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数据发布:续驶里程仍是新能源汽车用户关注的焦点
<
2、“刀片电池”已出鞘,世间再无自燃电动车
近日,比亚迪线上发布了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该电池与其他动力电池相比,在安全性、使用寿命及续航里程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厂家,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拥有100%的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此次“刀片电池”的诞生,不但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方面的痛点,还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刀”从何来?
“刀片电池”?大家肯定会被这个名字所吸引,这其实和“刀片电池”的设计结构有很大关系。
传统电池先将电池组成电池“模组”,在这一过程中除了电池还需要电池“模组”的结构件,而其中的电池空间利用率只有80%,然后将“模组”排列在托盘上组成电池包,但模组之间需要许多横纵梁保证其强度,这将导致“模组”在电池包中的空间利用率只有50%,两个步骤下来,整个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仅为40%,造成相当大的浪费。
而“刀片电池”将电池拉长做成刀片的结构,跳过“模组”,电池自己充当结构件,大幅提高体积利用率,整体空间利用率达到60%,比传统有“模组”的电池包提升50%以上,并且在续航里程方面与高能量三元锂电池水平相当。
无畏“针刺”
在全球三元锂电池浪潮的冲击下,比亚迪为何一直坚守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并进行创新?这就不得不说比亚迪坚守电池的第一使用原则——安全,比亚迪在全球已累计交付75万台新能源汽车以及超过1GWh的储能电池,15年来做到了零安全事故。
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在耐高温方面相对较弱,在2019年8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报告中提到2019年5月到7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了新能源安全事故79起,从动力电池种类来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充分的数据已说明,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锂铁电池的安全性更高。
“针刺穿透测试”是指用钢针将动力电池电芯刺穿,造成电芯内部大面积短路。据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透露,“针刺穿透测试”在之前国家检测电池安全标准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因为三元锂电池很多次不能通过,国家标准里就把它拿掉了,足见其对电池电芯安全性的严苛程度。
比亚迪将三元锂电池、传统磷酸铁铝电池及“刀片电池”放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做了“针刺穿透测试”,其中三元锂电池在被针刺瞬间,表面温度达到500度,并发生剧烈燃烧,把电池表面的鸡蛋炸飞;传统块状磷酸铁锂电池在被刺穿后,表面温度达到200-400度,无明火,有烟,电池表面的鸡蛋被高温烤糊;“刀片电池”在被穿透后,电池表面温度仅30-60度,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鸡蛋完好无损。这一结果足以证明“刀片电池”的安全性无人能敌。
本次直播,比亚迪不仅公布了针刺试验结果,还有常规的挤压、炉温和过充测试,其中在挤压测试中,电池在受到极限碰撞挤压变形后,并不起火,仅仅冒烟;在炉温测试中,电池从常温加热到300度,电池也不会爆炸;在模拟三级保护失效的情况下,电池连续过充到260%,依旧无起火无爆炸。
“王朝”旗舰
据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透露,“刀片电池”将搭载在今年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EV身上,作为比亚迪“王朝家族”的旗舰级轿车,比亚迪汉EV定位C级车,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3.9秒,堪比跑车的性能。整车设计由国际汽车设计大师艾格操刀,从目前曝光的官图来看,颜值的确不逊色于任何同级对手。
总结:
想必大家对去年夏天被频繁曝光的纯电动车自燃事故还记忆犹新,纯电动车不安全的传言开始弥漫整个新能源市场,这其实是整个行业错误的追求高续航三元锂电池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而比亚迪以安全为第一研发原则,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缺点,开发出更安全、长寿命、足续航的“刀片电池”,并且这个技术全球共享,目前已有多家世界级车企在和比亚迪洽谈合作,正如王传福先生提到的,“刀片电池”将引领全球动力电池重回正道,将“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小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让“自燃”成为历史:比亚迪的一小步,电动汽车的一大步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成熟,以及以往鼓励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补贴政策即将退出,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种种迹象表明,三元锂电池尽管仍是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但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潮趋势正铺面而来。
主机厂中,大众汽车计划收购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要业务的国轩高科的股权、特斯拉将采用无钴电池(磷酸铁锂是选项之一);电池供应商方面,宁德时代推出CTP电池技术,有些品牌的纯电动车即将搭载由磷酸铁锂电芯集成的CTP电池包。在产品方面,包括奇瑞新能源、长城欧拉、新宝骏等品牌将推出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动车。
显然,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潮在所难免。3月29日,比亚迪发布了业界期待已久的“刀片电池”,并获得行业顶级专家的认可。“刀片电池”特殊的设计和结构能让磷酸铁锂电池进一步扬长避短,为比亚迪重塑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增添砝码。作为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比亚迪借“刀片电池”正式拉开了反攻的序幕。
“刀片电池”捍卫安全底线
相比三元锂电池来说,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正极的“刀片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性能。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放出豪言——“刀片电池”将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尽管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也出现过自燃,但比例远远低于三元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19年8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2019年5-7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了79起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已查明原因的着火事故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而其中86%的事故车辆使用的是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
从动力电池不同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来看,磷酸铁锂材料的热稳定性优于三元锂材料,因此引发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较小,热失控是导致动力电池燃烧、爆炸继而引发整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而“刀片电池”特殊的形状和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比亚迪现场展示的一段“针刺实验”的视频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针刺测试”是业界公认的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检测项目,模拟的是电池被贯穿导致内短路这种极度危险情况下的整车安全。视频显示,在同样测试条件下,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温升,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剧烈爆燃;传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无明火、有烟,表面温度达到200℃-400℃;“刀片电池”在被钢针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温度只有30℃-60℃左右。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能源汽车领域顶级专家欧阳明高表示,“刀片电池”散热面积大(单个电芯最长达到2.5m,也更薄),短路的回路比较长,产热能力会相对下降。在产热下降同时散热面积大,所以在“针刺实验”中表现优异。
除了“针刺测试”以外,在挤压测试中,刀片电池发生形变后也相对稳定,即使断裂后仍没有起火。在炉温测试中,将“刀片电池”从常温加热到300度时仍没有起火。在过充测试中,“刀片电池”过充260%后也没有起火。
不过,对于“刀片电池”的安全问题,行业内也有疑问,比如电芯又长又薄,强度可能不够,从而增加单个电芯和整个电池包的形变风险。
对此,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表示,“刀片电池”包拥有超级强度。每一片“刀片电池”都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体,每片电池都是一个结构件。传统电池包内部有4-5根梁,而“刀片电池”包里面的100个电池就相当于100个梁,再加上电池堆上下两面粘贴了两块高强度的蜂窝铝板,进一步增加了电池包的强度。
兼顾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
除了高安全性能以外,“刀片电池”也弥补了传统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足的短板,尤其是体积比能量密度,已经接近811三元锂电池的水平。
传统的电池包构成是先将电芯组成模组,再将模组排布在托盘上,通过一些结构件固定和连接,最终组成电池包。模组内部也有结构件,电池空间利用率只有80%。从模组到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只有50%,总体来说整个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只有40%。
对于“刀片电池”包来说,每一片电池都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相当于电池包内部的梁,解决了固定问题和结构问题,电池包空间利用率达到60%,空间利用率提升了50%。
由于空间利用率提升,相同体积的“刀片电池”包内可以布置更多容量的电芯,从而增加电动汽车的载电量,提高车辆续航里程。以比亚迪汉EV为例,单次充电后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已经与目前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上限不相上下。
另外,“刀片电池”拥有超长循环寿命,循环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3000次以上,相当于超过12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
“刀片电池”能夺回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吗?
欧阳明高认为,“刀片电池”在安全性、体积比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都有优势。那么,“刀片电池”能够逆转目前三元锂电池主导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吗?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车量为56.9 GWh,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分别占58.1%和39%。2019年,三元锂电池的市场份额提升至65.2%,磷酸铁锂电池降至32.5%。
2020年1-2月,三元锂电池装车量进一步提升至72.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则降至27.4%。
虽然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但事情正在起变化。从产量来看,今年1-2月中国动力电池总产量为1.7GWh,其中,三元锂电池产量0.8GWh,占比47.9%;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0.9GWh,占比51.6%。后者产量已经超过前者。
EV世纪认为,过去两年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之所以连续下滑主要是因为补贴政策以电池能量密度为主要标准,不断推高能量密度占优势的三元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另外,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搭载商用车,市场空间较小。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主要配套A级以下的小型或者微型车,而这两个级别车型的市场也处于萎缩状态。
而随着“刀片电池”的诞生,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整车续航短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不仅是小微型纯电动车,即使是更加主流的A级轿车或者紧凑型SUV等车型,甚至是比亚迪汉EV这样的C级车搭载“刀片电池”后续航里程也能满足用户需求。再加上高安全性能和成本优势,“刀片电池”完全可以从三元锂电池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重塑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总结:
王传福认为,过去几年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切实际的追求,带偏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新能源乘用车安全口碑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刀片电池”要将动力电池发展引回正道。这一点直击电动汽车安全这个用户最大的痛点。
从技术特点和优势来看,“刀片电池”毫无疑问对其他汽车厂家具有吸引力。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比亚迪动力电池已经获得东风、丰田、奔驰等外部客户,不久前获得了初创电动汽车公司——理想汽车的订单。
而弗迪电池等5家新成立不久的弗迪公司将拥有更多自主权,从而加速推动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的独立。据了解,弗迪电池重庆工厂年产能将达到20GWh。
在3月29日的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表示“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可见“刀片电池”的受欢迎程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愈发成熟,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并且对安全的追求一如既往的背景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刀片电池”会有一席之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19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全年或现负增长
没有想像中的金九银十,可能也不会迎来往年显著的翘尾效应,数年来涨势迅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19年甚至有负增长之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增幅仅有3.6%和1.3%。而11月的销量还有没超过10万辆,同比跌幅超过四成,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如果12月仍然不能止住颓势,全年销量负增长几成定局。7月份成为一道分水岭。2019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依旧保持快速增长,6月份销量涨幅甚至一度超过80%。7月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同比降幅逐步扩大,从3.8%、21.7%、34.8%到10月份已呈腰斩之势,达到46.0%,11月份才略微收窄(见图表1、2)。从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销量几乎一路走高,即便是近几年国内汽车行业进入微增长时代,到2018年甚至迎来了当时28年来的首度新车销量下滑,新能源汽车也一直是相对低迷的整体车市中的一抹亮色。它为何会在2019年出现前所未有的“五连降”?当前的市场形势是在哪些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市场格局正发生怎样的变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
“坚持一下,抓紧吧,下半年怕是没这样的日子了。”在2019年年中时,记者采访到一名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4S店的负责人,他连续忙了数日,指着电脑上的一堆信息表对记者说,“这些、还有这些车,都是这几天处理完的,这是已经卖出去的。”之后忙不过来便不再多言。而到年底,当记者再次来到这家店,店内没有顾客,记者被告知这位负责人已经离职,而店内仅有工作人员,看起来似乎也没有年底的忙碌状态,“今年差不多就这样了,我们也不打算再进车了。”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先“火”后“冰”,进入下半年以后的“五连降”已经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这家4S店的表现仅仅是一个不全面的缩影。
“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核心原因是受市场化脱钩的影响,导致整个市场需求处于疲软状态。”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当前这种下行状态对我们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我们之前对补贴下降带来如此严重的影响估计不足,认为下滑只是出现一下就结束了。
具体分析来看,当前新能源车市的这种局面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形成的。
第一是多个政策效力的叠加影响。
1.头号政策因素当属国家补贴退坡幅度之大前所未有,而地方则转为补贴基础设施。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曾判断,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不到2018年水平。过去的五年在政策驱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单边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而随着补贴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波动式发展阶段。
2019年3月26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从总体上看,2019年补贴新政在2018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退坡力度,主要车型的平均退坡幅度在50%左右,并取消了地方对销售车辆的补贴,改为补贴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例如,纯电动乘用车按续驶里程的分档补贴由2018年的五档简化为两档,整体退坡幅度平均为50%,且对续航低于250公里的车型不再给与补贴。新能源客车的补贴上限也降幅过半,退坡幅度最大的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从2100/kW·h降至900kW·h。新能源专用车补贴更是在2018年降幅达4成的情况下,2019年的退坡幅度仍达到46%-59%。
此外,2019年补贴退坡虽然也为企业留出了过渡时间,但由2018年的4个月已经缩短至3个月,以3月25日和6月25日两个截点将全年的补贴标准截为三段,一款纯电动乘用车享受的补贴额度在第一个截点前后相差3万元不等,在第二个截点前后又相差2万元左右。
因此,为抓住过渡期最后的政策红利,众多车企开始疯狂打折促销清库存,而许多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在短短两三个月里集中提前释放,共同推动了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猛增八成,也给下半年的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曾表示,虽然很多车企表态在补贴新政落地后,不会让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但事实上在新政实施后,不少车型落地价格提升,导致很多潜在购买者持币观望。补贴新政的发布也让购买门槛有所提高。
按照之前国家规划好的排放标准升级时间表,从2019年7月1日起,国内开始正式实施国家第六阶段排放新规,即从7月1日开始,国五排放标准的新车停止上牌登记。有些城市甚至采取了提前实施的措施。
但一份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19年4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经销商新车销售几乎无利润可言,而库存预警又连续17个月居高不下,其中“国五”车型压库严重。对于经销商而言,大幅降价促销成为快速清理库存车的必然选择,市场上在5、6月份甚至出现“买一辆送一辆”的打折法。
这种降价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不少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即从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转向购买超低价格的国五传统燃油车。而有的消费者面对这种情形更加迷茫,继续观望。
“新能源汽车其实也受国六标准的制约,很多企业受到国六标准的冲击,导致传统产品跟不上,老产品又必须清库,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崔东树认为,国六标准的实施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清退的过程,一些合资企业特别是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受到严重影响。插电式混动车型在10月份出现同比下降44%的情况,也是受到这一政策的后续影响。
3.第三个政策因素则与正在实施的“双积分”政策相关。一些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正在实施的“双积分”政策没有发挥预期的巨大“威力”。
发布于2017年9月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政策),被业内视为补贴退出后鼓励车企继续生产新能源车的接档政策,意在通过积分交易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该政策对年产量或进口量达到3万辆以上的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徐长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未来如何波动式发展,取决于双积分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如果不严格执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将充满疑问。
从目前来看,虽然“双积分”政策的促进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无论是当前表现出来的积分交易价格,还是在倒逼车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投入、推动扩张市场份额的力度上,业内一些专家都认为略显不足。2018年,新能源汽车双积分交易金额超7亿元人民币,每分仅850元,预计2019年年末将上升到2000元以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明确指出:“现在的‘双积分’政策效率是不高的,应该研究调整‘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方案,通过‘双积分’政策来保障实现电动车占比逐年上升的目标。”
2019年是“双积分”政策实施的元年,工信部已经两度调整,并拿出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双积分”政策还在调整完善之中。据了解,本次修改意在引导节能汽车的多元化发展,给车企的新能源积分考核和来源要求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以求对行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第二,从消费市场来看,2019年主要有三重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
1.近年来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已经影响了整个国内汽车市场。
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对汽车等行业而言,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就是国内消费受到了严重挤压,居民的家庭资产负债出现严重问题,打击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在购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叠加影响下,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难以像往年一样独善其身。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市场研究部部长赵新智也分析认为,因为很多家庭是第二辆车用户,随着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下降,导致购买力不足。
2.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起火等安全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显示,从5月到8月,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在已查明起火原因的车辆中,41%的车辆处于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于静止状态、19%的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事故车辆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占比达86%。
近三年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持续提升对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的要求,一年一个台阶快速升级。为了达到补贴的标准,车企多采取高能量密度电池,但验证工作严重不足。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续航里程已有大幅提高,但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已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车。另据了解,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车辆占比近两成。
3.目前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型的保值率状况堪忧,而保值率恰恰是消费者购车时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中国汽车金融暨保值率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多数目前在市场上热卖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1年的保值率就已经低于50%,续航能力在300公里以下的更是仅有两、三成。即便是表现最好的特斯拉MODEL X,1年保值率仅为67.46%,其次分别为特斯拉MODEL S与蔚来ES8,它们的保值率分别是65.32%与51.28%。
“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下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残值率低,而且还需要专业人士对其动力电池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定价。即便是电池使用状况还可以,但是二手车买家不认账,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也提不起来。”崔东树表示,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销商不好出手,回收的时候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车主不接受便会私下交易,对二手车市场和新能源二手车的流通都十分不利。
以上三点因素,加上政策的变动及不确定性,让更多消费者暂停购买计划,处于观察和观望状态。
第三,从供给端看,一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动力转弱,减少了对市场的产品供应。
国内一家整车厂销售负责人甚至表示,“从单车成本而言,目前是卖一辆亏一辆,有的已经暂时停卖了。”在2019年3月25日之前,有的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可拿到7.5万元,到6月26日前已经降到4.5万元,之后继续降到2.5万元。崔东树分析指出,这个调整期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是难以承受的,也导致了现在艰难的困局。
据赵新智透露,相对于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退坡幅度达60%-80%。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因此必须对低价车限产、提价。
市场格局演变:传统自主车企份额跌破9成
历经数年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打破原来的局面,各参与方、各种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力量对比也正在变化之中。
在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的较量中,传统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优势正受到冲击。
“2019年可能是近年来传统自主品牌车型占比首次低于90%的一年。”近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2019年会长、中海同创集团董事长李金勇在2019中国车商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国内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已经逐渐进入市场,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占比达到9%,也逐步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
从2010年到2015年之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几乎是传统自主车企的天下。但从2016年开始,跨国车企巨头明显加快了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向中国市场投放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规划力度也明显加大。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主任、总工程师黄永和观察到,从2013年到2015年,虽然很多合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都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但车型上市还比较少。但从2018年开始,在市场上的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明显增多。2019年1-10月,合资品牌产品占比已经超过了10%。他担忧的是,根据市场调查,在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的意识中,已经把特斯拉和BBA并列为豪车品牌了,这可能会影响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针对年轻一代的细分市场。“应该对我们的市场冲击比较大。”
从各类细分市场看,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到2019年11月已经同比下滑超过40%。而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中,A0和A00级车型的下滑尤其明显。
这两款车型一直是近年来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主力。在2017年,A0和A00级车型总销量一度占据纯电动乘用车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到了2018年开始收缩,特别是A00级产品的市场份额少了接近20个百分点。2019年,A00级车型的市场占有率降幅扩大,目前仅占不到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A级纯电动乘用车的占比明显提升,已占据当前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半壁江山。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种市场格局的演变正是近三年国家补贴政策不断调整的结果。崔东树指出,另一个因素是一批分时租赁企业倒下,其产品被大量退租并流向市场,大量低价处理。A00级电动车一直是分时租赁场景的主要运营车辆,“因此A00级车增长压力巨大,市场表现低迷。”
进口车、出行市场承包年度亮点
尽管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下滑,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仍然不乏亮点。
第一是新能源车型进口量增长迅猛,成为进口车市场的亮点。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新能源汽车总进口量约4.9万辆,同比增长191.7%。其中,特斯拉总进口量约3.33万辆,同比增长了184.1%,成为进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品牌。
第二是出行市场特别是出租车、网约车市场,但这种市场表现是否可以称之为亮点,业内争议不小。
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曾在2019年广州车展上透露,2019年1-9月,全国卖给私人用户的电动车仅十余万辆,其余的70多万辆全部投放给B端的出行市场。不少行业人士在看到这一信息后纷纷表达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质疑与担忧,他们认为,这没有反映出私人用户的真实需求,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更加悲观。而1-10月的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则显示,过半数纯电动乘用车是营运车辆及由单位购买的非营运车辆。
出行市场特别是网约车、出租车已经成为消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主要渠道。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失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亮点。崔东树透露,目前纳入监控范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201万辆左右,其中出租车、网约车、公务租赁用车占47%,而私人用车占了53%。
从运营的里程来看,用于网约车、出租车的车辆的运营里程占60%、55%左右。“网约车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10%以上,出租车则达到了6%左右,主要车型包括北汽EU系列、帝豪EV系列、比亚迪e5、e6等,网约车、出租车是新能源汽车真正推广的活名片。”
因此,崔东树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主要卖给了出行公司应当是一个亮点而非问题。因为这恰好说明出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特别是运营用户对其认可,电耗比油耗更有优势,如果网约车运营而没有达到合理的经营情况,用户是绝对不会愿意使用的。这本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亮点。
当前,新加入的网约车必须是纯电动车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在司机收入方面,新能源网约车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占据优势。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市场的大量使用应当被视为到目前为止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专家观点: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预判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会有大幅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
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可能会因为多重因素出现翘尾迹象,但是即便出现年末的销量小幅上扬,也无法直接带动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提升。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出现的“五连降”会让政府、车企、消费者等多方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政府会推出更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销量提升的政策,车企也将根据市场调整生产节奏与产品布局,而消费者也将更为理性。因此,进入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会有太大提升,仍将会处于一个调整期。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出现26%的正向增长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
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按照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的目标,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以上。按照2019年近130万辆的销量计算,2020年到2025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这个目标对企业的引领作用很大,会推动企业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
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0万-200万辆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2019年会长李金勇
2020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起步年。未来B端市场将继续坚挺,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成为必然趋势。限购城市市场有望出现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北京增加4万-10万辆)。未来随着积分价值提升,电池成本下降,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将回暖,非限购城市销量增加。随着特斯拉国产、部分造车新势力车型上市,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用户扩大,预计增加10万辆以上。2020年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后的盛宴,最后一个年尾效应显现,有望增加20万辆销量。
2020年仍是调整期,实现微增长
北汽集团营销业务委员会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中心市场研究部部长赵新智
2019年和2020年是市场的调整期,预计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110万辆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80万辆。明年有望微增长,纯电动汽车约有6%的增幅增加到85万辆。未来市场会进入一个增长期,2021—2023年增速约为17%-20%。到2023年以后预计可达200万辆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五菱宏光首次拿下全球电动车型销冠,凭借的是什么?
新晋“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拿下了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全球电动车销量研究机构EV Sales 3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份全球电动车型销量排行榜中,五菱宏光MINI EV以3.7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一。
过去几年,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对电动车的电池指标、续航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了A00级市场份额下滑。而且,比亚迪、北汽等多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在过去占据主要市场,但这一市场的购车用户B端的出行公司以及网约车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真正进入私人市场的电动车比例极小。目前,随着新能源车汽车逐步市场化,低端市场开始步入需求导向市场。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等多家机构2020年底联合发布的《中国小型纯电动乘用车出行大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目前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平均市场份额占比达40%左右,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新能源乘用车总体僵尸车率为14%(僵尸车是指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行驶的车辆),而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主流车企僵尸车率仅为2.8%。
上述报告指出,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以价格的优势、“代步车”的市场定位、不限行/牌等优待政策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小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已经脱离了政策的支撑。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中,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车不再享受国家补贴。而无论是五菱宏光MINI还是欧拉的精品小车主要增量市场都在非限购城市和地区。分区域来看,低线城市仍是小型纯电动车的重点突破市场。2016年以来,小型纯电动乘用车主销城市从一线、二线城市逐渐向六线城市过渡,山东、广西、河南是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主要分布省份。业内认为,相对于城市,下沉市场的居住环境以及使用场景更适合小型电动车。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在小型电动车领域加快了步伐。不过,并非所有车企都会在该领域进行布局。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这一车型极具性价比,但不符合大众汽车的核心品牌定位,目前不会推出这类车型。从汽车厂商的角度来说,不得不考虑到双积分的要求,燃油车型要达到双积分合规,需要有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某些新能源车型价格上很难有利润,但能为双积分做贡献,所以这一级别的车型有它存在的意义。”
6、新能源车为何频频失火 这两个“争论”或是终极答案
随着气温回升,近期电动车起火、自燃又开始频繁发生。5月8日,东莞市一处小桔充电站发生火灾事故,烧毁4辆电动车。近日,东莞市要求全市48家小桔充电站全部停业整顿。
发生事故的充电站,位于东莞市塘厦镇田心社区木莲路41号。当天下午14时约23分,一辆郑州日产新能源(帅客EV)突然冒出火苗,同时,大火还将旁边一同充电的多车引燃,造成数辆车被烧成车架而报废。
对于电动车充电自燃一事,小桔充电方面表示,“目前当地消防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我们非常重视此事,已派专门工作组前往现场。”
然而这已经不是今年夏天第一起电动车自燃情况了。5月4日,浙江杭州,一辆新能源车发生自燃,现场浓烟弥漫。消防员将火扑灭后,车被烧得只剩一个空壳;5月8日上午,一辆理想one在湖南长沙街头自燃,在将这家车企的产品推至风口浪尖。
虽然目前这三起电动汽车失火事件还没有明确的事故原因,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电池问题大概率是新能源汽车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此前,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曾谈到,目前我国汽车每年的燃烧事故率达到万分之3.16,而新能源车的燃烧事故率为万分之0.98。对于涉及安全的事件来说,再小的安全事件,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新能源车安全究竟如何保障?
电池路线之争
电动车实际进入百姓生活不过也就是最近五年的事情。然而纵观这五年之中发生的种种电动车自燃情况,我们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乘用车方面发生的事故,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新能源客车极少发生类似情况。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客车属于大量载人为主的营运车辆,乘客的安全属性比小车要求的更高。另外一个方面,当初在新能源顶层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客车的安全性高标准,因此基本确定了乘用车使用三元锂电池,而客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早年间这两种电池类型优缺点都十分明显,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同样体积续航里程更长,缺点是电池安全性可靠性有待提高。而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稍低,但是安全性非常好,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几乎不会出现驾驶或者充电过程中失火的情况。
当然此后几年,两种类型的电池都有了长足进步,如今三元锂电池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新能源市场。而磷酸铁锂电池依旧只是客车市场大规模使用。
直到最近比亚迪对外发布了刀片电池、宁德时代发布了CTP技术之后,磷酸铁锂这个当初在“天赋”上低人一头的老旧技术,在大幅度解决了电池续航方面的短板之后,爆发出超强的竞争力。
而三元锂电池由于内含“钴”这种材料,在今天这个新能源补贴全面下调的关口,很多新能源车型就养不起“钴奶奶”,车价降不下来,大家就都去买燃油车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买一款带60度电,续航400-500公里的车型,用磷酸铁锂电池,成本3.6万,而用三元锂电池,成本在6 -7.2万元之间,但是你换电池,成本可以“速降”2.4-3.6万元,对一些十几万块钱的电动车来说,半个车的成本都压在三元锂电池上,不是开玩笑的。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开始向特斯拉提供不含“钴”的CPT封装磷酸铁锂电池。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其高端车型上大量装配,未来不排除装备到比亚迪的超级电动大巴上。这样一来,两大新能源巨头似乎就未来的电池路线之争达成了一致,磷酸铁锂小胜一筹。
不过,车企选择电池技术路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会随意切换,三元锂电池王者的地位近期还不会轻易动摇。但是仅就安全性这个角度来说,磷酸铁锂是更适合的选项。
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之争
在2019年8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曾发布过《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报告中显示,从2019年5月至8月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79起安全事故,涉及车辆96辆。
其中,在已经查明起火原因的车辆中,行驶状态的车辆比例为41%,静止状态的车辆比例为40%,充电状态的车辆比例为19%。由此可见,与行驶状态、静止状态相比,充电状态并非大头。
不过若回到本文开篇的事故中,显然车辆是在充电状态下出的问题。这就引出了最近热度比较高的争论,电动车到底是充电好还是换电好。
充电模式,大家都比较了解,所以不多做赘述。关于换电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电动车车主使用换电品牌统一的电池,当电动车没电时,车主无需花费七八个小时为电动车充电,只需在临近的换电柜中扫码换取已充好的电池,短短几秒,电动车“满血复活”。
目前,行业内普遍尝试的换电模式是车电分离,即对电量低的电池包进行更换。而国内换电业务做的最好的是蔚来汽车,截止到5月15日,随着北京海航国兴城蔚来换电站正式投运,蔚来汽车已经在全国建立了127个换电站,覆盖54个城市,其中北京就有10个之多。
让车电分离,可以促进动力电池的长期租赁,或者采取签约的形式加入换电网络,以里程计费方式涵盖电池的使用成本和能源成本。
理论上说,如果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类似于电池银行的形式,由主机厂、电池企业和社会资本出资打造,主机厂只需要销售无电池的车辆即可,由用户自行向电池银行租赁电池。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赋予了用户更多可选择性,用户无需再担忧电池的衰减和后续升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节省了用户购车、用车综合成本。而且换电的过程也几乎百分之百规避了充电失火隐患。
在这新能源汽车企业继续降低成本的当下,显然诱惑力十足。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换电模式之所以还处在理论向实际使用转化,迟迟无法大规模铺开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电池标准化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很难实现,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设计思路,导致了多种电池规格无法进行统一的大批量处理。
只能说蔚来自建的换电站给蔚来旗下的车型换电,如果都是如此,社会资源将得到极大的浪费。而且各家自建换电站耗资巨大,短期内又看不到收益,大量投资无法短期内收回,这就是换电模式推行多年却无法迎来规模发展的根本原因。
好在顶层政策设计层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4月下旬,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通知》对补贴政策做了新一轮的调整和规范,其中一条颇引人注目:2020 年起享受政策补贴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 30 万元),但支持换电的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
国家已经明确了鼓励换电站建设,接下来就是看看哪些厂家能利用这个风口起飞。
百姓评车
如果我们透过事物表面看本质,就会发现,最近频发的新能源车失火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新能源电池的路线之争跟充电和换电的形式之争。不管最后走了哪条路,我们都希望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能够从根儿上得到彻底解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