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突然起火事件?
近日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
某停车场内一辆新能源汽车
在充电时突发火灾
并引燃旁边的另一辆汽车
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
两辆停放在充电棚内的新能源汽车
正在猛烈燃烧
车底窜出的明火迅速蔓延
火苗已窜至车库顶部
情况十分紧急
消防警戒组
配合现场民警负责周边警戒工作
灭火组出两支水枪对火势进行打压
防止火势蔓延扩大殃及其他车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扑救
明火基本被扑灭
为确保无复燃的可能
在确认电池无爆炸危险后
消防救援人员协调叉车司机
翻覆两辆着火车辆
切断蓄电池线路
并持续浇水冷却
确保险情彻底排除
所幸,此次火灾无人员被困
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阿消提示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
相关火灾事故也不断增多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共接报新能源汽车火灾640起
同比上升32%
高于交通工具火灾的平均增幅
阿消在这里提醒车主
增强安全意识,做好日常防范
上下滑动图片一起了解
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正确姿势
如遇到起火且火势较大
应快速远离车辆
并及时拨打119报警求助
-END-
2、保时捷电动车车祸起火,车主无法脱困身亡!这到底是咋回事?
保时捷电动车车祸起火,但是电动车车门无法打开,车主无法脱困导致身亡。
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很多人都逐渐的将自己的燃油车放弃转向购买新能源汽车,虽然说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它更新换代的速度却非常的快,特别是在电池性能方面。但是当新能源汽车发生交通意外事故时,车门无法从外部打开,这样的事情还是第1次听说。
保时捷电动车车祸起火,车门无法打开。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我们了解到,2022年9月5日在江苏苏州的道路上,有一辆保时捷新能源电动车由于碰撞,突然燃起大火。相关视频中可以看出火势非常的大,但是一直不见车主出来,路过的群众想从外面打开车门进行营救,车门一直打不开,而车内的驾驶人员也无法从内部打开车门,因此最后车内的人员都被活活烧死。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根据网友介绍发生车祸的车主是他的朋友,年龄只有30多岁,而且留下了一个9岁的女儿,目前对于这件事情各方面都没有详细的说明,由于车主死亡根本无法调查,是否存在酒驾,是否存在违反交通规则的驾驶。很多网友猜测,可能是电动车受到碰撞之后起火而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电路系统自动识别到意外事故,或者是线路短路,将所有的车门锁住,因此才造成无法打开车门的后果。
关于此事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新能源电动车发生碰撞之后,起火的事故发生了许多,主要是因为电池存在很大的问题,希望通过类似事件之后,相关的厂家能够对于电池进行重新的更新换代,进一步的提高安全性能。
3、新能源汽车起火怎么办?
首先,第1步,我们在报警时需要告知汽车的品牌和型号。当新能源汽车一旦遭遇着火的情况,此时,我们在报警时一定要告知起火汽车的品牌和信号,帮助救援人员能够快速了解该车的动力电池的型号和容量,以及车辆最高电压和高压线的走向,及时了解情况,避免发生错误。
第2步,新能源汽车起火后,需要我们立即切断电源,当新能源刚刚起火的时候,在能够断电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立马切断电源,并且将车钥匙装入信号屏蔽袋,并将带子带到距离汽车10米左右的地方。
第3步,当新能源汽车起火后,我们一定要注意防高温、毒气的侵袭,新能源汽车很容易起火,此时不仅要保护高电压,同时还要注意起火后的温度。燃油车起火后,燃烧温度大约只有500℃,但是动力电池起火,温度最高可达到1000℃。并且动力电池燃烧将会产生大量毒气,比如氟化氢、氰化氢等。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一定要防高温和毒气。第4步,当动力电池着火之后,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水而去灭火。其实对于许多人来说,一定听说过,电路着火并不能用水,但是动力电池是个例外。动力电池灭火不是不用水,而是要用更多的水。新能源汽车的应急手册当中,都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火势较小,没有蔓延到动力电池仓时,我们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而当火势过大时,需要用更多的水,因为动力电池在火灾中会发生弯曲、变形、损坏,如果水量太少,有毒气体就会大量渗出,此时也得注意现场可能引发的漏电情况,所以要尽量远离车身。
第5步,密切观察电池的情况,动力电池起火之后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很难被扑灭。现在的动力电池都是锂电池,着火后需要24小时才能扑灭,冒烟表示电池内部仍处于高温状态且极易死灰复燃,所以必须密切观察电池状况。
4、近日国内关于新能源车自燃的消息此起彼伏,新能源汽车还安全吗?
近日国内关于新能源车自燃的消息此起彼伏,新能源汽车还安全,它产生起火和着火的几率并不是非常高,仅仅类似事故发生被一些人变有走心的蹭热点,导致了成千上万顾客的关心,实际上燃油车也会出现起火和火灾事故,但是却没有人来蹭热点,所以才受重视,很多人都认为新能源汽车产生起火火灾事故的几率比燃油车高些,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假如驾驶人员实际操作不上,或者让车辆出现了很严重的撞击,都可能造成新能源车发生火灾事故,产生点燃导致较为严重后果,再有就是天气炎热,司机在车里放一些易燃易爆品,也很容易让物件在车里着火,造成整辆车都被引燃。但是这些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和车自身的品质不相干。汽柴油车子日常使用中,续航里程耗费尽管比较高,但汽柴油耗光续航力情况下,则是比较简单,只需寻找最近加油站,耗费数分钟时长,就能充斥着驱动力,再次上路行驶。
新能源车辆一般来说,比较适合在城市里内应用。一旦电磁能耗光,填补电力能源即将花费大量时长。以前就会有网友调侃,好朋友开汽油车,已经到家几小时,自己还在收费站充电桩,爱给车充电等候交通出行。假如可以提升续航,或是迅速拆换新能源车辆充电电池,就可以解决续航力这一薄弱点,让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加宽广销售市场,越来越受司乘人员亲睐。
新能源车辆,依赖于充电电池增加动力,充电电池拥有较高电压,也是有着比较复杂路线。这样一个前提下,天气炎热中应用,就有可能出现车辆自燃状况。同样条件下,汽柴油车自燃几率,要比电瓶车更低一些。车辆自燃前提下,如果车里有司乘人员,可能严重危害到他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新能源汽车火灾原因是什么?
前段时间,上海一辆特斯拉自燃起火事件再一次把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安全问题拉回视线,新能源汽车近几年起火事件并不在少数,也可以说一直不断。但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6、工信部官员如何看新能源骗补?
距离新能源骗补风波的爆发已经过去了近两年,如今的新能源市场似乎已经回归了平静。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再次提及新能源骗补问题。
他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确实也出现了少量企业钻政策的空子进行骗补,我们在去年已经对五家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查处并处理。同时,我们已经修改完善了补贴政策规定。”
对于新能源市场目前整体的发展情况,苗圩表示:“骗补毕竟是少部分企业非法的行为,大部分企业还是好的。”
会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表示:“骗补这个事过去了,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个事已经解决掉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目前极少有新能源骗补的问题出现,中国新能源市场可以说已经走出了骗补的风波。”
而在两年前,当新能源行业的骗补行为被曝光之时,业内人士谈及此事的语气并没有这么轻松。
2016年初,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就曾公开表示:“高达7万辆的‘数据黑洞’背后,很可能是车企假售之后将电池拆分倒卖获利的骗补行为。”
在骗补一事刚刚初显苗头的的时候,包括行业专家都表现出一股不安的情绪。“出现骗补,这是政策制定之初始料未及的。”在2016年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
而对于骗补一事,从一开始苗圩便表明了强硬打压的态度。“不管有多少辆,发现一起绝对要处置一起。这些企业不像别的,它跑不了,国家财政的补贴也没有全部到位,没补的这些钱一定扣下来不给它,已经补的这些钱一定要扣回来,并且还要依法进行处置,直至取消这些企业的资质。”2016年3月21日,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称。
果然,在国务院牵头调查下,经过9个月的摸底大调查,9月8日,涉嫌新能源骗补企业的名单终于浮出水面。其中,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这5家企业在列,骗补总金额已经超过10亿元。
有消息表示,除了被“点名通报”的这5家企业外,还有其他15家企业也涉嫌骗补但尚未公布。据悉,吉利、力帆、天津比亚迪、江淮、日产、宇通、中通等主流汽车企业也在被查处名单当中。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车辆闲置方面也是触目惊心,关联方闲置涉及33家车企,共30414辆,涉及补贴金额达到16.96亿元。
骗补名单的出炉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新能源领域甚至汽车产业都处在了风雨飘摇的危机时刻。新能源汽车还要不要发展?政府当如何救场?新能源行业的下一步又将如何发展?
财政部经建司宋秋玲在2016年8月21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表示:“新能源补贴会持续,但要进行调整”。
在政府追查骗补企业近一年时间后,新能源市场补贴新政终于在2016年12月30日正式出炉,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该补贴政策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相比于原本的补贴政策,2016年12月30日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新政在整车能耗、续驶里程、电池性能、安全要求等方面提高了准入门槛;设置了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细化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方案,补贴标准按电池电量分档累退。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设立了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加强新能源产业的监督检查;对涉及骗补的企业以及协同骗补的人员进行法律追责。
“对于出现的个别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铤而走险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资金,去年我们对这些企业已经依法进行了处罚。”2月17日,苗圩在新闻通气会之中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跟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一起来研究调整补贴的政策,提高企业和产品进入的门槛,完善补贴资金的申报程序,同时加强对新能源汽车销售使用环节的在线监管,用这些办法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举行之前,苗圩对再次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明确表态:“对骗补行为零容忍,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决心坚定不移。”
正当新的补贴措施逐步推进,新能源市场逐渐走稳的时候,蟹岛的一把大火又将新能源骗补问题“抬上了桌面”。
5月1日,北京朝阳区东苇路蟹岛度假村停车场上目测有80辆左右的新能源电动大巴突然起火。由于这是自2009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以来国内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火灾事故,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官方表示火灾发生前后,蟹岛西侧桩群没有车辆充电行为,而后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也给出初步解释称堆积的杨柳絮快速燃烧波及停车场。
不过由于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件时有发生,舆论还是将其与骗补一事联系起来,认为火灾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为了拿到新能源补贴而忽视了电池质量,导致此次火灾的发生。此事在舆论发酵后便没了下文。
而新能源终端销售市场似乎并没有受到蟹岛火灾事件的影响。进入第三季度,随着补贴退坡对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减弱,新能源市场的产销增速有所提升,有逐渐走出骗补阴影的势头。
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17年前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42.4万辆和39.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0.2%和37.7%。
“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又恢复到正常发展的阶段,1-9月份累计产销量比去年同期都增长了30%以上,现在我们月产销规模接近8万辆,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我们估计今年到年底有可能还会比去年大概有30%左右的产销量增长幅度。”苗圩表示。
两年时间过去,新能源骗补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词汇了吗?骗补在未来究竟是否会杜绝?
随着四部委在新能源骗补问题上毫不姑息地“严打”以及后续补救措施的不断推出,在苗圩看来,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趋近理性。
“9月28日,我们刚刚公布了双积分管理办法,这就是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下一步,我们还要密切关注这个产业的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扶持这个产业发展。”苗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