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货运司机大罢工加剧供应链风险,燃油飙升,他们的生计该如何得到保障?
我数咐派认为,针对现有的情况,一方面韩国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实际问题给予司机商业补贴和政策扶持,来维持司机的生活收入。另一方面,针对燃油高涨的情况,韩国政府也应该通过外汇等方面进行油价控制,并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来推进新能源车辆的使用。
其实此次事情的背景原因,就是由于国际局势下的不断变动所导致的燃油价格上涨,但许多货车司机的运输费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导致他们自身的生活压力和负担越来越大,最终才爆发了此次针对韩国政府部门不满的大罢工问题。
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据媒体报道称,韩国的货物运输工会“货物连带”近日因为燃油上涨问题开始了罢工,在燃油价格不断高涨的同时,只有卡车司机的生活压力和费用支出也在进一步增加,许多司机希望不要废除现有的保障司机最低工资、防止过劳过载的“安全运费制度”。由此引发的罢工问题。已经影响到韩国包括半导体芯片材料和水泥等产品的出口交付和生产。该工会还希望,该制度的实施对象目前以集装箱和水泥货车的司机为主,要求政府未来继续扩大惠及对象。
韩国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司机补贴和政策支持。
既然司机选择了罢工,很明显,当前的燃油费用已经高到他们难以承受了,所以必须要政府部门予以帮助和支持。韩国政府也应该在后续的举动和政策当中给予货车司机商业补贴和政策扶持,帮助维持司机的工资收入以及燃油价格过高带来的问题。只有真正注意到货车司机的相关需求并加以解决,才能够平安度过。
韩国政府可用国家外汇控制燃油价格的上涨,并通过其他方式推进新能源车的使用。
针对于一些燃油车的使用和运输情况,韩国政府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控制油价价格上涨,比如运用外汇降低油价对本国燃油的消费波简兆动,并在未来的时间当中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让新能源车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降低对于外来原油材料薯贺的依赖和消耗。
2、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1、整体补贴退坡,其中在300km续航以下的车型不再有补贴;
2、建立价格门槛,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
3、鼓励“换电”,拥有“换电模式”的车辆不受价格门槛的限制;
4、申报数量要求,车企若申报补贴,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达到10000辆;
5、使用者要求,非私人用户(营运车辆)不可拿足额补贴(70%);
6、2020年4月23日至7月22日为新政过渡期。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3、中国EV全面进入欧洲市场,这会带来哪些改变?
中国EV全面进入了欧洲市场,小编认为。这会对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带来很多有利因素,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详细谈一谈。
首先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全面进入欧洲市场会改变。欧美这些汽车老牌强国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产品的固有观念。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工业由于起步比较晚,所以产品跟欧洲的这些知名品牌比起来,质量比较一般,所以外国消费者在选择汽车的时候根本不会。选择中国的国产品牌。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中国的汽车品牌选择弯道超车大举进攻新能源企业,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小鹏以及蔚来等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可谓是全面超越了外国品牌,成为了世界的主流产品。并且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现在比亚迪等国产品牌的车辆在国外的售价比国内还要高,可谓是给中国人民大大争光了一把。
第2点就是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全面进入欧洲市场,有利于中国的汽车品牌增加利润,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因为由于货币价值的不同,所以国外居民的购买力是比较高的。从我们国内的消费者而言,20万可以基本上称作为家庭购买车辆的天花板,但是20万的人民币对于欧洲的消费者来说,仅仅为一年的工资。所以对于二三十万的车辆售价,外国消费者买起来根本不会承担很大的压力,这肯定有助于中国的新能源车辆销量上涨,提升厂家利润。而提升利润之后厂家。科研能力肯定会进一步加强,有助于中国品牌生产出更加有性价比的产品。
第3点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欧洲之后,也会提升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增加外汇。这对于我国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有利因素。
小伙伴们对此还有什么不同看法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4、收藏 | 2020年第2季度重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回顾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伴随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随之回暖。中汽协数据显示1至5月累计销量29.5万辆,同比下降39.7%,仍未能摆脱负增长态势。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及各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拉动新能源汽车成长的利好政策。
EV视界对今年第二季度中央及地方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政策法规进行总结回顾,下半年新能源车市是否会出现反转值得关注。
【六月份重要政策】
一、 工信部修改“双积分政策”:明确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
经过两年磨合,去年启动两次公开意见征集的新版“双积分”政策终于6月15日落地,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积分办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14%、16%、18%。
2、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对生产/供应低油耗车型的企业在核算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时给予核算优惠,考虑到随着油耗达标要求逐年加严,符合低油耗标准的车型技术难度和成本逐步增大的实际情况,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分别按照其数量的0.5倍、0.3倍、0.2倍计算。
3、丰富了关联企业的认定条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持股总和达到25%以上的其他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同为第三方直接或者间接持股总和达到25%以上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与该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持股总和达到25%以上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对该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持股总和达到25%以上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
4、车型涵盖范围更加全面。办法所称传统能源乘用车,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车以外的,能够燃用汽油、柴油、气体燃料或者醇醚燃料等的乘用车(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5、单独提出低油耗汽车油耗核算,办法所称低油耗乘用车,是指综合燃料消耗量不超过《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中对应的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与该核算年度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之积(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的传统能源乘用车。
6、对核算年度生产量2000辆以下并且生产、研发和运营保持独立的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进口量2000辆以下的获境外乘用车生产企业授权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放宽其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的达标要求:
(1)2016年度至2020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6%以上的,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3%以上不满6%的,其达标值放宽30%;
(2)2021年度至2023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较上一年度下降达到4%以上的,其达标值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基础上放宽60%;下降2%以上不满4%的,其达标值放宽30%;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核算要求另行公布。
7、继续完善积分结转。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依据本办法自由交易,并按照下列规定结转,结转有效期不超过三年:
(1)2019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等额结转一年;
(2)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50%;
(3)2021年度及以后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仅核算传统能源乘用车)与达标值的比值不高于123%的,允许其当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每结转一次,结转比例为50%。只生产或者进口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50%的比例结转。
(4)工信部可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决定延长抵偿期限和调整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比例。
8、考核方式灵活调整。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应通过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归零。工信部可以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决定乘用车企业使用2021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对2020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进行抵偿。
《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修改为:
EV视界简评:
受疫情和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低迷,新修改的“双积分”政策再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强制考核纳入、油耗要求进一步加严,车企将受到鼓励生产更多的新能源车型赚取更多积分,而在积分交易和转结方面也被赋予一定空间,减轻了压力,刺激车市增量发展。积分市场供大于求情况也将显著改善,交易价格将充分体现市场价值,激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活力,促进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调节作用也将显著增强。
二、工信部要求企业排查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安全隐患
6月8日,工信部装备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供应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已售车辆、库存车辆的防水保护、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部件和易损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根据车辆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技术手段,降低车辆起火风险。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于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对于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公交车等高使用强度的运营类车辆,行驶10万公里以下的排查比例不低于5%,行驶10-20万公里的排查比例不低于10%,行驶20万公里以上的不低于20%。
2、对于私家车,生产企业应明确告知用户,车辆触发何种条件时应回店检修。触发条件应包括:车辆正常行驶里程或使用年限间隔,车辆发生碰撞、泡水等意外情况,车辆仪表出现严重故障报警信号(如电池、过压、过温、绝缘过低,充电插座过温等)等。
3、对于监测平台出现3级报警故障、动力电池故障较多、6个月及以上未行驶或收到风险提示的车辆应进行100%排查。
4、企业应对各地区售后服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专用维修设备工具配备及绝缘防护、技术人员维修及防护能力等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的,应积极整改。
5、车辆生产企业应联合动力电池供应商共同开展动力电池的检查,包括动力电池的常规性检查和延伸性检查。其中,外观检查和软件诊断为常规性检查,气密性检查和开箱检查及更换零件为延伸性检查。
6、企业监测平台应当落实7×24小时全天值班制度,设置故障处理联系人。对出现3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及时通知用户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处理结果在1日内反馈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对1日内连续出现多次3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安排开展安全检查,并将处理结果于5日内反馈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
7、企业应承担新能源汽车安全第一责任,应建立并长期保持由研发、生产、售后、质量、监测等部门组成的安全分析和事故调查小组,由企业主管新能源和产品安全的领导担任调查小组负责人。
EV视界简评:
5月份,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频发,引发了社会舆论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的关注。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命门,生产企业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遏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五月份重要政策】
一、电动汽车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
5月12日,由工信部组织制定的GB18384-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0381-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和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该项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是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在此前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优化了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等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检测精度,保障整车高压电安全。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主要针对电动客车载客人数多、电池容量大、驱动功率高等特点,在标准基础上,对电动客车电池仓部位碰撞、充电系统、整车防水试验条件及要求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增加了高压部件阻燃要求和电池系统最小管理单元热失控考核要求,进一步提升电动客车火灾事故风险防范能力。
EV视界简评:
国家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这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从整车、电池、客车三个面提出技术准入门槛,对于提升、保障电动汽车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三项标准与我国牵头制定的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UNGTR20)全面接轨。
二、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首批国标出炉
5月7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发布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4项国家标准,分别是:GB/T 38775.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8775.2《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车载充电机与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GB/T 38775.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3部分:特殊要求》、GB/T 38775.4《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4部分:电磁环境限值与测试方法》。
本次发布的车载充电机与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及特殊要求等3项国家标准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通用标准。该标准体系规划标准18 项,规范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公共以及私人应用领域的技术要求、性能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通信协议、测试要求及试验方法、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方法、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除本次发布4项国家标准外,还有4项国标正在编制过程中。
特殊要求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产品设计以及产品测试时需要遵循的功率传输、系统功能相关的要求,给出了明确的性能指标、安全指标、功能指标的基线化要求,明确了相关要求的测试方法,形成了对产品设计和测试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动作。
通信协议规范了无线充电的具体流程、参数和数据定义等,给出了系统功率传输部分的最小通信协议架构;电磁环境限值和测试方法给出了电磁环境曝露限值。
EV视界简评:
目前国内从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企业主要有华为、中兴新能源、中惠创智等科技公司和科研院校。上汽、比亚迪、北汽等车企也进行了相关研发测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系列国标填补了中国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规范空白,可支撑私人应用领域的无线充电系统产品开发、测试和应用,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量产有较大推动作用。
三、四部门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
5月14日,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对2020年7月1日前生产(机动车合格证上传日期)、进口(货物进口证明书签注运抵日期)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增加6个月销售过渡期,2021年1月1日前,允许在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全部地区,以及山西、内蒙古、四川、陕西等省份公告已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以外的地区)销售、注册登记。
四、工信部: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
5月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的“部长通道”活动中,工信部部长苗圩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表示,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将继续从供给侧、需求侧、使用侧三方面发力,为新能源车创造更好的使用环境。
供给侧: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有序放开新能源汽车代工生产。对有检测能力的企业实行自检自证,减少重复检测。对于研发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品牌授权试点。
需求侧:除落实好财税支持政策外,还将鼓励换电模式的发展,鼓励地方在执法车、物流车、环卫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更多采用新能源汽车,以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使用侧: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鼓励地方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出台停车、通行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总而言之,我们会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发展,使其有一个更好的使用环境,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
【四月份重要政策】
一、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
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2020年4月23日起实施,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
1、延长补贴期限,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 -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2020年补贴标准见附件)。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2、适当优化技术指标,促进产业做优做强。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2021-2022年,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支持“车电分离”等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发生产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3、完善资金清算制度,提高补贴精度从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清算车辆数量应分别达到10000辆、1000辆;补贴政策结束后,对未达到清算车辆数量要求的企业,将安排最终清算。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4、调整补贴方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强化资金监管,对监管不严、造成骗补等问题的地方和企业按规定严肃处理。
6、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条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确保规划落实。
7、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外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优先采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服务。
8、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
EV视界简评:
国家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和支持没有丝毫改变。今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新的突破,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将更加有利于向市场化的发展平稳过渡,同时有助于拉动汽车消费。坚持扶优扶强政策导向,还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明显进步,引导企业练好内功。
二、三部委:明后两年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
4月2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三、工信部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
4月7日,工信部组织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主要修改内容包括:
1、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
为更好激发企业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给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更大发展空间,删除了第五条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等附件中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相关内容,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同时,强化对企业生产一致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的要求。
2、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生产企业连续两年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特别公示。《准入规定》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特别公示的要求应与其保持一致。
3、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
过渡期临时条款主要适用于《准入规定》实施前已获得准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要求其在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遵守有关过渡性规定,目前过渡期已经结束。
4、删除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条款。
发改委已于2019年实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投资项目需遵守该规定,《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不再予以适用。
EV视界简评:
工信部最早于2017年发布实施《准入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能力自此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效提升,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工信部进行与时俱进调整,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给企业和市场更多选择空间,吸引投资关注,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四、三部门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4月24日,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三部门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提出,到2022年底,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20项以上,为开展车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60项以上。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列文件包括总体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和服务、智能交通、车辆智能管理等部分。其中,总体要求、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和服务等4个部分已分别于2017年12月、2018年6月发布。
《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提出的总体框架下,以推动车联网技术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应用、保障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为核心,提出了构建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道路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方面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列出了标准明细共66项,并将根据发展需求,不定期进行更新完善。
1、基础类标准为其它各部分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支撑,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编码、符号等方面标准。
2、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类标准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登记、在用车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等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运行安全要求、运行安全测试要求等方面标准。开展登记管理是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和上道路行驶的基本前提。
3、身份认证与安全类标准主要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设施之间身份互认,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身份认证平台及电子证件等方面标准。在车联网环境中,车辆及其驾驶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具有数字身份并对其进行验证是确保信息交互及安全的关键环节。
4、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类标准主要支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实时运行管理等方面标准。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道路运行管理工作是车辆智能管理的核心所在。
5、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类标准主要支撑车联网环境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及基于道路交通管理相关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工作是支撑车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应用的根本保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
一、《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下简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统一列出股权要求、高管要求等外商投资准入方面的特别管理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管理。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对部分领域列出了取消或放宽准入限制的过渡期,过渡期满后将陆歼按时取消或放宽其准入限制。三、境外投资者不得作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从事投资经营活动。四、有关主管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境外投资者拟投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内领域,但不符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规定的,不予办理许可、企业登记注册等相关事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的,不予办理相关核准事项。投资有股权要求的领域,不得设立外商投资合伙企业。五、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特定外商投资可以不适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相关领域的规定。六、境内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并购与其有关联关系的境内公司,按照外商投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等有关规定办理。七、《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未列出的文化、金融等领域与行政审批、资质条件、国家安全等相关措施,按照现行规定执行。八、《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后续协议、《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后续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后续协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境外投资者准入待遇有更优惠规定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特殊经济区域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实施更优惠开放措施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九、《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
序号特别管理措施一、农、林、牧、渔业1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34%、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2禁止投资中国稀有和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的研发、养殖、种植以及相关繁殖材料的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优良基因)。3禁止投资农作物、种畜禽、水产苗种转基因品种选育及其转基因种子(苗)生产。4禁止投资中国管辖海域及内陆水域水产品捕捞。二、采矿业5禁止投资稀土、放射性矿产、钨勘查、开采及选矿。三、制造业6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7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8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2022年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9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核电站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五、批发和零售业11禁止投资烟叶、卷烟、复烤烟叶及其他烟草制品的批发、零售。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国内水上运输公司须由中方控股。13公共航空运输公司须由中方控股,且一家外商及其关联企业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5%,法定代表人须由中国籍公民担任。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须由中国籍公民担任,其中农、林、渔业通用航空公司限于合资,其他通用航空公司限于中方控股。14民用机场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相对控股。外方不得参与建设、运营机场塔台。15禁止投资邮政公司、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电信公司:限于中国入世承诺开放的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不超过50%(电子商务、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类、呼叫中心除外),基础电信业务须由中方控股。17禁止投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互联网公众发布信息服务(上述服务中,中国入世承诺中已开放的内容除外)。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8禁止投资中国法律事务(提供有神仿关中国法律环境影响的信息除外),不得成为国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19市场调查限于合资,其中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20禁止投资社会调查。九、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1禁止投资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22禁止投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早瞎冲机构。23禁止投资大地测量、海洋测绘、测绘航空摄影、地面移动测量、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形图、世界政区地图、全国政区地图、省级及以下政区地图、全国性教学地图、地方性教学地图、真三维地图和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区域性的地质填图、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遥感地质等调查(矿业权人在其矿业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不受此特别管理措施限制)。十、教育24学前、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机构限于中外合作办学,须由中方主导(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应当具有中国国籍,理事会、董事会或者联合管理委员会的中方组成人员不得少于1/2)。25禁止投资义务教育机构、宗教教育机构。十一、卫生和社会工作26医疗机构限于合资。十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7禁止投资新闻机构(包括但不限于通讯社)。28禁止投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制作业务。29禁止投资各级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广播电视频道(率)、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发射台、转播台、广播电视卫星、卫星上行站、卫星收转站、微波站、监测台及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等),禁止从事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和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30禁止投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含引进业务)公司。31禁止投资电影制作公司、发行公司、院线公司以及电影引进业务。32禁止投资文物拍卖的拍卖公司、文物商店和国有文物博物馆。33禁止投资文艺表演团体。
6、最尴尬的加息潮,来了!全球股市将面临进一步压力
7月21日, 欧洲央行加息50个基点 ,这是11年来首次加息,同时是2000年来的最大幅度加息,也 意味着自2014年6月以来存款机制利率正式结束负利率时代!
目前加息潮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已经非常时髦。
今年3月17日,美联储率先开始了疫情之后的首次加息,把基准利率从零区间附近上调到 0.25-0.5% 目标区间。
此后主要国家纷纷跟随美联储加息,比如韩国、新西兰、菲律宾等。有数据统计,截至6月份, 全球各国央行上调政策性利率的次数高达80次。
加息的原因主要是两个:
1、 高通胀 ,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美欧等经济体物价总水平连创40年新高,过半数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高达7%之上,其中委内瑞拉、黎巴嫩、苏丹、叙利亚和津巴布韦的CPI同比涨幅甚至超过100%,2022年6月,阿根廷CPI同比涨幅高达64%。全球主要经济面临几十年来最严重通胀。
2、 货币贬值 ,今年上半年,日元对美元贬值超15%,欧元对美元贬值超8%,土耳其里拉贬值19.4%,新加坡元贬值3.3%,其他亚洲货币对美元均跌超5%,大洋洲货币对美元贬值均在5%以上。
此轮加息有两个特征:
1、 幅度非常大 ,比如欧洲本次加息是22年来最大幅度加息,7月份美国加息75个基点,是1994年以来的近三十年最大幅度加息,7月13日,韩国宣布加息50个基点,是韩国央行 历史 上首次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
2、 最尴尬的一轮加息 。欧洲此次加息被称为衰退式的加息,一方面目前的市场环境并不支持加息。欧盟最新发布的经济预测显示,欧元区2022年经济增速预期从春季预测的2.7%下降至2.6%,明年增长预期从上次的2.3%大幅下降至1.4%。此外,意大利政局生变,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辞职,意大利经济面临陷入混乱的风险,欧债危机或再度爆发。
更为重要的是俄乌冲突这个深刻影响欧洲版图的事件,将拖累未来唯首配欧洲至少10年经济增长,其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以及制裁对自身的反噬效果正在显现。
最近一段时间欧元的表现明显弱于其它货币。
美联储加息、芹森能源危机、制裁的反噬是欧元贬值的直接原因。 更为深刻的原因是欧洲人太懒,劳动的人太少,享受的人太多。
据OECD最新工时统计,大部分欧洲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长在30小时左右。
人懒惰,福利好,结果是人失去了创造力,这从欧洲此前陷入长时间的负利率就可以看出。这和日本相似,同样是实行过负利率的国家。就在昨天(7月22日),日本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息,决定不加息,将基准利率维持在 历史 低点-0.1%。
近期日本的经济表现明显不佳, 日本央行预计2022财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2.4%, 低于此前预期的2.9%,同时日元对美元大幅贬值。过去的两个月日元对美元大跌7.8%。
表面上看,日元贬值是美日货币政策分道扬镳所致,但深刻原因是则是日本制造业正在失去竞争力所至。日本是世界第一 汽车 出口大国,在全球 汽车 产业中的地位处于最顶端的水平上。
但在新能源 汽车 革命下,日本制造业似乎陷入强弩之末。 目前在新能源车领域,中国和美国已经领先日本。
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超过350万辆,今年预计会超过500万辆,相当于日本每年销售的新车总数。而老牌的日系车丰田、本田却主要还是集中在油车上。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欧元和日元对美元贬值最严重。5月22日-7月21日, 日元兑美元暴跌了7.8%,欧元兑美元贬值了近3%,而人民币汇率整体上比较稳定。
人民币汇率之所以稳定, 一方面是中国有外汇管制,能隔离部分风险。另一方面原因是进入7月份中国货币政策出现微调。
7月4日-7月15日,央行连续进行 30亿 逆回指指购操作,回笼货币意图明显。高层最新的表态也说,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
中国没有继续进一步的宽松, 物价 是重要考虑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宏观 社会 负债率过高。今年一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达到 268.2% ,相当于咱们需要2.6年不吃不喝才能还完欠下的债务。所以维持略松但又不宜过松的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总之,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货币出现了明显收紧的态势,将对全球资本价格带来显著影响。近期包含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出现明显的波动,其实就反映了全球货币政策正在发生的变化。货币泛滥的时候水潮船高,但潮水退去时,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7、五部门: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易车讯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企业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以及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强化组织保障。企业要明确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的负责部门,统筹推进本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完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相关技能。
规范产品安全性设计。企业要制定产品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并根据已销售车辆暴露的安全问题持续修订完善。安全性设计指导文件可细分为整车级、系统级、零部件级,包含但不限于整车功能安全、动力电池安全、使用操控安全、充换电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
强化供应商管理。企业要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提出明确的产品安全指标要求,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价制度,强化供应商评估。鼓励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积极配合开放与产品安全、质量分析等相关的必要数据协议。
严格生产质量管控。企业要建立完备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设置安全质量监控节点,积极提高在线检测能力。产品下线时按照标准要求开展涉水抽检、路试抽检,并重点开展整车绝缘、充放电、淋雨等测试,检测数据存档期限不低于产品预期生命周期。
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水平。企业要积极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开展设计协同,持续优化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热管理策略,明确动力电池使用安全边界,提高动力电池在碰撞、振动、挤压、浸水、充放电异常等状态下的安全防护能力。鼓励企业研究应用热失控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和早期抑制及灭火措施。
开展运行安全状态监测。企业要落实安全监测主体责任,自建或委托第三方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企业要按照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用户的协议,对已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运行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上传监测数据,确保上传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监测数据不得违法违规使用。
强化运行数据分析挖掘。鼓励企业加强对车辆运行数据的分析挖掘,梳理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优化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性能。鼓励积极研究应用先进安全预警方法,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能力。
建立隐患车辆排查机制。鼓励企业加强车辆运行安全状态隐患排查,及时跟踪和确认长时间离线车辆的安全状态,妥善处理大面积聚集停放、频繁报警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加强服务网点建设。企业要合理布局售后服务网点和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专用检测工具与设备,提升服务人员安全服务意识,确保各服务网点具有必要的售后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各服务网点要设置独立的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区域,落实防火分隔措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优化维护保养服务。鼓励企业细化产品维护保养项目,及时通知用户进行维护保养,在维修保养时加强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检测,并结合车辆使用年限、行驶里程、故障报警信息等开展安全隐患抽样检测,及时发现产品安全隐患并妥善处理。同时,企业要依法公开其生产车型的有关维修技术信息。
引导消费者合理使用车辆。鼓励企业通过驾乘操作规范手册、视频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的用车养车习惯。明确告知消费者安全注意事项,指导消费者熟悉电池安全使用边界、车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发生起火燃烧等事故的常见征象等,掌握逃生自救技能,妥善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建立完善客户档案制度,确保及时精准确定缺陷汽车产品范围。
完善应急响应服务。企业要建立完善不同车型及不同使用场景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和预案,建立“7×24小时”全天候事故应急响应通道,明确告知消费者应急报警方式,及时、准确接收用户报警信息,并进行记录和妥善处理,积极降低事故损失。
深化事故调查分析。企业要加强事故报告和深化调查分析,当车辆发生起火燃烧、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开展事故调查,深入研判事故原因,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完整、准确提交车辆事故相关数据、事故分析报告。
开展问题分析改进。企业要重点管控单车型或同产品技术平台重复出现的同类事故,并开展深度调查和原因分析。其中,因设计或系统性原因导致的车辆事故,要对相应车型采取改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事故,应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并在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予以告知、培训。
履行召回法定义务。企业要加强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等缺陷线索的收集和调查分析,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对于确认存在缺陷的产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主动实施召回,切实履行召回法定义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企业要依法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车联网卡实名登记、汽车产品安全漏洞管理等要求。对车辆网络安全状态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入侵等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企业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以及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落实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企业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制定内部管理和操作规程,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并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加强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本意见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安全体系,提高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各零部件供应商、售后服务等相关企业要协同做好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统筹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信息共享和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发生重大或典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将依法依规采取约谈、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整改等措施。各地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指导企业按照意见精神做好落实,依法依规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共同做好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
营造良好氛围。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技术支撑作用。鼓励行业组织研究建立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积极宣扬先进典型,适时曝光负面案例。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为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8、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一套房首付?
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一套房首付?现在大瀑布,跌得惨不忍睹。关于比特币这类的虚拟币,只要你不提现,永远都只是账面利好察察润而已。
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一套房首付?现在大瀑布,跌得惨不忍睹。关于比特币这类的虚拟币,只要你不提现,永远都只是账面利润而已。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没橘一套房首付?现在大瀑布,跌得惨不忍睹。关于比特币这类的虚拟币,只要你不提现,永远都只是账面利润而已。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一套房首付?现在大瀑布,跌得惨不忍睹。关于比特币这类的虚拟币,只要你不提现,永远都只是账面利润而已。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一套房首付?现在友茄大瀑布,跌得惨不忍睹。关于比特币这类的虚拟币,只要你不提现,永远都只是账面利润而已。如何看待4 月 14日,比特币突破 6.4 万美元,一枚币等于一套房首付?现在大瀑布,跌得惨不忍睹。关于比特币这类的虚拟币,只要你不提现,永远都只是账面利润而已。
9、新能源汽车现在管控什么
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新阶段,政府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新”在其一,对于新能源汽车当下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实施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管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新能源汽车安全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注重本征安全和质量管控,还需要在使用过程、充电过程和维修保养过程中确保安全。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管控,符合精益生产原则。
其二,政府多部门密切合作,联合管理。这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创新。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多部门管理,是我国特色,但多部门的合作并不常见,体现了有关部门的有为担当。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创新引领绿色明磨发展新阶段,产业发展面临很多新问题,政府管理也缺乏现成经验可借鉴。这种情况下,政府多部门联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三,重视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防护。与传统能源汽车产品不同,新能源汽车是开放的系统,时刻与管控平台连接。这有利于全生命周期管理,但是也增加了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危险性。《意见》专门强调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尺岁息安全的保护,非陵槐睁常贴合新能源汽车的新情况。
10、重磅信号!央行定调2021年十大工作任务 信息量很大
导读:1月6日央行官网消息,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于1月4日召开,总结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
作为新一年央行工作的“风向标”,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点,向市场传递了多个重磅信号。
此次会议定调了2021年的十项工作任务。
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二是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三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四是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五是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风险排查,做好风险应对。
六是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严密防控外部金融风险,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
七是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八是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
九是持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十是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继2020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首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央行工作会议再次指出,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会议要求,2021年人民银行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抓住重点,守住底线,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职责,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为此,会议提出了2021年十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回顾2020年,央行坚持总量政策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三大政策取向,搞好跨周期设计。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从央行工作会议来看,支持实体经济仍将是2021年的重点工作方向。会议的第二项要求提出,“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如,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下称“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牵头发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合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前不久,央行联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下发的《关于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且相关资金总额控制在国务院批准的额度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2021年还是强调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一方面,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从总量上为经济平稳增长创造合理的信贷环境。另一方面,在总量的目标下更加强调灵活精准,聚焦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缓解,如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
相比于2020年,央行2021年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相关内容专门单拎出来做了部署,并且在十大工作任务中排在第三位。会议要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具体来看,要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要求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随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上,曾首次提及“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在此情况下,监管是否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监管指标,引发业内关注。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预计2021年将在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考核力度。今年是以结构性货币政策作为主要发力点。推测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将继续纳入MPA考核,对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同时提升对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支持。
据央行数据,2020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1.5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6.3%,其中单位绿色贷款余额11.51万亿元,占同期企事业单位贷款的10.5%。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5.56和3.08万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7.1%和9.3%。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3.5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3.3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0.3%。
央行行长易纲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视频演讲表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逾11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1.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部分绿色金融试验区已经对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的场景融合进行了探索。在湖州,当地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减少环境气候相关信息不对称,帮助绿色企业、项目与金融机构快速对接。人民银行还可通过该平台监测银行绿色贷款等数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曾撰文指出,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与此同时,在强化的减排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碳捕获与封存(CCS/BECCS)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将为银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