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产销均呈现负增长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12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2019年全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下降趋势,但商用车市场以及出口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6个月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销量呈现年尾上扬趋势,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为27.4%。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销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生产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针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负增长,中汽协指出,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1%和64%,同比下降32.6%和24.5%,依旧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1万辆和1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7%,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汽车产销上扬,2019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0.8%和5.9%。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19年12月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72.6%和101.2%,同比分别下降22.1%和35.3%。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下降25.2%和38.1%。2019年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1%和28.3%。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针对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中汽协指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2018年产销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商用车市场方面,2019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1.1%,产销数据好于乘用车市场。中汽协指出,商用车市场好于乘用车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回升、国3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20年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普遍下跌 新能源车损失较大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72.1万辆,同比下降20.4%,环比下降19.6%,具体可见下表。
通过销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20年1月份整体销量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造成车市冷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就是春节假期,很多消费者都在忙于过节,有效销售时间仅为20天。其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也对线下销售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而这种影响从目前来看已经在2月份出现了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牵连3月份的销售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新能源车型此次受影响最为明显,而这主要是因为网约车体系遭到冲击,部分网约车租赁公司面临司机退租车辆空置等问题。
不过,虽然整体销售趋势下滑,但也有部分车企、车型取得了正增长,详见下表。
从数据显示来看,例如东风本田、北京奔驰等品牌和2019年同期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增长。而像广汽本田、长安汽车、广汽丰田等品牌则有着小幅度增长。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它们之所以可有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它们在前不久时间内推出过一些全新车型,像广汽本田皓影、北京奔驰GLB等。其次就是与各地经销商优惠力度有关,部分品牌的部分车型可以便宜1-2万元,有的甚至可以到3万元,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最后就是与它们此前的基数有关,具备了一定程度提升的可能性。
通过数据可以得知,大部分车型的销售情况均出现了下滑,但也存在一些正增长的车型。其中,正增长车型主要分为两种,以速腾、探岳、艾力绅等为首的车型主要是通过口碑或是新增车型来提升销量,而以新宝来、长安CS75、奔驰GLC等为首的车型则是因为新车换代,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力之后所实现的销量提升。
轿车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品牌在前五中占据了三席,且前三名还是在新朗逸、轩逸和新宝来之间较量,新朗逸则以三千多台的优势位居榜首,可见在家用轿车市场,新朗逸的综合产品力不容小觑。
SUV方面,性价比出色的哈弗H6由于基数较大,因此同比有下滑,但保持了领先的的那位置,也确实不愧神车之实。本田CR-V在年款换新后销量稳步提升,即便是后期疫情的出现也没有对其造成明显影响。而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奔驰GLC,作为一款豪华品牌中型SUV,能够跻身前十位列第五已经是一枝独秀,当然这主要是与车辆在完成中期改款后所爆发出的综合产品力有着直接关系。
MPV方面,除了传统豪强五菱宏光、别克GL8以外,以宝骏RM-5为首的全新车型也有着不俗的销量表现。与此同时,随着艾力绅混动车型的推出以及自身产品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与奥德赛的差距明显缩短,且提升明显。
年初本是销售的淡季,加之后期出现的疫情,各大车企对销量的波动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线上的营销,一对一的服务越来越多,也促成了销售环节的一些变化。
写在最后
虽然2020年1月份国内汽车市场整体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但各大企业在第一时间所做出的应对措施相当积极,并在此关键时刻主动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不过站在销售的角度来看,或许2020年第一季度的整体销售情况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线上销售则有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主要的营销渠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一张图看懂2020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自统计显示,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1万辆,同比下降57.9%,环比下降68.4%。具体看来,荣威Ei5、宝马5系 PHEV以埃安分别以3068台、3000台以及2648台的销量拿下了榜单前三名,其中荣威Ei5从上月的销量第七跃到榜单第一,同比增长2.3%。宝马5系 PHEV同比增长12400%。北汽EU系列跌至第五,销量同比降低49.5%。宝骏新能源、全新秦EV、蔚来ES6分别占据第6到第8名,销量分别为1706台、1690台、1493台。欧拉R1、风神E70分别销量1295台与1263台,占据了第九、第十名。了解有关乘联会此次所发布的2020年1月SUV销量数据的更多信息,请看我们为大家做的榜单图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20年1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新能源销量环比下降54.4%
2月13日,中汽协会发布了2020年1月汽车行业产销情况,汽车产销总量分别为178.3万和194.1万,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这一数据是中汽协会根据重点企业集团统计的数据。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44.4万和161.4万,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1万和32.6万,环比分别下降31.4%和26.7%,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而新能源汽车的降幅最大,产销分别为4.0万和4.4万,环比分别下降55.4%和54.4%,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为3.5万和3.9万,环比分别下降56.3%和54.5%,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为0.5万,环比分别下降37.4%和51.7%。1月份产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工作日相对短,今年春节假期比往年提前了很多。
1月20日以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陆续爆发。据中汽协会介绍,从采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来看,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但不会改变长期增长稳定的发展态势。本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年度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8%-9%,而疫情较为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新冠肺炎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汽车行业产生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地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受其影响,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消费者居家自我隔离,不能外出就极大减少了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与此同时,消费者不能外出工作,收入恶化,消费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企业生产进度受阻。2月23日以后复工的整车企业部分生产基地占比达到43.7%。62.6%的零部件企业休假天数在21-30天。开工率不足,产业链供应紧张,导致有些外资企业调整生产布局,避免过度依赖在华产能。
虽然延迟复工,但汽车企业必须支付房租、工资、利息甚至潜在的违约金等费用,在收入减少、支出正常的情况下,极大地考验着企业的资金实力。根据中汽协会对行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零部件企业所受影响更大。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超过60个国家发布了对我国入境管制措施,这也造成了我国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阻。一些国家和企业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出口订单大大减少,对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以上影响以外,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也大幅加剧。2020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 1178.1-2018)标准中第三阶段要求实施,交通运输部《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JT/T 1178.2-2019)标准预计实施,而在7月1日,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6a阶段要求全面实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新的PN限值要求全面实施。受疫情带来的市场影响,整车企业难消化库存,检测机构、试验场复工时间一再延后,也延长了企业产品认证周期,进而延缓产品上市时间,再加上企业开工效率不高,造成标准实施后,新品无法按计划销售。
从目前情况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一季度产销将带来巨大影响,疫情结束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可能会出现一波高峰。
为了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中央和各地政府相继快速出台经济保证政策为企业减负。据中汽协会统计,目前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比32.2%。从长远来看,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公共出行方式的安全性担忧上升,疫情结束后,将释放个人首次购车需求。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会加速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
为了最大化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损失和影响,各车企都在积极行动,比如将4S店的销售模式通过直播和视频等搬到线上,推出了一系列线上购车的优惠政策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20年1月份汽车销量快报
车矩阵消息:2月14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时期的“情人节”之际,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1月份汽车销量快报,因1月份春节假期及疫情防控的因素,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72.1万辆,同比下降20.4%,全国乘用车销量下滑明显。其中:1月份轿车销量81.8万辆,同比下降23.7%;1月份SUV销量80.4万辆,同比下降14.5%;1月份MPV销量9.9万辆,同比下降34.6%; 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1万辆,同比下降57.9%。
一、2020年1月轿车销量排行榜前15名
当月销量排名前5的车型中,除一汽大众新宝来和速腾较2019年1月同比出现增长外,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新朗逸依旧高居榜首,排名前十的车种中大众系占到三席,日系轿车占四席,值得注意的是奔驰E级及奥迪A6L均出现增长,奥迪A6由于终端优惠力度加大而使当月销量增幅达39.6%,思域也出现一定增长,说明这些车型在消费者中的口碑越来越好。
二、2020年1月SUV销量排行榜前15名
新年首月哈弗H6虽然仍然居榜首,但长安CS75 由于其Plus版本的热销,较去年同期增幅高达54.9%,已和哈弗H6的销量差距不足千辆,如此下去,哈弗H6连续保持数十月的销量冠军地位或会拱手让位,奔驰GLC换代后大热,一汽大众探岳较去年同期销量不可同日而语,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增幅达257.5%,除途观、奇骏、逍客、哈弗H6出现下滑外,当月销量排名前15的车型中均较去年同期出现增长,可见SUV车型在当下国内汽车市场中仍处于大热的境况,数据的背后是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国内汽车行业销售竞争格局的改变。
?三、2020年1月MPV销量排行榜前15名
在MPV领域,普遍出现下滑态势,尤以“神车”五菱宏光最为明显,受时令节气和疫情的因素最大,宝骏家族的销量波动更大,除个别车型出现小幅微增外,当月MPV销量排名前5的车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由此可见,在MPV领域销量受各方因素的干扰而出现下滑的节奏最为明显。
四、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10名
?从当月数据中看出,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宝马5系由于去年同期改款时间不长导致当月销量惨淡,时至今日的销量已趋于稳定上升阶段,同比增幅达,奔腾B30新能源亦是如此,受市场欢迎的北汽EU系列和宝骏新能源下滑明显,由此可见目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消费逐渐趋于理性,受国家取消地补的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或会出现拐点。
由此可见,进入2020年,汽车行业下行的趋势仍未放缓,各地终端店的亏损及销量的下滑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车市遇冷日益严峻的当下,车企及经销商更应抱团取暖,在销售商务政策上做出必要的优惠调整,力争使不景气的销量有所抬升。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9年乘用车销量2144.4万辆 下降近10% 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
随着中汽协产销数据的公布,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2019年,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2019年乘用车产销情况
具体来看,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其中,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新能源汽车产销也继2018年之后持续下降。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陈士华表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情况
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1-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汽车产销量据全球第一,但是我国汽车产销量自2018年首次出现下滑后,已经连续两年同比下滑。中汽协发言人表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此外,由于汽车市场严峻、国五国六切换消除库存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等原因,中汽协将2019年2800万辆的销量目标降至268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由原来的160万辆降至150万辆。截止去年12月,2019年汽车销量目标完成率为95.87%,其中新能源汽车完成率为80.4%。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三家车企过万,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本文节选自《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4月,全球共售出11.0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下降30%。2020年1-4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57.07万辆,下降12%。
分企业来看,2020年4月,特斯拉以1.48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其次,大众、比亚迪也均超过了万辆。1-4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了10万辆,达到10.32万辆,其他企业差距明显。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4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1.18万辆新车,是所有单一车型中唯一一款过万的车型,仍然高居榜首;而1-4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8万辆的车型;排名第二的雷诺ZOE累计销量仅为2.28万辆,与Model 3相差6万辆之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年终收官:12月汽车销量出炉,SUV、新能源市场逆势增长!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12月综合销量排行榜。据悉,1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14.1万辆,同比下降3.4%,环比增长11.1%,另外,轿车、MPV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比下降,新能源市场以及SUV市场都有同比小幅度增长。整体来看,车市依旧低迷,“寒冬”还在继续。
话不多说,下面就来看看各大细分车市中具体车型销量数据表现吧!
SUV榜单:哈弗H6稳居第一 途观回归前三
在12月份的SUV榜单前十中,自主品牌仍具优势,其中有6个位置属于自主品牌,希望在2020年自主品牌将此成绩发扬光大。
榜单中,哈弗H6依旧稳据SUV销冠的宝座,虽然哈弗H6的12月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过其还是和第二名拉开了较大差距。截止目前,这已是“神车”哈弗H6的第79个销冠。
另外,在CS75 PLUS的不断加持下,长安CS75车型依旧位列第二名,同时探岳也保持着异常出色的销量增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途观的也正式回归第三,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轿车榜单:“双逸”持续领跑,北汽EU系列归来
轿车榜单中,前两名依旧两位常青树轩逸、新朗逸占据,表现力依然惊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曾多次被卡罗拉占据的第三名,12月份被大众速腾所占据。另外在中型车中,虽说帕萨特遭遇“中保研”负面,但还是稳居同级第一。
而在轿车榜单中,增长速度最突出的还属自主品牌北汽EU系列。12月,北汽EU系列以74.9%的惊人涨幅和近22000辆的销量位列第十名,是“杀进”轿车前十榜单中的唯一自主品牌车型。
MPV榜单:排名变化不大,传祺GM8进入前十
12月,MPV销量榜单前三甲依旧由五菱宏光、别克GL8、宝骏730控制,不过,常年上榜的比亚迪宋MAX退出了前十的竞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汽传祺最高端的MPV车型——传祺GM8,进入了前十行列。
新能源车榜单:增势明显,新老选手众多
相比于其它榜单,12月新能源车榜单的增势明显。据相关数据了解,1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3.0万辆,环比增长82.3%;全年累计销量33.5万辆,同比增长3.9%。
榜单中,奔腾B30 EV作为新晋车型之一,增势最为明显,暴涨96955.6%,达8735辆。不过,不难看出,这么高的增长得益于去年同期那个位数的销量,看似惊人的数据其实也有着辛酸的过往,能否保持下去,值得期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中汽协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大降20.2 新能源车同比大降54.5%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0%,同比下降18.0%。
其中,1月乘用车销量161.4万辆,环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
新能源汽车则仅实现 销量4.4万辆,同比大降54.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仅实现 销量3.9万辆,同比大降54.5%;新能源商用车实现销量0.5万辆,同比大降51.7%。
今年年初,中汽协会预测2020年总体市场会出现2%的下降。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中汽协表示全年市场不容乐观。
从已经公布销量的车企来看,大多数车企一月销量都出现了同比大幅,即使是强劲的丰田,1月份销量也同比下滑1.2%,实现销量14.53万辆,日产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11.8%。马自达1月在华销售新车2.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也有着8.23个百分点的下滑。
自主品牌里长城也于2月12日发布了销量,1月销售新车80,261辆,而2019年1月销量则为111714辆,同比下滑28%。比亚迪1月总销量25173辆,同比下降42.68%。其 中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133辆,同比下降75.12%。
其他 车企销量还未公布,但由于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预计1-2月车企销量都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