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新能源汽车“出不了城,下不了乡”?充电桩问题何时待解?
新能源车的充电基础设施有点不配套,充电桩不配套;续航能力短,无法满足远程出行的需求。到2025年公路沿线充电网络基本形成,到时候可以解决出行续航能力的问题。
根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今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超过了1000万辆。很多城市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能够满足日常通勤需求。截止到去年,全国主要城市公用电桩的平均密度为21.5台/平方公里。,去过的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中有上千个充电桩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但中部地区及东北地区覆盖率就达不到使用要求。
前不久,国家几个部门联合引发了文件,对以后的工作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力争到2022年底前,全国除高寒海拔外的区域基本能够满足充电服务;到2023年底钱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能够满足基本的需要;到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的基础充电设施实现有效覆盖。这个目标是好的,公路沿线设施需要多部门共同协商,共同推进。
文件明确给出了时间节点和分步骤实施的方案。所以相信很多部门的共同努力,落到实处,应该很快能够解决老白姓出远门的难题。“要致富,先修路”这个共识我国很早就已经知道。所以我国的基础建设高铁、高速公路等设施,国家已经提前布局。下一个赛道是新能源汽车,所以这一仗我们也不能输。国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集中几个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相信我们能做到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天更蓝,水更清,人们生活的更幸福。
2、新能源领域迎来重要国策,明年起我国19省大面积普及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新鲜出炉。
11月2日傍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下称《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从25%的目标下调为20%。业内专家认为新目标更易实现,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除了弱化数量上的硬性指标,《产业发展规划》还重点强调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从重量向重质方向改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表明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强调了新能源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发展地位,也再次重申了新能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退役大潮来袭前,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这一规模达430亿的产业正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绿色和平项目经理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这对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是好消息,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不止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产业发展规划》还试图推动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将通过系统性手段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
受该消息的影响,11月2日晚间美股开盘,新能源汽车中概股集体大涨。截至当日收盘,蔚来(NIO)股价涨8.96%,报价33.32美元;小鹏(XPEV)股价涨6.91%,报价20.72美元;理想(LI)股价涨13.44%,报收22.88美元。
此外,截至11月3日收盘,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微涨,但是新能源整车企业比亚迪(002594,SZ)、北汽蓝谷(600733,SH)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股价微跌,股价表现低于行业预期。充电桩板块整体微涨,充电桩企业汉宇集团(300403,SZ)领涨20%。
在本次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一指标也与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基本吻合,不过在路线图2.0中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划。路线图2.0指出,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40%、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根据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25%。
对此,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产业发展规划》只是一个努力方向,硬约束性并不强,此前《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5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也是推迟一年才完成,20%相对来说更易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同样表示,“个人认为20%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则是有希望实现。”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到,“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主要有四个: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另外,按照环保部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显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此前意见稿中,该比例为100%,此外,新《产业发展规划》还取消了对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的要求。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本次《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2025年,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新能源产业的初衷是可持续发展,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电耗这一指标正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在当前的新能源车型中,电耗较低的是欧拉黑猫、宝骏E100这类A00级别车型,基本上电耗控制在了10千瓦时/百公里以内,至于特斯拉Model S、蔚来ES8等大尺寸且高度智能化的车型,电耗甚至飙升至18千瓦时/百公里以上。
一位车企新能源研发工程师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电耗影响最大的是质量和智能化系统,理论上尺寸越大的车电耗就越大,但实际上电耗还与轮胎阻力、风阻、空调系统、开车习惯、能量回馈等等有关。”而这些,都需要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进步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速度,无意中殃及了池鱼。在资本加持和产业转型的变革下,电动机的地位越发提高,研发岗位和待遇也水涨船高。这让传统的内燃机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教授坦言,市面上借发展新能源来唱衰内燃机的论调,既不科学也很危险。容易内燃机导致人才断层和内燃机工业基础的丧失。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传统内燃机的发展并不决然相悖,内燃机仍积极拥抱电动化技术,如喷油泵、附件等都是电驱动的产物。
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如今正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推算,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1.1太瓦时(1.1*1^9千瓦时)的动力电池随电动汽车售出,这些充满电量的电池足够给新加坡全国供电一周有余。而以5年-8年的服役期,折损20%的电量为退役条件,未来十年间,中国乘用车及商用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将达到705万吨,相当于705个埃菲尔铁塔的总重。
2021年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阶段(2014至2018年)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报废期。是让退役电池发挥余热,作为丰富的能量载体,还是成为沉重的环境负担,现已成为摆在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普通电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放循环次数更多、应对极端气温的性能表现也更好。为此,退役的动力电池完全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发电、输配电环节、5G通信基站、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等场景下,都可以作为储能电池使用。
绿色和平组织在《为自愿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提出,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梯次电池电量将达到32GWH,可以覆盖全国5G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需求。到2030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总价值将接近430亿元人民币,潜力巨大。动力电池的生产需要大量镍钴锰等金属矿,通过梯次回收,不但能降低新采矿源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保障国家层面的关键金属供应安全。
产业界已经开始行动。宁德时代联合百城新能源成立快卜新能源,布局储充检一体化快充站,通过电池AI在线检测技术,在不拆开电池包的情况下,分析、筛选出健康状态良好,长寿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电池、货车、物流车以及二轮车等领域。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电池,可直接流向再生处理,环保、高转化率冶炼方法,将废旧电池中有价技术高效提炼。
从电池全价值链角度来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诸如推进梯次利用,资源循环,建设标准化体系,这些建立健全的电池价值链循环体系必须的条件。但是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规模化仍需要各界扶持,相比电动汽车和电池产能,电池回收利用环节建设现状难以应对即将带来的电池退役潮。
中国已经出台了有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法规尚不完善,比如工信部在2018年曾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电池厂、整车厂、报废拆解公司和综合利用企业在设计、生产、回收、处理各环节的角色和责任,但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或许可证制度,导致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有限。且现有电池溯源系统仅需要企业自主填报,缺乏监管约束,导致回收效果难以评价。
此外,动力电池设计和梯次利用缺乏统一标准,退役电池收集率低,影响供应稳定性等问题,都是横亘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上的拦路虎。
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欧洲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是45%,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低于40%。半数以上废旧锂离子电池不知所踪。
《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并将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对于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是对回收循环利用行业的利好消息。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已经能够通过“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将其还原成可重新用于制备电池的正极材料。核心金属总回收率可达99.3%以上,邦普循环共有生产线22条,产能规模达到8万吨/年。
江卓珊建议,有关部门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设立奖惩机制让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承担建设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的责任。
事实上,《产业发展规划》并不只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规划部署,而是为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网状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基础建设和产业环境的支撑。在基础建设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需继续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眼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我国新能源基础建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全国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0万台。截至2020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同比增加27.6%。
据了解,当前充电桩的布局已经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不过,目前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建设的发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衡、充电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充电难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有分析指出,《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加快解决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氢能源的体系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及的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同时,《产业发展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关于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技术以及推动商业化示范运行等内容。
事实上,早在2019年,氢能源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源上下游的投资和布局成为热点。中金公司认为,氢能源汽车是行业长期发展方向,该项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发展节奏,为氢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陈士华分析认为,氢能源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也充分反映出国家对于氢能源发展的重视。“受到原材料的制约以及技术的限制,当前氢能源的发展还没有达成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不过从长远来看,氢能源是替代纯电动的最佳路线,只是其发展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的支持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车辆本身,而是通过扩充产业发展重点,来进一步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
受政策的带动作用,未来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投资和发展将有更大想象空间。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电动车长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确定性;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经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19盘点 | 充电桩市场正在复苏,盈利指日可待?
?编者按
2020年在寒冬中正缓步走来。在经历了去年补贴退坡、市场负增长后,今年市场向何处去正在成为最大的猜想。即日起,第一电动网推出2019年终盘点和2020年初展望系列,意在通过一系列关键词的梳理,对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系统性回眸和前瞻。
“续航”、“充电”、“二手车残值”。
如果要问为什么不能接受电动汽车,可能很难绕开上面这三个关键词。这三个词像三座大山,让不少人对电动汽车闻风丧胆,还未靠近却早早打了退堂鼓。
而事实上,技术变革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电动汽车早已摆脱曾经“短腿”的标签,“充电难”、“充电慢”、“充电贵”等等充电环节的弊病也正在逐步改善。
2019年上半年,车主们熟知的全国最大的充电运营商特来电宣布“已跨过盈亏平衡线,进入收获期,开始盈利”。对于已经经历了“野蛮生长”和“淘汰洗牌”的充电桩行业,这一“开始盈利”俨然一剂强心剂,资本开始回温,2017年开始被亏损抑制增速的市场正在重新复苏。
2019年车桩比达到3.4:1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下称“充电联盟”)此前发布的数据,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得到了长足发展。近三年来,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呈直线上升态势。
具体数据来看,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29.98万台,而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公共充电桩的数据已经达到了51.64万台,可谓是跳跃式发展。
另一方面,随车配建的私人充电桩的保有量也从2018年底的47.7万台增至2019年底的70.3万台。
截至2019年12月,包括公共桩和私人桩在内的充电桩市场保有量为121.9万台,同比大幅增加50.8%。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20万辆,车桩比达到3.4:1,市场逐渐成熟,也趋于合理。
分省市来看,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作为第一梯队省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在2019年均超过5万台。总体来看,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是公共充电桩的主要集中地区,而这些地区,显然也是新能源汽车更为繁荣的市场。
地方补贴“先行”
2019年3月,《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即2019年补贴政策)发布,国家层面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进一步退坡。通知同时还明确提出取消地补,要求地方政府不得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要将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
在充电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看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走得比较快的城市,其实早在2018年就已经着手制定了地方层面对于充电桩建设或运营的补贴标准。较之2019年3月才发布的政策要求,很多城市已经“先行”了。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追日电气智能电源置业部总经理李恒杰的认同。李恒杰表示,对于地方层面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补贴,国家此前一直有指导性意见,但却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是地方政府根据财政预算自行制定标准。
由此看来,这一政策显然不是促使市场回温的主要推手,但依然会加快地方政府研究和颁布政策的速度,对于地方级、本地化的中小充电运营商而言,这无疑是个利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其快速享受政策福利,从而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取决于纯电动汽车推广量
2019年补贴政策中提及的对于充电桩建设运营的政策转移并未给市场端带来特别的改变,但2019年底工信部牵头编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下称“规划”)的确令市场为之一振。
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需要抢抓战略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提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十四五”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
充电桩市场的发展状况取决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推广量。尽管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水平低于行业预期,但已经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显然值得期待,“从目前配比情况来看,充电基础设施后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仝宗旗也对此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在内蒙古做地方充电运营的高先生表示,对于三四线市场而言,补贴向基础设施转移其实意义不大,实际对市场也基本没有影响。虽然当初因补贴入局,也因地方政策不明朗而放慢建设速度,但2019年下半年,更多运营商开始投身这一市场,无一不是看到马路上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对未来市场的看好。
如何盈利?
高先生早在2016年就开始涉足充电运营市场,尽管长期对市场看好,但他也表示“目前谈盈利还有点儿早”,乐观估计要在2021年才会实现盈利。
对于如何盈利,仝宗旗和李恒杰表达了不尽相同的观点。仝宗旗看来,充电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盈利模式还有待探讨。但目前来看,行业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个市场会有大型的运营商,也会有中小微型的运营商,还包括一些地方性、区域性的运营商。对于盈利,小的运营商因为本身规模小、便于精细化管理,更有可能持续生存下来。
长远来看,充电运营的商业模式其实已经慢慢发生了转变。前期跑马圈地、各种布局,现在大多已经转化为精细化的运营,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和满意度。
现如今的充电桩或充电站的运营,已经不仅仅提供充电这么一个服务了,便利店、小吃店,甚至还有咖啡店、书店等等增值服务的场景都会出现在其中。
在仝宗旗看来,每家运营商的定位不同,有的专做公共桩运营、有的只做小区、有的私桩、有的可能只是搭建个平台,商业模式不一而足,盈利情况也会因人而异。
李恒杰看来,目前行业其实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亟需提高行业标准和门槛。未来3五年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行业真正的用户、实际需要充电的用户真的多了以后,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对于盈利,李恒杰更看好拥有存量客户或B端客户资源的运营商。得流量者得天下,在李恒杰看来,或拥有B端大客户,或自带流量,或者挂靠在一个有流量的平台上才会比较好生存,完全靠市场引流,竞争会比较激烈和残酷,更很难谈到盈利。
2019年,有的车主在抱怨物业阻挠充电桩的安装,有的车主在享受高速服务区的公共充电桩;2019年,小桔充电覆盖了20多个城市,联行科技初步实现充电服务“全国一张网”;2019年,特斯拉开建首个V3超级充电桩,小鹏和蔚来开始共享充电桩。2019年,行业还在谈论大功率充电,但同时,市场也更为理智。谈普遍性盈利或许还尚早,但行业显然已经开始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一锤定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上周五(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要采取四大举措促进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有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暂时困难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第四项“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要求相关地区和区域强制使用新能源汽车,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扩大销售。
那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包括哪些地方呢?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现有4个省
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在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2016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福建、江西和贵州三省作为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被纳入首批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办、国办还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2017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相继印发。?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
迄今为止,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包括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四个省。
自十八大以来,国内各地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并涌现出一大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17年9月,环保部命名北京市延庆区、浙江省湖州市等46个县市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2028年12月,生态环境部举行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表彰活动。深圳市罗湖区与坪山区、大鹏新区等全国45个市县达到考核要求,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北京市密云区、山东省威海市等84个市县达到考核要求,决定授予其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目前,共有175个市县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涵盖范围更大
2012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步由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转变,由主要防治一次污染向既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二次污染转变。
根据《规划》、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辽宁、山东城市群等13个区域为重点区域。
《规划》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与山东城市群为复合型污染严重区,应重点针对细颗粒物和臭氧等大气环境问题进行控制,长三角、珠三角还要加强酸雨的控制,京津冀、江苏省和山东城市群还应加强可吸入颗粒物的控制。重点控制区共47个城市,除重庆为主城区外,其他城市为整个辖区。
这些重点区域,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汽车保有量,包括公用领域车辆最多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公用领域强制推行新能源汽车,无异是一重大利好。
4个生态文明实验省,再加上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几乎涵盖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份和城市。
国内新能源汽车只是暂时困难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产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量超过450万辆,占全球的50%以上。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贯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成果纷呈。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高。
受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多年未见的下滑。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产销包括新能源汽车产销都遭遇重挫。今年1-7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0万辆,比中国多了1.4万辆。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暂时困难,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只是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出现的阶段性下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总体还是持欢迎态度的。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优势将会愈加明显。
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对市场的影响是暂时的。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和购置税优惠政策延期两年。同时为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还组织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这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产业平稳发展。今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已经恢复到了每月10万辆的消费水平。
辛国斌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新能源汽车产业从业者应当笃定前行,坚定发展方向、提高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环境,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再上新台阶。(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汽车属于什么板块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专载动力装置),属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概念股885431
6、威马汽车推出“私桩共享”服务 涵盖京津冀地区/全部电车适用
易车讯 日前,威马汽车推出“私桩共享”服务:即日起,京津冀地区所有拥有私人充电桩的用户,可通过即客行微信公众号申请免费置换“国网电动&即客行智慧低碳充电桩”,将自家充电桩的空闲时间开放给其他电动车用户付费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共享将不仅限于威马用户,而是全部品牌电动车主。
威马方面表示私桩共享的落地不仅有利于用户充电难的缓解,还有利于促进有序充电、提升电网效率,调动社会资源效益最大化。在推进“私桩共享“的全面落地之余,威马还加快公共充电领域的合作。目前,威马已经接入超过47万根充电桩,在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的占比超过33%,威马的平台是面向全国新能源车主开放使用。
“私桩共享”模式推出将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深化发展,一方面,“私桩共享”可以快速盘活私桩资源,有效提升私桩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补能服务,缓解补能焦虑,另一方面,“私桩共享”也将推动电力基础设施投入的合理分配,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
威马汽车依托即客行APP平台推出带有“私桩共享”功能的智慧低碳充电桩,可实现私桩在空闲时间向其他新能源车共享,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提升补能便捷性、高效性、收益性,让补能从“支出”转变为“收入”。同时,智慧低碳充电桩支持有序充电,利用峰谷电价差异智能开启充电,为用户实现更经济的充电服务。
未来,威马汽车将继续“科技普惠”理念,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补能体系升级。
从易车App看,威马汽车位居所有品牌热度第138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7、新能源汽车适合经常出去自驾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