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亿元收购合康新能 美的下注新能源产业
中国网汽车3月31日讯 记者获悉,日前,美的集团发布《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价格为7.4亿元。
根据上述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美的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公司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了解,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营范围除涵盖高压变频器产品业务外,还包括节能设备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及运营产业、新能源汽车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三大板块。
目前,合康新能在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方面已经布局了以合康动力、合康智能、畅的公司为主的三大公司,其中合康动力负责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系统总成;合康智能负责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畅的公司负责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云平台及APP应用等。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的动力总成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此外,美的集团早在2003年就已经正式进军商用汽车领域,其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及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一度实现了万台客车整车制造能力。2008年因经营不善,美的造车项目中止。美的集团表示,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49年入国军?又一家电巨头豪掷7.4亿元打造“汽车梦”
?前几天,美的集团更是不惜重金,砸下7.4亿收购合康新能,时隔近20年后,再次玩起了跨界造车。然而巧合的是,就在昨日,国常会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政策之下,新能源汽车或也将回暖。如今,全球汽车产业几乎停滞的当下,“砸钱”造车依然危险重重,难道是美的之前造车吃过的亏还不够多?
美的二次进军汽车业
这并不是美的第一次进入汽车领域。在2003年,美的集团就开始进军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随后在2004年到2006年间,美的集团又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并在昆明和长沙建造了全新制造基地。不过,美的的造车之路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戛然而止。2008年因经营不善,美的造车项目中止。最终,比亚迪以6000万的价格正式接手了美的客车长沙基地。
而就在4年前,格力当家人董明珠又打算以130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并募集资金97亿元用于珠海银隆的造车项目,结果却是收购失败。回望其他的跨界造车,一度对外宣称2023年面世的苹果“泰坦计划”,如今也变得扑朔迷离;戴森造车“梦醒”,付出的代价是约20亿英镑。一次次的失败,一个个巨额亏损数字,都在证明一件事情——跨界造车,真的不容易。
然而,家电企业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当前的转型困境有关。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家电行业增速缓慢,渐入下行渠道。以空调行业为例,2019年空调行业整体产量和销量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空调产量为2.19亿台,同比增长6.7%;销售量为2.14亿台,同比仅实现6%的增长。相比之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迅猛,广受关注,于是家电企业将目光瞄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试图能在这一火热市场上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瞄准汽车产业链
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除了在工业变频器和伺服系统方面的优势以外,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上的拓展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但是,美的并未有进一步说明,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布局,将为其带来何种新业务和新模式。
熟悉汽车行业的人应该都知道,造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并不是投几十亿,量产车就出来了。虽然,跨界造车潮在这两年很流行,但是理性来看,造车是一件漫长而又艰难的事情。别的不说,单说品牌的积淀都需要多少年才能够形成?造车新势力,又有几个真正意义上有品牌基础的。更不要说量产车了,而量产车以后的销售,品控各方面问题。所以其实对于美的这样的门外汉来说,造车门槛太高,反而不如抓住机会,从产业链上万亿的大蛋糕中,分食一杯羹。
从这个角度看来,收购合康新能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拥有一席之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康新能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建设等产品及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的相关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事实上,早在2016年,美的集团就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开始将触角伸向汽车互联网。但双方的合作在业内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但是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想在汽车供应链体系中分得一杯羹,造车“门外汉”们都已高调入局,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7.4亿元协议收购合康新能,美的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产业
(文/张钰翊)前有房产大亨恒大砸钱造车,后有家电巨头美的进军新能源。近日,美的集团发布《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价格为7.4亿元。
根据协议,本次交易之后,美的暖通将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美的方面认为,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能够增加美的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合康新能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营范围除涵盖高压变频器产品业务外,还包括节能设备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项目建设及运营产业、新能源汽车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三大板块。
在新能源汽车配套总成方面,合康新能布局了以合康动力、合康智能、畅的公司为主的三大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系统总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云平台及APP应用等多方面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合康新能的动力总成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合作。
事实上,美的涉足汽车领域的时间远比想象得要早。早在2003年,美的集团就开始进军以客车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随后在2004年到2006年间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在昆明和长沙建造制造基地,拥有万台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制造能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上海神州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是国企!
是航天八院 下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的
5、美的7.43亿控股合康新能 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日前,美的集团(000333)发布公告称,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本次收购总价为7.43亿元,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合计控制合康新能 23.73%的表决权。
图片来源:美的集团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合康新能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光伏、风电、高压变频器、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桩产业链运营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制造高压变频器等。当中,在新能源领域,该司已展开全面布局,除了涉及动力总成、电机控制、智能充电桩等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外,还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租赁等领域。
图片来源:合康新能官网
据了解,此次收购合康新能,除了提升现有产品和业务竞争优势外,美的集团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新业务的拓展。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告中指出,“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再涉足“汽车江湖”?
对于美的集团而言,汽车领域本不陌生。据了解,2004~2006年,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汽车企业,成立美的三湘客车公司,并分别在云南昆明和湖南长沙投建了生产基地,一度成为拥有过万产能的客车制造企业。
然好景不长,2008年新组建公司就因运营不佳而宣布停产。当时被爆出的直接原因是,因管理失误,一个沙特的大单在没有收到预付定金的情况下就组织生产,不想后期客户突然撤单,致使公司资金链断裂,并拖欠了不少供应商货款。加之原本销量不佳,停产不得不成为美的集团的最终选择。
鉴于此前教训,美的再涉足汽车领域势必会谨慎不少。而从此次收购信息来看,只能说是美的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信号,暂无法判定其未来是否会在此领域大开旗鼓。
家电“跨界”造车,胜算几何?
在跨界造车这条路上,尽管无数先行者已经“头破血流”,但依然无法阻挡后来者的跃跃欲试。一直以来,家电企业的跨界造车梦从未停止过。
除了美的外,奥克斯亦较早于2004年宣布正式进军汽车业,并推动了SUV原动力和双排座轿卡瑞途的上市。然因品牌效应较低,价格无优势等原因,产品上市后并未得到市场认可,不久之后,奥克斯便黯然退出汽车市场。
而近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不少家电巨头重燃造车希望。
2016年底,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携10亿元,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共计30亿元共同入股银隆新能源,开始了漫漫造车路。不过,事情显然并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2018年,珠海银隆陆续被爆出拖欠货款、武安产业园大面积停工等问题,格力造车梦就此搁浅。
无独有偶,英国电器巨头戴森亦曾于2017年正式启动电动车项目,计划投资逾20亿英镑开发一款“全新的、与众不同”的电动汽车,并于2021年前推出第一款车型。然2019年10月,该司宣称,虽然工程师已经制造出一辆“很棒的汽车”,但该项目在商业上不可行,决定予以取消。
从以上种种案例看,家电跨界造车多以失败收场。如果说还有成功者的话,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算是其中一个。
资料显示,2010年黄宏生在南京成立开沃汽车集团,收购并重组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控股南京金龙后,开沃汽车集团着力将重心由传统中巴转向新能源汽车,成为南京市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总部企业。近年来,该司在纯电动客车领域的销量和市场占比逐步提升,2019年纯电动客车销量达到9542台,位居全国第二。而在乘用车领域,开沃于2017年正式获得了工信部批准的乘用车生产资质,并在2019年底推出全资子公司天美汽车“Skywell”,负责生产制造纯电动乘用车。按照规划,将在2020-2025年研发BE、CE两个新能源乘用车平台,投放5款全新车型,首款新车预计将于2020年投放市场。
尽管如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整体下滑的境况下,新的延展投入依然面临较大挑战,更别提从零跨界切入了。因此,美的就算真的要重启造车,鉴于商业转化考虑,势必会有较长观察和铺垫期。而今,先以收购形式介入,探索行之,不失为较佳选择。具体后期如何发展,盖世汽车将会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家电业造车风云再起:继格力、创维之后,美的又打算造车了
近日,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大家热议的重点在于,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合康新能”的诸多业务板块中,除了高压变频器、节能设备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项目及运营产业外,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总成配套及运营产业板块。如果此次交易成功,美的将获得该公司约24%的控股权。
其实,这并非美的第一次“触及”汽车领域。从2004年开始,美的就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及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并在2005-2006年先后建设了美的客车昆明生产基地和美的客车长沙生产基地。据称,当时已经具备了万台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的制造能力。只不过,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此项目于2008年底被搁浅。
然而,家电企业造车,其实美的不是第一家。最早从2016年格力开始,就陆续有创维等家电企业频繁触及新能源车汽车领域。
01
格力造车退出了,创维的造车梦正在实现
在众多“跨界”玩造车的家电企业中,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格力空调,也是第一家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家电企业。当年,董小姐一句话“手拿格力手机,乘坐格力汽车,吹着格力空调”,豪掷30亿收购了珠海银隆,成立了“银隆新能源”汽车品牌,从此开启了她的造车之路。后来,经过2年烧掉上百亿后,虽然车是造出来了——MPV艾菲、微面银隆5024EV以及多款中大型客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连续亏损,致使珠海银隆公司于2018年7月被法院查封,董小姐的造车梦也彻底破灭。如今,虽然偶尔在路上还能看到银隆客车,但这个品牌已经彻底远去。
另一个“跨界玩家”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创维。就在上周,与创维有着密切关系的天美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中型SUV——BE11的路试谍照。说到天美汽车这个品牌,它是由创维创始人黄宏生于2019年11月才成立的新品牌,从这款车的品牌标识可以看出与创维的关联——“W”标识就是取自“SKYWELL”(天美汽车),而这个名字与创维的“SKYWORTH”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据悉,这款车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而首次发布这款车官图还是在1月份,这才2个月,就出现了量产版的测试车,黄老板的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02
美的是在做梦吗?
此次交易,美的共出资7.43亿元,这对于一家家电企业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毕竟一台家电均价才两三千元。但面对并不明朗的新能源汽车前景,此次美的仍旧选择入股“合康新能”,看重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家电行业前景有限。从长期看,随着房地产市场热度渐趋冷却下来,未来家电行业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美的此举算是未雨绸缪;
其次,新能源车领域整体向好,更有吸引力。新能源汽车领域就像围城,除了转战新能源车的传统车企,“新势力”中能被大家记住的就那么几个,剩下的,要么想独善其身摆脱出来却走不了,要么亏得血本无归;而外面的人又想出去。这其中,有钱、有人、有市场、有品牌、有渠道的美的自然排在前面。
第三,“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还算不错,有一定优势。“合康新能”在总成配套、运营产业方面拥有较好的布局,分别由合康动力、合康智能、合康公司三家企业运营。其中合康动力主要负责新能源车核心部件及系统总成,合康智能主要负责新能源车充电桩,而合康公司主要负责新能源车租赁业务、云平台及App应用以及新能源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和运营等。此外,“合康新能”还在燃料电池系统方面有所研究。据“2019年年报”显示,“合康新能”将以产品为核心,智能充电网络和租车网络为平台,打造合康新能源汽车生态圈。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制造问题,还解决销售、运营的问题。这一点上,“合康新能”的确比不少造车新势力有优势,或许这才是美的看中的关键。
写在最后:曾经,在美的之前,美的的“竞争对手”奥克斯也进军过汽车领域,并取得了汽车生产资质,但最后于2005年败走。为此,奥克斯损失了4000万元,并留下了一句话:“奥克斯就当作了一场汽车梦,这个梦的代驾是4000万。”当下,这样的追梦者不少,但像美的、创维这样还在逐梦路上奔跑的,未来能实现的又有几个呢?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昆明有北汽。新能源生产厂家吗?
有的,昆明市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已落户滇中新区嵩明县杨林经开区装备制造园区空港大道东侧,昆明新能源汽车项目立志于自主研发。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5%。
根据计划显示,未来,昆明市新能源汽车项目将生产包括轿车、SUV、MPV 在内的各型新能源乘用车。三款车型已逐步上市。
8、美的再度“染指”汽车,这次玩点别的
7.4亿元。
汽车江湖,又有“壮士”携重金前来。
近日,美的集团发布了一则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合康新能”)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收购价格为7.4亿元。本次交易之后,美的暖通将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
高调入主,美的意在何为?合康新能,又是何方神圣?
对此,扉旅汽车给深扒了一番:合康新能,表面“默默无闻”,实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一支新秀”。
作为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合康新能,以合康动力、合康智能、畅的公司为主,涉足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充电桩制造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及运营等业务。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相关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美的集团在公告中也毫不掩饰其跨界的“心思”:合康新能如此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其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一时间,外界纷纷猜想:此次收购,美的又想“造车”?
做家电,难道不香吗?怎么又来一个“不怕死”的?
“当下房地产萎缩,美的主营业务空调受影响最大,同格力一样,拥有相关技术,进军已经是行业方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有业内人士表示。
不过,“可行”并不代表造车领域“想走就能走”。
4年前,格力“董小姐”打算以130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并募集资金97亿元用于珠海银隆的造车项目,结果掉进了新能源的“窟窿”;一度对外宣称2023年面世的苹果“泰坦计划”,如今也变得扑朔迷离;戴森造车“梦醒”,付出的代价是约20亿英镑。
一次次的失败,一个个巨额亏损数字,都在证明一件事情——跨界造车,不是想走就能走。
事实上,对于造车,美的并 “不陌生”,它也有过一段不算美好的经历,始于17年前。
扉旅汽车梳理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3年,美的便进军客车制造领域,先后收购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并计划投资35亿元进行研发和生产,一度实现了万台客车整车制造能力。
彼时,美的客车还曾高调喊出“3-5年内进入行业前列”的口号。然而,打脸总是来得很快,2008年,美的汽车陷入停产危机,宣布暂停客车制造项目。
“汽车只是美的的一个尝试,投资规模非常小,现在是主动控制风险、主动停产。”美的客车暂别之词,充满着不甘心。
2009年,美的客车两大生产基地也被湖南长沙市政府和比亚迪接手,造车梦就此按下暂停键。
如今,美的集团似乎有意重启此“按钮”。
只不过,“二进宫”的美的,不再梦想整车,而是要作为“供应商”深度染指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美的集团与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与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了广东安川美的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和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
安川电机,可谓新能源汽车的高端玩家,奇瑞品牌新能源车的电机供应便是和该公司合作。
2016年,美的集团斥资292亿元的价格,拿下了德国库卡机器人94.55%的股权。据悉,现如今奥迪众多车型的制造均有库卡的影子。
如今,再度牵手合康新能,也是想借此进入汽车供应链体系,成为汽车制造设备供应商。
“美的集团本身有着很强的变频器技术能力,再加上这几年通过合作和收购拥有的伺服电机技术,它将使合康新能在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之一的电控领域迅速提升竞争力。”
有观点认为,相比起整车制造,做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风险可控,家电企业还可以在“新四化”的浪潮下分一杯羹。这不失为一笔“划算”的买卖。
未来,美的也许会再度失利,也许会止步于供应商,又或许再续“造车梦”,但无论结果如何,敢跨界,就充满了无限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造空调造风扇的美的,现在要掉回头造车了?
在这个时代,当听到某某某跨界造汽车时,我们一点都不觉得惊讶,甚至有点想坐下来好好吃瓜!因为,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口,让猪都能飞起来。之前一些被称之为PPT造车的造车新势力,最后还真拿出产品出来卖了。
最近,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发布《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康新能)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美的旗下的子公司美的暖通,正式以7.4亿元人民币把合康新能收购下来,并获得23.73%的表决权,这意味着美的集团将间接成为合康新能的股东。
合康新能是何方神圣?
美的这个国内家电巨头,恐怕没有人不认识,你家里的风扇、空调、微波炉、冰箱等家用电器,说不定有一台就是美的产品。
至于合康新能,显然很少人会认识它。这家企业全名叫做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创立,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新能源装备等业务。
如果说得再具体一点,合康新能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业务,主要提供高、中、低变频器和电梯伺服驱动器一类的产品,这些设备主要是对电机进行控制并调速,相当于电机的“大脑”。
正因为合康新能掌握变频器技术,它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就有出场的机会。要知道,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同样也是电机,虽然这两个领域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在技术层面,它们却有交集。
所以,合康新能很早就进入了新能源车零配件供应的行业,可以提供上至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器,下至驱动电机等一整套纯电动车的动力及控制设备。如果要造一款车出来,合康新能完全可以解决动力这项最基础的问题。
合康新能涉足的领域也比想象中更广,它们还能提供充电桩设施,并且做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和运营平台,顺带还搞起网络租车的业务。总之,这一系列与汽车相关的新兴行业,合康新能都有涉足。
想当年,美的也在汽车行业混过!
美的集团收购合康新能的举动,被认为是为进军汽车行业做铺垫,何出此言?就因为美的以前有段时间也造过汽车,只不过后来这事黄了。
2000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发展,各类大的小的企业,都想进入汽车行业分一杯羹,国内一下子诞生出几十个汽车品牌,就像近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样。吉利、奇瑞、比亚迪等称得上一线的自主品牌,也是在这段时刻发迹。
美的集团在2003年也加入了汽车行业,不过,它们搞的是客车。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美的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汽车企业,并成立美的三湘客车公司。
美的还专门建起了两大生产基地,分别是2005年9月建成投产的昆明基地,以及2006年8月建成投产的长沙基地。这两大基地规模也不小,昆明基地占地300亩,长沙基地占地255亩,由此奠定万辆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制造的能力。而且,它们还具备自主底盘设计和生产资格,这在当时的中国客车制造行业非常少见。
然而没过多久,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来了!这些刚涉足汽车行业的“外行”首先就扛不住了。由于市场需求减少,且宣传不到位,导致销量下滑,再加上经营管理混乱,让美的不得不停产。其实,遭遇同样命运的还不只是美的,同期跨界造车的企业,像奥克斯、波导、春兰等企业,都纷纷退出汽车行业。
有意思的是,2009年,长沙市政府耗资1.08亿人民币,把美的三湘客车公司收购下来,同年,比亚迪又用同样的价钱,从长沙市政府手上接手长沙基地。同样是跨界造车,它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重返汽车行业,指日可待?
经历过这一系列的波折,美的集团的造车梦似乎还没破灭,大有重返汽车行业的意思。近年来,一大堆造车新势力进军汽车市场,目前正处于混战的状态,所谓乱世出枭雄,美的似乎也闻到利益的味道,就像17年前一样。
合康新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有美的这位大金主爸爸在后面支持,显然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组合。
但是,以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似乎不太乐观。国内车市寒冬依然持续,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各大品牌的销量成绩都不太好看。即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但要在这个时候站稳脚跟,似乎没有前几年那么容易。除非,美的只是想要抄底。
而且,隔行如隔山,尽管美的在家电领域很成功,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造车跟造家电完全是两码事,造车要考虑的问题复杂好几十倍。家电产品平时都是静止摆放的,不需要颠簸,不需要考虑碰撞安全,也不需要考虑隔音降噪等等。这些问题在汽车研发过程中都必须得考虑,这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问题而已。
格力造车就是最著名的失败案例,为了造车,格力好几百个亿投资下去,将技术优势不突出的钛酸锂电池投放市场,又做了各式各样的电动客车,能不能卖出去不知道,但每年亏几百亿是事实。
而离消费者最近的银隆艾菲,完全照着丰田上一代埃尔法的样子抄出来,售价更是极度自信的定为43万元。于是,这款不用加价就能提车的银隆“埃尔法”,上市不到一年就从车市当中消失。显然,格力银隆的这波操作,打得毫无章法,他们并不明白汽车市场需要什么。
因此,美的如果要重返汽车行业,依然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且可能还要付出不小代价。到底值不值得,得让他们自己考量。
最后
当然,美的重返汽车行业,仅仅只是一种猜测。对于一个家电企业,收购像合康新能这种能够提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企业,对美的自身的家电产品也有很大的用处,能够提升相应的技术研发能力,毕竟空调、洗衣机等都能用上变频器。
另外,美的即使进军汽车行业,也不一定需要成立主机厂。如果美的在零配件供应链上做出一定成就,成为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也已经非常牛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