decapod型机车等。
从比利时进口的机车有1901年制造的6-wheel Switcher型(六轮式)机车等。
从德国进口的机车有1910年制造的10-wheel,Compound型(复合式)机车等。
从法国进口的机车有1902年制造的Mogul型机车等。
从俄国进口的机车有1909年制造的8-wheel Switcher型(八轮式)机车等。
从捷克进口的机车有1936年制造的Prairie型(草原式)机车等。
从瑞士进口的机车有1939年制造的Consolidation型(团结式)米轨机车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机车的需要日益增加,自行制造机车是当务之急。由于当时的铁路牵引动力还是蒸汽机车,机车的制造即从蒸汽机车起步,沿着仿制旧型,改造旧型,进而自行设计新型机车的道路,循序渐进。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定名为解放型,代号JF。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34mm。这种机车随后成批生产,到1960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455台。
1956年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出第一台胜利型客运蒸汽机车,代号SL。构造速度11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2618mm。这种机车到1959年停止生产时,共制造了151台。
1956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在解放型机车的基础上,又进行现代化改造,设计了建设型干线货运蒸汽机车,代号JF,并于1957年试制出第一台。该机车性能有了较大地提高,达到较先进的水平。构造速度85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3337mm。建设型到1988年止,共生产1916台。
1957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对胜利型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设计了人民型蒸汽机车,代号RM,并于1958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试制生产。该车构造速度11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3252mm。建设型到1966年停止生产,共制造258台。
1956年9月,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终于试制成功。当时定名为和平型。
“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改为反帝型,后再改为前进型,代号QJ。该车轴式1-5-1,构造速度80km/h,全长(机车加煤水车)29180mm。前进型到1988年停止生产,共制造4708台,是中国货运主型蒸汽机车。
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设计了工建型工矿及调车用蒸汽机车,代号GJ
1958年,济南机车厂设计并制造了跃进型调车用蒸汽机车,代号YJ。
1960年,唐山机车车辆工厂设计并试制出第一台上游型工矿用蒸汽机车,代号SY。由于性能良好,经济适用,结构可靠,受到普遍欢迎,到目前为止共生产1600多台。机车全长21519(21643)mm,构造速度80km/h,轴式1-4-1。上游型机车还出口到美国作为旅游用车。
1960年,由大同机车工厂设计,长春机车工厂试制成功了星火型地方铁路用蒸汽机车,代号XH。
随着对机车运力需要的不断增大,蒸汽机车已不能满足我国因经济蓬勃发展而导致的对运力的需求。内燃机车的发展摆上日程。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ТЭ3型电传动内燃机车试制成功的。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并成批生产。
同年,北京二七机车厂试制成功“建设”号电传动内燃机车。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也试制成功“先行”号电传动内燃机车,但这两种车都没有批量生产。
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也于1958年开始设计,1959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当时命名为“卫星”号,代号NY1。后经过长期试验和多次改进,定型为东方红型,于1966年成批生产。
中国设计制造的内燃机车目前已形成“北京”、“东方红”和“东风”三个系列,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北京型是二七机车工厂1970年开始试制,1975年批量生产的四轴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5045mm,轴式B-B。
东方红型内燃机车的型号较多,有东方红1型、东方红2型、东方红3型、东方红4型、东方红5型、东方红6型、东方红7型、东方红21型等
东方红1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59年试制,1964年批量生产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按双机联挂设计,也可以单机使用。前73台的机车标称功率是1060kW,最大速度140km/h,车长16550mm,轴式B-B。后36台的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220kW,最大速度降为120km/h,其他不变。
东方红2型1966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按客运内燃机车设计制造的,机车功率为1470
kW,只试制了一台。1972年资阳内燃机车厂和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共同设计,1973年资阳内燃机车厂试制投产的东方红2型,已改为调车用的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650kW,最大速度62km/h,车长12400mm,轴式B-B。
东方红3型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1976年开始制造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730×2kW,最大速度120km/h,车长17970mm,轴式B-B。机车的动力装置是两套相同而独立的机组,可以使用其中任何一套或两套同时工作。1987年,该厂还制造了两台机车标称功率为820×2kW的东方红3型。
东方红4型从1969年到1977年共制造了5台,没有进行大批量生产。机车功率为3308kW。
东方红5型是调车和小运转内燃机车,由资阳内燃机车工厂于1976年~1988年制造。机车标称功率是590kW,最大速度,调车时为40km/h,小运转时为80km/h,车长13700mm,轴式B-B。
东方红6型是资阳内燃机车工厂1981年专为上海黄浦港生产的内燃机车。机车功率是1740kW,轴式B-B。只生产1台。
东方红7型是东方红5型的改型,供工矿企业专用。资阳内燃机车工厂1988年生产4台。机车功率是790kW,轴式B-B。
????东方红21型是高原米轨通用型内燃机车,由四方机车车辆工厂于1976年设计,1977年试制投产,1982年又进行改进。机车标称功率是640kW,最大速度50km/h,车长12000mm,轴式B-B。
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风”是个大家族,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东风6、东风7、东风8、东风9、东风10、东风11等型号。
????东风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4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706台。曾用代号ND。当两台机车重联使用时,可由任一机车的司机操纵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6685mm。
东风2型内燃机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1964~1974年间制造的调车内燃机车,共生产148台。曾用代号ND2,机车标称功率是650kW,最大速度95km/h,车长15140mm。
东风3型内燃机车与东风型构造基本相同,仅牵引齿轮传动比由4.41改为3.38,机车标称功率也降为1050kW。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226台,车长16685mm。
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试制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1974年转入批量生产。
东风4B型内燃机车1984年由大连、资阳、大同机车厂生产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98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
东风4C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分客运、货运两种,除牵引齿轮传动比不同外,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东风4C型是在B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升级产品,提高了机车的经济性、可*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使机车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216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
东风4CK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K。资阳内燃机车厂开发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采用A1A轴式,牵引电机全悬挂、轮对空心轴驱动转向架。机车标称功率2165kW,最大速度160km/h,最大试验速度176km/h,车长20500mm。
东风4D型内燃机车代号DF4D,是一种以成熟设计、成熟技术和成熟零部件集合而成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最新产品。机车标称功率242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45km/h,车长20500mm。
东风4E型内燃机车代号DF4E,是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功率 2×2430kW ,最大速度 100km/h
东风5型内燃机车代号DF5,1974年设计试制,1985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批量生产,适用于编组站和区段站进行调车作业,也可做为小运转及厂矿作业的牵引动力。机车标称功率1210kW,最大速度60km/h,车长18000mm。
东风5B型内燃机车代号DF5B,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在原东风5型的基础上变形设计而成的。动力装置改而采用12V240ZJF型柴油机,机车车体采用外廊式,适合于调车作业和厂矿使用。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8000mm。
东风6型内燃机车代号DF6。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新一代大功率、高性能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新产品。机车动力装置16V240ZJD型柴油机是与英国里卡多咨询工程公司合作改进的。而它的传动装置是与美国G.E.公司合作改进的。机车上采用了微机控制、电阻制动系统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机车的牵引性能、经济性和耐久可*性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机车标称功率2425
kW,最大速度118km/h,车长21100mm。
东风7型内燃机车代号DF7,北京二七机车厂1982年设计,1985年正式生产。适用于大型枢纽编组站场调车及工矿小运转作业。机车起动加速快,油耗低、噪音小、作业效率高,运行安全可*,操纵和维修方便。机车标称功率147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7800mm。
东风7B型内燃机车代号DF7B,北京二七机车厂生产的东风7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系列产品的一种,柴油机装车功率1840kW,适用于干线货运、大型枢纽、编组站场、工矿企业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该机车能多机重联,机车双向操纵。最大速度100km/h,机车全长18800mm
东风7C型内燃机车代号DF7C,北京二七机车厂生产的东风7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系列产品的一种,适应于调车作业。柴油机装车功率分1470kW和1840kW两种。其余技术参数与东风7B型相同。同系列的产品还有东风7D型,适用于寒冷地区和山区线路。该车有油耗低,维修方便等优点。
东风8型内燃机车代号DF8,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于1984年11月20日试制成功。
东风8B型内燃机车代号DF8B。该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在东风8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升级换代产品,可满足繁忙干线货运重载高速的要求。机车具有可变换轴重,以供不同线路选择;微机控制和大屏幕彩色液晶显示屏改善了乘务员工作条件,机车操纵更方便。
东风8BJ型内燃机车,原名NJ2型,代号DF8BJ。是资阳内燃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国产化交流传动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采用计算机控制等先进技术,柴油机采用电子喷射技术。在确保机车可*性前提下,主要部件均采用国产件,以降低机车制造和运用成本。机车按“重载5000t、最高速度120km/h”牵引要求进行设计,其总体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
东风9型内燃机车,代号DF9。是戚墅堰工厂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可以满足高速运行要求。柴油机装车功率达到4500kW,最大速度160km/h,该型机车没有正式投产。
东风10D型内燃机车,代号DF10F。是东风10系列机车中的一个品种,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重型调车和小运转作业内燃机车。
东风10F型内燃机车,代号DF10F。是东风10系列机车中的一个品种,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适用于客流繁忙干线开行速度为140~160km/h旅客列车的牵引动力。
东风11型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代号DF11。1992年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一项新的成果。最高运行速度17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到183km/h。
东风12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代号DF12。是资阳内燃机车厂生产的国内功率最大的调车机车,适用于路内大型编组站和工矿企业5000t级货列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也可以用于牵引干线货列。是目前国内多功能、通用性最好的调车机车。
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始于1958年。当时的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也就是现在的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在协助湘潭电机厂制造工矿电力机车的同时,设计并试制铁路干线电力机车。1958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台干线铁路电力机车试制成功,命名为6Y1型。
1968年,经过对6Y1型10年的研究改进,在中国半导体工业发展的条件下,将引燃管整流改为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试制出韶山1型,代号SS1。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90km/h,车长19400mm。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株洲电力机车工厂联合研制了韶山2型电力机车试验车,代号SS2。
株洲电力机车工厂1978年设计试制的大功率电力机车韶山3型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代号SS3。1989年开始批量生产至今。
韶山3B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代号SS3B。株洲电力机车厂2002年在SS系列机车的设计平台上开发的一种12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
韶山4型干线货运电力机车,代号SS4。株洲电力机车工厂1985年设计试制的8轴货运电力机车。最大速度100km/h。
韶山4改进型电力机车,代号SS4G。是在SS4、SS5和SS6型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吸收了8K机车一些先进技术设计的。
韶山5型准高速电力机车,代号SS5。为准高速铁路试制的样车。
韶山6型干线客货运电力机车,代号SS6。株洲电力机车工厂制造的国际招标中标机车。机车功率持续48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20200mm。
韶山7型干线客货两用电力机车,代号SS7。是大同机车工厂自行研制开发的新型电力机车,该机车填补了我国山区小曲线区段线路客、货运电力机车的空白,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韶山7B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代号SS7B。大同机车厂1996年设计完成,1997年试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重载货运电力机车。
韶山7D型客运电力机车,代号SS7D。由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成都机车车辆厂联合研制的适应我国铁路提速需要的新产品,是目前国内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的交直传动客运电力机车。
韶山7E型客运电力机车,代号SS7E。是最新开发的客运机车。
韶山8型快速客运机车,代号SS8。株洲电力机车厂于1994年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快速客运电力机车的空白,目前成为我国快速客运的主型机车。曾创造了中国铁路机车的最高速度240km/h。
韶山9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代号SS9。以成熟的韶山型系列电力机车技术为基础,采用了许多国际客运机车先进技术,是我国干线铁路牵引旅客列车功率最大的机车。机车功率持续4800kW,最大速度170km/h。
期间,我国也从国外购买了不少型号的电力机车,主要有1971年罗马尼亚制造的6G型。
1988年从苏联进口的8G型。
1996年6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诞生,标志着我国电力机车有望从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跃进,为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打下了基础。
DJ型交流传动高速客运电力机车,2000年制造。具有优异的运行性能,节能效率高、通讯干扰小、良好的可*性与可维修性和全寿命成本低等优点。最高速度每小时220公里。
DJ1型机车为株洲电力机车厂与西门子公司的合资公司采用欧洲标准为中国制造的新型货运电力机车,已生产出的20台(40节)机车最大速度120km/h。
DJ2型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主要用于既有干线客运牵引和高速专线牵引,并能覆盖普速、快速、高速区段的通用型客运电力机车。最大速度200km/h。
我们通常看到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其动力装置都集中安装在机车上,在机车后面挂着许多没有动力装置的客车车厢。如果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动车组是城际和市郊铁路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舒适为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
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欧美日本等开始大规模研制并运用动车组。我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动车组。
中国首列DMU型双层内燃动车组是一种理想的中、短途轨道运输工具。唐山机车车辆厂于1998年自行开发研制成功,并于当年6月在南昌至九江间投入运行。设计速度120km/h,总定员540人
而中国首列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1998年底由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并于1999年2月在南昌至九江和南昌至赣州间投入运行。设计速度140km/h,总定员450人。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目前正在运行的有9组,其中2组在南昌铁路局,7组在哈尔滨铁路局。
“新曙光”号准高速双层内燃动车组于1999年8月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联合研制完成,并于当年10月在沪宁线上投入商业运行。最大运营速度180km/h,总定员1140人。
“春城”号电动车组,长春客车厂为迎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发制造的中国首列商业运行电动车组。该电动车组为无污染的环保型绿色交通工具。具有普通旅客列车所无法比拟的灵活编组、机动开行的优点,又具有公路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速度快、运量大、效率高、投资省、安全性好的优点。动车组总功率为2160kW,设计速度120km/h。
“先锋”号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是南京浦镇车辆厂负责总体研制的我国第一列交流传动动力分散电动车组,首列电动车组命名为“先锋”号。列车运营速度200km/h,最高试验速度250km/h,总定员424人。
“中原之星”交流传动电动车组,适用于中、短途快速旅客运输。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研制生产。首列动车组于2001年10月生产下线,配属郑州铁路局,于郑武线上运营。最高运营速度160km/h,总定员1178人。
“大白鲨”高速电动车组,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正式进入高速领域的动力集中式高速动车组,是我国强大机车家族的又一精心完美之作。最大速度200km/h。
“蓝箭”交流传动高速电动车组是为满足广深线“小编组、高密度、高速度”的公交化客运要求,由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长春客车厂和广铁集团于2000年共同研制的新一代交流传动高速电动旅客列车组。基本编组定员为421人,连挂编组定员约800人。最大速度220km/h。
“中华之星”高速电动车组,该电动车组将成为我国京沈快速客运通道的主型列车及未来高速铁路的中短途高速列车和跨线快速列车。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可达270km/h,是目前我国商业运行时速最快的电动车组。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中,成功创造了中国铁路的最高速度321.5km/h。该动车组广泛地采用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列车的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先锋”号交流传动电动车组,是南京浦镇车辆厂负责总体研制的我国第一列交流传动动力分散电动车组,首列电动车组命名为“先锋”号。列车运营速度200km/h,最高试验速度250km/h,总定员424人。
“中原之星”交流传动电动车组,适用于中、短途快速旅客运输。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研制生产。首列动车组于2001年10月生产下线,配属郑州铁路局,于郑武线上运营。最高运营速度160km/h,总定员1178人。
“大白鲨”高速电动车组,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正式进入高速领域的动力集中式高速动车组,是我国强大机车家族的又一精心完美之作。最大速度200km/h。
“蓝箭”交流传动高速电动车组是为满足广深线“小编组、高密度、高速度”的公交化客运要求,由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长春客车厂和广铁集团于2000年共同研制的新一代交流传动高速电动旅客列车组。基本编组定员为421人,连挂编组定员约800人。最大速度220km/h。
“中华之星”高速电动车组,该电动车组将成为我国京沈快速客运通道的主型列车及未来高速铁路的中短途高速列车和跨线快速列车。列车最高运营速度可达270km/h,是目前我国商业运行时速最快的电动车组。2002年11月27日,“中华之星”在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中,成功创造了中国铁路的最高速度321.5km/h。该动车组广泛地采用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列车的整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内燃液力传动摆式动车组,是由唐山机车车辆厂和南京浦镇车辆厂2003年研制成功的时速160km/h的摆式动车组。该车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倾摆技术,所以曲线通过速度将比普通客车提高20%-30%。最高试验速度
180km/h。
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条高速磁悬浮铁路商业运行线是2001年3月1日开工建设的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线。2002年3月,这条磁悬浮列车示范线下部结构工程竣工。磁悬浮列车用电磁力将列车浮起而取消轮轨,采用长定子同步直流电机将电供至地面线圈,驱动列车高速行驶,从而取消了受电弓。磁悬浮列车主要依*电磁力来实现传统铁路中的支承、导向、牵引和制动功能。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与轨道保持一厘米左右距离,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由于避免了与轨道的直接接触,行驶速度也大大提高,其正常的运营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