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氢气循环泵新能源汽车

氢气循环泵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3-01-31 12:26:52

1、博世/大陆/佛吉亚等争相入局 “氢车”何时才能熟路?

凭借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能量转换效率高等特性,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逐渐进入小规模商用阶段。以国内市场为例,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就达到了2,737辆,相较于2018年的1,527辆,大增79.2%。按最新规划,今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争取实现5,000到1万辆的规模,2025年实现5万到10万辆的规模,到2030年争取实现百万辆规模。

氢燃料电池汽车如此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近两年吸引了众多车企和零部件企业纷纷布局。例如本田、丰田、现代等整车厂,目前均已推出了可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另外诸如大众、奥迪、宝马、雷诺、吉利、长城等也在进行相关的技术探索。而在零部件领域,博世、盖瑞特、佛吉亚、现代摩比斯等巨头亦在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的投入。

氢燃料电池未来可期?跨国零部件巨头争相布局

近日,佛吉亚宣布其已获得现代汽车重要订单——为现代汽车提供完整的储氢系统,包括10,000台储氢罐。据悉,这些产品均将在佛吉亚位于法国巴旺、专注储氢罐技术研发的全球技术中心内进行生产,预计2021年初开始交付。2019年7月,佛吉亚投资了约2,500万欧元在其位于法国巴旺的佛吉亚研发中心内成立全球技术中心,用于研发储氢系统,该中心计划于2020年第二季度起投入运营。

此次佛吉亚成功获得现代汽车订单,可以说是对其过去几年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所做的努力给予的肯定。为推动氢燃料电池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去几年佛吉亚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探索这项技术的可能性。例如2017年5月,佛吉亚通过与STELIA航天复合材料公司合作,获得了为燃料电池汽车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罐,并将其工业化以及商业化的能力;2017年9月,佛吉亚与法国CEA签订五年合作协议,就燃料电池堆技术的研发项目展开了合作。2019年11月,佛吉亚与米其林正式建立氢能源出行合资公司SYMBIO,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轻型车、商用车和卡车以及其他应用领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新公司欲在欧洲、亚洲和美国建立三个生产基地,以满足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客户的需求。

在佛吉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瑞达看来,燃料电池电动车技术将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内成为动力总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针对商用车领域。为此,在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佛吉亚曾宣布每年将在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上投入约1,500万欧元的经费,到2030年,佛吉亚意欲通过SYMBIO在燃料电池领域获取25%的市场份额,并实现约15亿欧元的营业额。

博世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布局也是由来已久。2017年9月,博世与氢卡车初创公司尼古拉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动卡车。同年11月,博世与潍柴动力建立合作,共同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之后,博世又陆续与Powercell、庆铃汽车等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达成一致。

基于这一系列的布局,2019上海车展上博世首次展出了包括电动空气压缩机、氢气喷射器、氢循环泵等在内的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与此同时,为更好地研发、试制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相关产品,博世还在中国建立了氢燃料电池中心。2019年12月,该氢燃料电池中心在无锡奠基,按照规划将于2020年底建成,2021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博世认为”最晚到2030年,燃料电池将在动力总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推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2019年大陆集团亦成立一个专门的燃料电池实验室,用于开展相关的研究。该实验室由大陆集团与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联合设立,核心是一款高性能测试台,该测试台可模拟环境变化,这对氢燃料电池性能的评估非常重要。比如大陆集团可凭借该测试台,在不同温度、压力、湿度乃至不同载荷的仿真环境下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测试。

而盖瑞特更是早在2016年就为本田氢燃料豪华轿车Clarity提供了两级电动压缩机,其首创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驾驶舱内布置氢燃料电池堆,释放后排空间,完全满足5人乘坐需求。2019年上海车展,该产品在盖瑞特展台进行了展出,彼时盖瑞特的这款氢燃料电池电动压缩机已经规划到了第三代,计划在2025年实现量产。

图片来源:盖瑞特

盖瑞特认为,现阶段氢燃料汽车发展存在的最大阻力还是成本问题,而要实现降本,关键路径有三个:需求的规模化、关键技术的革新,以及大规模生产制造经验和和生产的一致性。目前,盖瑞特正致力于与氢燃料汽车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协同,共同降低成本,解决行业发展的成本痛点。

除以上这几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零部件巨头,另外诸如现代摩比斯、电装、马勒、舍弗勒、麦格纳、爱尔铃克铃尔等,在过去两年也围绕氢燃料电池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发。例如现代摩比斯,去年被曝投资了3亿美元在蔚山市附近建造燃料电池汽车配件厂,用于帮助现代汽车达成2022年生产4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目标,并在2030年将产能提升到每年50万辆。舍弗勒充分利用公司在材料技术、成型技术和表面处理等方面的传统核心技术,开发了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 -- 金属双极板。而爱尔铃克铃尔继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在其苏州工厂旁建立了一间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燃料电池实验室后,又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在苏州二期项目中投资建设燃料电池全自动组装生产线。

伴随着这些企业的争相涌入,目前氢燃料电池俨然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一股不可忽略的新技术力量。

“氢车”虽好?商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2015年,10辆;2016年,629辆;2017年,1275辆;2018年,1,527辆;2019年,2,737辆。

回看过去五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可以发现尽管总销量并不高,但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整体发展形势却在逐步向好。接下来如何实现这项技术更大规模的商用,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副社长李仁哲就曾建议可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市场友好政策、政府发挥示范效应等多个方面着手。特别是扩大加氢站的建设,对于提升用户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增了83个加氢站,总数达到了432个,另外还有226个加氢站正处于计划建设的阶段,这其中仅330个加氢站可以向公众开放。而国内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再加上加氢设备产业化能力不足、成本偏高,目前正在运营的加氢站不过50来个,且几乎不对外开放,只供特定的公交车队或运输车队使用。要想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普及,仅仅依靠目前的配套数量明显不够。为此,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中,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00座加氢站;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000座。

图片来源:现代汽车

而在政府示范效应方面,现代汽车作为全球较早涉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车企之一,通过和韩国政府的合作,已经实现了很多的示范运营,例如在城市清洁用车、警车等方面,现代汽车已经开展了很多的改造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到现在,现代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发展势头已有超过“老大哥”丰田的趋势。

2019年,全球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7,500辆,同比增长约90%。据悉,这些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主要来自现代的NEXO和丰田的Mirai,其中NEXO氢燃料电池汽车去年的总销量为4,818辆,丰田Mirai的总销量为2,407辆。为在2025年之前成为全球三大电池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去年底现代汽车发布了“战略2025”路线图补充称,到2025年现代汽车目标是每年销售67万辆电动汽车,包括56万辆纯电动车和11万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野心”可见一斑。另据最新消息报道,去年底一辆现代Nexo 打破了氢动力汽车单箱氢气最远行驶距离的世界纪录,在法国境内行驶了约484英里(约778公里),突破了该车的预计行驶里程。

壳牌亚太区氢能业务开发总经理陈肇楠亦认为,加氢站建设是实现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之外透明、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是加氢站规模化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撑。此外陈肇楠指出,如果想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普及,还需要政府、汽车制造商和能源公司的紧密合作,共同完善氢产业链,保障氢的供应。比如政府应鼓励跨行业、跨地域的广泛合作,并将氢能作为能源管理,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的国家主管部门。另外氢能产业链相关国家标准及规范也应尽快建立,并与国际标准协调完善,以尽早释放我国氢能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在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此前国家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及要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地方层面,据不完全统计,为抢占氢能产业制高点,过去两年国内先后有二十多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发展计划,并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如皋为主要示范点的长三角,以佛山为代表的珠三角,和以北京、天津、张家口为代表的京津冀等多个主要的氢能产业集群。

其中在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目前已先后打造了如皋“氢经济示范城市”、台州“氢能小镇”等多个重点项目。围绕这些项目,预计到2021年长三角地区将建成超过40座加氢站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成超过200座,2030年超过500座。保有量方面,到2021年长三角燃料电池车计划将超过5,000辆,到2025年将达到5万辆,2030年达到20万辆。

图片来源:福田汽车

京津冀地区,围绕2022年冬奥会,目前也在大力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早在2018年,张家口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就开始投入运营,首批上线49辆,2019年10月22日,张家口市公交集团公司再次投入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到现在该市累计投入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达到174辆,仅次于佛山。与此同时,张家口市也在大力推进制氢厂和加氢站建设。按照规划,到2022年张家口全市将完成19个县区加氢网络全覆盖。

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制氢、储氢、运氢、加氢技术等的不够成熟,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空压机、氢循环泵等关键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制氢技术和成本还无法平衡,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以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为例,众所周知作为一种热值极高的燃料,氢气需要在低温或者高压条件下储存、运输,然而这样不但成本高,还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事故,后果特别严重。

正是基于这些挑战,虽然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高效、续航里程长等优点,但目前主要应用在商用车领域,如公交车、客车、物流车、卡车等,其要想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要走,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发展才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点评3月车圈大事:新能源车忙涨价/发展飞行汽车写入规划纲要

易车原创·车坛神评 每月点评准时2号抵达,2022年3月份汽车圈有哪些热点大事发生呢?

本月的主题比较多样,在油价上涨的同时新能源车企也陆续宣布涨价,车主伤不起?氢能成功转正或迎来春天?飞行汽车将正式上线,科幻大片里空车飞车的场景或将出现,未来更多热点也会在车坛神评栏目中进行展现。

涨涨涨!诸多车企开启新能源车涨价模式

如果说起3月比较火的,就是众多车企组团涨价,当然这样的涨价更多体现在新能源车方面,在油价再创高位,不少用户将目光瞄向新能源车的时候,车企的涨价可谓结结实实泼了一盆冷水。

小鹏汽车宣布了旗下三个在售车系P7、P5和G3i的新售价,相比此前价格根据车系和车型的不同,补贴后售价上调幅度在1.01-3.26万之间不等,其中P7涨价幅度在1.01-3.26万,P5涨价幅度在1.32-1.56万,G3i涨价幅度为1.07-1.43万,价格调整从3月21日零时起生效。

3月23日,理想官方宣布受上游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汽车将会对理想ONE的售价进行调整,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将由目前的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

威马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供应商供货紧张等因素影响,旗下在售车型补贴后售价将上调0.7-2.6万不等,其中,E.5上调0.7-1万,W6上调2万,EX5-Z上调1.4-2.6万,价格调整3月28日零时起生效。

比亚迪官方获悉,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具体来看DM-i车型上涨3000元,纯电动车型上涨6000元。价格调整3月16日零时起生效。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宝骏对旗下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宏光MINIEV调价后,指导价3.28-4.98万元。NANOEV调价后,指导价5.68-6.68万元。KiWi EV调价后,指导价7.78-8.68万元,自3月24日零时起实行。

长城欧拉对2022款欧拉好猫和好猫GT进行价格调整,补贴后综合指导价上涨6000-7000元不等。根据官方的解释,调价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3月23日零时生效。

自3月1日以来,除上述品牌外,上汽荣威、广汽埃安、奇瑞新能源、哪吒、岚图等多家车企都宣布对旗下新能源汽车进行涨价。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车企纷纷宣布涨价除了芯片短缺等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原材料上涨,在供给端因资源短缺行业整体开工率仍不足五成,同时国内盐湖由于受天气制约,产量增量较少,供给吃紧。此外高镍需求有望环比增长,采购需求不减,供需缺口有所放大,无论是锂价还是镍价都会保持高位甚至持续上涨,当然不排除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情况。

此外目前动力电池企业居于强势,与车企签订采购合约由1年1签改为1季度1签,因此受到原材料涨价波及的动力电池价格上涨也会非常明显,给车企带来非常大压力,只能去消费端涨价来减轻这种压力。

成功转正 氢能进入国家能源体系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此外中长期规划还提出了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以及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然,在氢能产业成功转正之前,该领域就已经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诸多车企乃至供应商都纷纷涉足氢能产业,除了我们此前已经熟知的丰田Mirai、现代Nexo外,氢能源车型成为北京冰雪盛事的官方车辆,现代在去年的氢之日展示了全新氢燃料电池车Vision FK,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以及氢能愿景等诸多方向。

去年11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新氢燃料电动试制车亮相,新车系统最大功率可达140kW,最高时速可达165km/h。

海马汽车建设完成水制氢与高压加氢一体化实验装置项目已建设完成,标志其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高纯度氢气制备与70MPa高压氢气加注能力。

地方政府早已走到了前面,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知,根据方案北京将全面推进京津冀氢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涵盖冬奥赛时客运服务、港区作业、大宗物资运输等在内的10大应用场景体系。

黑龙江的《黑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开展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安全技术研究,推进氢燃料电池供给体系建设,推动工业副产氢、固体氧化物制氢及电解水制氢等多源互补,统筹推进黑龙江省加氢站布局建设,条件允许城市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业园区等场景开展氢能利用示范运营。

当然,就目前来看,氢能发展仍然长路漫漫,有规划是好的,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仍然不少,目前来看,此前氢能发展的最大阻碍,即其定义为危险品属性的定位将逐步消除,但在制氢、储氢以及加注方面的安全及成本问题都需要考虑,氢能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也要想办法解决,技术层面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循环泵、空气压缩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方面仍需要解决部分难题,从未来符合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等诸多方面着手,但对于氢能发展的前景,无疑更加乐观。

发展飞行汽车写入规划纲要

在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印发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将飞行汽车写进规划纲要,将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这也意味着飞行汽车在国内获得合法地位,在不久的将来将正式上线。

《纲要》提出,要加快载运装备技术升级,强化汽车、民用飞行器、船舶等装备动力传动系统攻关,突破高效率、大推力/大功率发动机关键技术,而在部署新型载运工具研发方面,除了超高速商用飞机研发、超高速列车等持续提上日程以外,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也明确列上大纲。

其实飞行汽车并不能简单地同“飞行+汽车”画上等号,随着科技不断融合,飞行汽车未来想要满足普及,从基本面上说需要满足3点,安全,低价格,低噪音。

就安全性来说,单旋翼的直升机难以满足,如果旋翼损坏结果将不堪设想,其不仅不安全而且噪音极大,非常影响其应用落地和商用发展,同时技术成本的高额付出也转化为了昂贵的产品价格,这对于个人消费者是巨大的负担甚至于天价。

飞行员的素质在未来飞行汽车领域将更加重要,而当进入自动驾驶时代之后,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辅助)在内的智能化技术也将变得愈发突出。

飞行汽车相比于普通汽车和飞机,对于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的依赖性更高,现有基础设置建设完全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未来只有更多建设专用机场、通用机场,以及一些能源补充、紧急维修的站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起飞行汽车的应用。

而除了飞行汽车本身之外,空中秩序,交通法规、产业配套、商业模式、驾驶者门槛、安全问题、政策制定等都是大问题,就目前来说,飞行汽车想要普及仍然是一个长期而遥远,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据知名机构预测,2030年,飞行汽车产业将会有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到2040年,自动驾驶汽车、空中出租车或个人空中交通工具市场规模可能接近1.5万亿美元,这是一块非常诱人的蛋糕,目前已有知名车企进行布局,这块市场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前景,也是我们重点所关注的。

对于飞车产品的未来市场,在目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中有非常广泛的发展空间,其将在新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以及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高端和商务群体的日常出行,在婚庆、文旅、特殊场景等方面也有需求,进一步衍生到大众化立体出行,从这点来说,其推出将变得更加迫切。

飞行与在陆地形式相比,还是有着不少的优势,比如速度更快,飞机是目前最快的民用


与氢气循环泵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