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自主式地面车辆

自主式地面车辆

发布时间:2022-01-12 03:09:06

1、MA12坦克资料

你打错了吧?是M1A2吧?
M1A2是美国M1系列主战坦克中最重要的改型。M1坦克是美国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第三代主战坦克,主要用于替换当时大量装备使用的M60坦克,M1最早称为XM1,1979年5月美国陆军试生产XM1坦克110辆,1980年2月完成两辆生产型车后即开始进入大批量生产,M1坦克也被命名为“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坦克的生产计划于1985年2月结束,共制造了约2370多辆,以后生产的为改进型的M1A1坦克,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M1A1装备了威力更大的装 120mm滑膛炮、增强装甲防护能力及更先进的观瞄、电子设备。M1A1于1984年8月定型, 1986年7月正式装备部队,生产数量在4000辆以上。1991年海湾战争前,又发展了采用贫铀装甲的M1A1AH型,并在海湾战争中有着出色的表现。 1985年2月开始美国陆军又开始在其基础上研制更先进的M1A2,主要是提高了车载电子可靠性及性能,加装了车载信息系统,命名为M1A2。首辆 M1A2于1992年出厂,1993年开始装备部队。改进后的M1A2在性能上比原M1A1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年又在M1A2的基础上研制成 M1A2 SEP型,主要是改进和新增了新一代的全球定位系统、新型热像仪、激光测距仪及战场识别系统等。到2000年初,美国陆军装备数量已达到近1000辆,其中美国的第一支数字化部队陆军第四步兵师装备的全部是最新的M1A2SEP。原有大量的M1A1将进行升级改造,已使其达到M1A2的水平。

M1A2 坦克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新型主战坦克。也称“艾布拉姆斯”坦克。在M1坦克和M1A1坦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有乘员4人,坦克战斗全重63吨,全长约9.8 米,宽3.6米,高2.4米,公路上最大行驶时速67千米,最大行程460千米,可通过高1米的垂直墙,越壕宽2.7米,爬坡31度,涉水深1.21米。该坦克生存能力强,炮塔周围装有防弹能力极强的贫铀装甲;弹药存放在有防爆门的隔舱内,一旦舱内弹药被引爆,防爆门便会自动打开,把爆炸气浪排出车外;车内还装有高效能快速自动灭火系统,一旦发生爆炸,可在0.02秒内将火熄灭。电子化

程度高,采用了大量电子设备,能自动检测故障情况;电子传感系统提高了目标识别能力及与友邻坦克的信息传递能力;有全新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可提高坦克的作战效率。

机动性好,可靠性高,一般行驶6400千米方需送到基地修理,行驶3400千米以后更换履带;原发射 500发炮弹后即需更换炮管,现在可发射1000发炮弹后更换。坦克装有120毫米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命中率高,威力大。在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该坦克曾以一枚穿甲弹连穿两辆坦克,并将其击毁。坦克上还装有自主式地面导航系统,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快速、准确地确定坦克所在位置,不会在大沙漠里和错综复杂的地域环境迷失方向。

2、国家最新条例说吊车不是特种车辆?

国家规定,吊车属于特种车辆。

特种车辆类型

1.井下用特种车辆:轮胎式防爆装载机、多功能支架搬运车、支架铲运车、WC-3A无轨 胶轮运输车、WC-3E工具随吊车、WC-3D双向顺槽运输车等。

2.地面用特种车辆:轮胎式装载机、履带式推土机、轮胎式吊车、叉车、清扫车、洒水车 等。

3、现代军用无人地面车辆的鼻祖是什么?

1984年,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和马里兰大学等单位,开始研制自主式车辆。这种车辆可以说是现代军用无人地面车辆的鼻祖。美国对自主式车辆的研究仍在进行,估计在2020年以后,自主式车辆就会走向实际战场。

4、住宅小区地面上的特种车辆停车位的设置标准是怎样的?

来回答朱宅小区地面上特种车辆停车位的设置标准是怎样的,首先把消防的通道消防车的通道设计出来,
另外的话再设计其他的车道,因为消防车道是最重要的。

5、自主地面车辆和无人驾驶车辆的区别

自主地面车辆,本质上是智能车辆。将计算机技术、传感系统、计算系统、导航系统植入现有车辆平台上,使得现有车辆或新开发车辆可以自主穿越障碍,实现特定区域或特定地形环境下行驶的车辆,是自主地面车辆。
无人驾驶车辆,则是通过导航系统(GPS、北斗、GLONASS),让车辆在正常路况上,行驶到指定地点的车辆。
无人驾驶车辆的核心,是导航系统。通过导航系统,实现正常行驶。
自主地面车辆,则比无人驾驶车辆系统要复杂,因为它要实现非正常路况下的行驶。
从涵盖范围来说,自主地面车辆的范围,大于无人驾驶车辆。

6、早期无人驾驶的汽车上由摄像机和计算机代替了人眼和大脑吗?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无人驾驶的汽车。它用两台电视摄像机作为“眼睛”,安装在汽车大灯的上面与下面。它用一台电子计算机作为“大脑”,安装在司机座位旁边,由它完成图像识别,认清道路和环境,并且进行路线规划,计算出如何去控制驱动系统。还有自动控制系统,它的任务是完成司机的手脚驾车的动作,控制方向盘,进行刹车等。这种无人驾驶车辆行驶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车能自动靠道路左边行驶(国外有的国家规定汽车左侧通行),如果遇有障碍物,能驾车向右绕过去,然后再回到左边行驶。若是障碍物把道路堵塞了,它能自动停下来。

现在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正在试验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一辆“维塔”牌汽车已无人驾驶达1万千米。但是,无人驾驶汽车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克服不少技术难题,才能获得实际应用。

[我还想知道]

1984年,美国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和。马里兰大学等单位,开始研制自主式车辆。这种车辆可以说是现代军用无人地面车辆的鼻祖。

美国对自主式车辆的研究仍在进行,估计在2020年以后,自主式车辆就会走向实际应用的战场。

7、按照驱动动力分类,汽车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哪些优点?

两轮驱动、四轮驱动。

1、两轮驱动

前置后驱有比较大的优越性。当车辆在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牵引性明显优于前驱形式。

同时,采用前置后驱的车辆还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前置后驱的安排使车辆的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和转向机构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2、四轮驱动

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

(7)自主式地面车辆扩展资料:

四轮驱动的分类:

1、全时

全时驱动(Full-Time):前后车轮永远维持4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全时驱动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缺点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好。

兼时驱动(Part-Time):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2轮驱动或4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4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缺点是其机械结构比较复杂,驾驶员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掌握好切换时机。

2、适时

适时驱动(Real-Time):采用适时驱动(Real-Time)的车辆,其选择何种驱动模式由电脑控制,正常路面一般采用(前)后轮驱动,如果路面不良或驱动轮打滑,电脑会自动测出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其它两轮,切换到4轮驱动状态,操纵简单。其缺点是电脑即时反应较慢,缺少驾驶乐趣。


与自主式地面车辆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