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加之新能源的相关核心技术本身就较为复杂,现阶段我认为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种:
1. 基础设施缺乏
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产品发展和推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多数中小城市并没有足够给汽车充电的设备,多数充电桩均是在公交车站,而对私家车来说并没有专用的设备,这成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出租车因其运营成本可能会为充一次电排上几小时的队,但这对私家车来说就极其不便,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又一大阻碍。
2.技术相对落后
我国新能源技术的研发较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由于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积淀,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度在世界范围内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尤其是关键组件的开发上,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上的技术缺陷,技术问题困难会是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现实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我国汽车的核心部件多是从国外进口,所谓中国制造只是对整个汽车而言,这也是我国无法赶超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
3.市场方面的问题
第一,消费者存在认知不足和观念错误的问题。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当于是初创产业,新能源汽车是汽车领域的新品种,消费者对其的认知也较少,甚至存在一些误解,认为新能源汽车在性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再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比一般汽车价格高,消费者因认知不足并不会花费这么多钱去冒险。
第二,新能源汽车价格较高。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方面,研发和推广费用较高。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多方面研发都属于探索性尝试阶段,因此需要较高的费用支撑,也因此推高了汽车的成本和市场价格。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多数关键组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也推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商家认知存在误区。部分生产厂家认为新能源汽车属于新时代技术条件下的新型产品,因此一味追求高的价格,却没有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对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反而不利于产品在市场上的进一步推广。
2、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一是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但是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仍然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
3、新能源汽车新零售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哪里?
从汽车制造的新动力到汽车设计制造的革命,再到新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和使用的转变。汽车销售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一些传统汽车厂商已经在采取行动,要么整合经销商网络,投资网店,要么在市中心开设“快闪店”,以各种方式探索“新零售”,试图从低迷中解脱出来。然而,这些试点创新只是彻底转型的第一步。汽车市场的形势向汽车厂商发出了小调整时代已经结束的信号,企业必须转向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
(1)竞争激烈。新能源智能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厂商分销产品。现在市场上新能源汽车品牌和车型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新能源智能汽车的销售并没有触及消费者的痛点,厂商依然注重销售而非生态服务。因此,在国家新能源指标使用不足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趋于理性,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利润较低。国家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质保期不得少于8年,但电动智能汽车的生态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卖方能提供的服务太少,无法有效推动行业发展。
(2)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从汽车销售行业整体来看,虽然传统汽车行业经常提到互联网商务的冲击,但汽车销售行业的竞争不再来自于互联网商务冲击之间的斗争以及线上和线下的冲突。相反,我们需要考虑汽车销售的性质。谁能更高效、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谁就能赢得市场。互联网不会改变汽车销售的本质。衡量销售模式优劣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性价比,二是购物体验。它是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的良好模型。新零售下的新能源汽车销售,聚焦互联网技术和用户体验,最大化销售效率和生产效率。相信未来,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新能源汽车零售行业将迎来大爆发。
4、新能源汽车的利与弊?
新能源汽车都有什么利弊呢?下面来说一说。
利1、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就是环保,对于纯电动的汽车来说能够做到零污染的程度,排放有害气体的几率是0%。
2、从2018年开始购买新能源汽车也能够省一定的钱了,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免除购置税,此外还有一定的补贴,在油价上涨的环境下购买新能源汽车能节约不少。
3、新能源汽车配备的是电动机,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噪音要比内燃机要小很多,并且在低速的情况下舒适度也要比烧油的车辆舒服很多。
4、新能源汽车重要的还有节能的优点,根据相关实验,百公里基本耗电量在15kwh左右,燃油汽车一般百公里油耗都在7L作用,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弊1、现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配备还是比较少的,所以电动汽车充电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充电桩数量的限制导致了出行的不便。
2、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是有限的,所以续航里程就是比较有限的,一般来说续航都在200公里以内,如果要出远门的话,就比较麻烦了。
3、现如今社会上绝大多数的充电桩都还没有升级成快充,如果想要完全充满电的话至少还是要一段时间,在夜间时间充电还好,如果中途没有电了的话,就比较尴尬了。
4、现在汽修行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修理技术还是比较缺乏的,一些老师傅熟练修燃油汽车,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还需要技术的加深,并且零配件成本都比较高
5、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有更换电池费用高、维修费用高、环境污染问题。
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不是很成熟。所以充电很慢,需要几个小时。车辆保有量低,充电、加油、保养不方便。而且新能源汽车普及度小,充电难。续航里程短。一般小排量、动力不足的车辆不适合长途驾驶。价格不低。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6、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主要难题是什么?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先进技术
先进技术不仅是新兴产业的支撑,也是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中,首先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此之前,引进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在研究方面,沉淀不足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部分新能源汽车的首要问题是续航能力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断电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缺乏先进技术。
二、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这个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在实际推广发展中难以顺利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城市尚未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备。
三、市场需求不足和行业无序竞争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上很多设备和市场体系的建立不完善,导致市场需求不足,行业间竞争混乱。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一些款式和配置相同的车型价格远高于传统的石油动力汽车。因此,这也成为了购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是决定其是否受到政府欢迎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市场上,国家提供了许多补贴来支持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四、政策福利范围小
上述国家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并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消费者激励政策。以新能源汽车价格为例,市场上同款式同配置的新能源汽车价格约为石油动力汽车的1-2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不能监督或补贴消费者,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推广。
以上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面临的主要障碍,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7、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1)消费态度
低碳消费理念是新能源汽车增加销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行为与消费态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即态度的会有效地影响消费行为,而行为的差异又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态度,使态度类型具有多样化的表现特征,并使行为与态度明显不一致。虽然在理论研究中,态度是消费态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可以作为调节行为和态度的中间变量,使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趋于一致。
比如环保意识高的消费者在购车时会偏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行为更有效。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78%环保意识较高的消费者中,50.24%选择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态度还包括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态度,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售后服务、安全性、维修价格、产品性能、应用便利性、厂家品牌、外观及内饰、能耗等。这些因素既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决策的基本因素。
(2)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和消费者态度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就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而言,主观规范涵盖面很广,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很多。一般来说,主观规范主要是指消费者在采取具体行动时所面临的生活压力或社会压力。即个体实施某种行为时,群体或个体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决策中,主观规范受到家庭和群体的影响,即社会群体或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价格和家庭成员的看法、安全性、行驶里程、新能源汽车的最高速度。因此,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主观规范是从外部强加给消费者的特定因素。但这个因素可以提高消费者与社会的融合度,保证他们购买的汽车有更高的性价比。
(3)知觉行为
感性行为主要是指消费者的行为能力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包括信用能力、消费能力等。虽然消费者面对的是新事物、新观念,但过去的社会经验会提高消费者对消费行为的把握能力,促进消费者意向与消费行为的协调统一。能力的缺失会严重影响行为与意志的协调,制约消费者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消费者的行为能力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行为环境主要是指宏观环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具体是指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感受到的便利性和政策环境的影响。政策环境包括各种税收制度和宣传政策对使用或购买成本的影响。营销环境包括优惠信息、营销价格和营销渠道。当行为环境强度大于主观规范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与行为环境正相关。
8、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营销存在的难题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出现给社会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促进环境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共同繁荣,各国都出现了新能源汽车,并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此外,作为国家重视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必须得到更好的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的现状和营销问题也必须得到认可。一下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营销存在的难题。
一、市场反应很弱
就目前的汽车市场而言,燃油车占据了主体,传统燃油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营销体系。但目前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油耗高、动力足、地形多、安全性高的发动机车型。这些车型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相反,新能源汽车的受众相对单一,主要是政府部门、出租车行业等。燃油车造型多样,补充能量方式简单,这也是其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
三、配套设施薄弱
自从汽车出现以来,它们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有相对完整的营销策略和配套设施,还有自己的制造体系和维护方法,更符合人们的出行和交通需求。尤其是在保养方面,很多车主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行业还处于推广发展的早期阶段,配套设施也大不相同。
四、技术问题
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领域,也存在很多技术问题,这也给营销带来了很多麻烦。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但其使用寿命较短,更换时会给车主带来麻烦。而且这类车辆的零部件维修更换需要去专业的地方,这也是影响汽车销量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新能源汽车营销存在的问题,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9、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不利因素?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仅要解决续航问题,我们虽然猜不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结局,但如今面临的弊端却显而易见。第一:续航问题,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续航低不可避免,也在意料之中,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续航会越来越低,而这其中一切的问题来源都归结于汽车电池。
此外,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明显降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汽车动力电池,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都是属于锂电池这一大的家族。对于锂电池来说,低温都会影响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活性、电池的内阻,以及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简单来说的话,温度越低,电池容量就越低,汽车续航就越短。
第二:电池更换问题。普通电动自行车更换一次电池要几百块,况且大部分还是铅酸电池;而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如果更换一次电池则需要几万块。到时候,你会由衷的感叹,换电池怎么这么贵?这钱够买一辆新车了!
第三,维修费用极高。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发生故障之后,维修费用都出奇的高,因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不一样,涉及到高压电力部分,这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难度,很多专业汽修店都不敢直接维修新能源汽车,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出现电池自燃的概率极大。你会发现很多传统汽修经验的师傅,这时根本派不上用场。
第四,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就没有环境污染了吗?大错特错!燃油车排放尾气污染空气,而如果对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处理不慎就会污染土地、水源。尽管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球趋势,但是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企属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活下去都难,所以压根不会考虑废旧电池处理、环境保护等后续问题。
大多数消费者一开始选购新能源汽车,无非看重了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好上牌,并且不需要加油,只需要充电就可以。总之一开始没有对后续费用考虑,只有等到必须更换电池的时候,可能才会陷入纠结。如果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有益环境保护,车企将会为环境治理复出惨重代价。
10、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惨淡,原因为何?
从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到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50万辆,行业大势看似一片光明。但事实上,众人皆知的是一直处于“政策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其大多数增量都来自巨大的政策补贴对消费者吸引所致。于是,当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销量困局成为事实后,关于新能源汽车就成为了近段时间讨论的热点话题。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889辆和5682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1%和74.4%。在35款新能源车型销量中,有15款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0,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据了12款,占比高达80%。
(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是从同期下降比例还是从惨淡的单一车型销量来看,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表现都让许多人大跌眼镜。那么,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其一,从行业来看,年初补贴退坡和公告重审影响最大。
对于正在逐步进步“导入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来说,政策的波动将会极大的影响行业和市场的走向。在1月份,销量大幅度下滑的因素里就有政策层面的原因。
去年12月30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补贴门槛、补贴方式、补贴金额、骗补惩罚等四个方面给予了严格的规定。在补贴金额方面,不但国家补贴在2016年的基础上退坡20%,还规定了地方补贴不能超过国家补贴的一半;另外,今年开始新能源车型准入门槛将提高,政策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车辆稳定性、百公里能量消耗等要求。
更重要的是,1月初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去年发布的1到5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要重新审核。
显然,两项新政策的发布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都不利,让许多车企、消费者和资本对新能源汽车开始观望,不能卖、不敢买,由此造成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
其二,普通混动车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冲击。
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背后,还有一组混动车销量的数字格外显眼。数据显示,1月份普通混动车型销量0.98万辆,销量近两倍于新能源车。
客观来讲,抛开政策因素,在目前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兼顾油耗和不改变驾驶习惯的混合动力车型确实要更适合当下。一方面,混动车型不用考虑每天充电和续航的烦恼;另一方面,众多日系和美系品牌都在积极推出混动车型,这些混动产品在保证了质量、价格和售后保养等方面以后,如今正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其三,春节对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有一定影响。
还有一个原因也是造成1月份乘用车市场普遍销量下滑的因素,那就是1月份有春节假期存在,实际上整月的工作日不足20天,加之许多家庭都已经赶在岁末之前完成购车计划,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据此前的计划,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保底的目标为70万辆,目标涨幅是40%,这个目标在去年和前年66%的增幅出现之后一度被寄予希望。但客观来讲,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车企、消费以及政策层面都有不合理的因素存在,而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新能源市场还不够成熟。希望随着政策力度的回升和新能源市场资本流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够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