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是什么?
汽车的电动化趋势给传统汽车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传统汽车的动力传递路线非常复杂,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桥,目前,像德国、法国等国家已经明确公布了停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表,中国目前来说还没有计划启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不过发动机从2.0T降到1.5T骁云,轮毂从22寸降到20寸,轮胎从马牌性能胎变成其它轮胎,刹车卡钳也从跑车卡钳变成普通卡钳
联系你还是买燃油车,因为你总是会担心路况不好碰到电池,后果就是电池可能会因此起火在这种大趋势的驱动下,全球开始大力扶持新能源车型,不仅在政策上给车企一些便捷性的绿色通道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充电便捷性还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障碍。只有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新能源汽车优势在充电时间没解决之前 氢燃料电池是最佳解决方案,但是氢能源的有效低成本低功耗制备将会是难点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车的确是一种排放进步,有报告通过复杂的计算,通过耗电量折算,发现纯电动车比燃油车碳排放低36%能源乘用车方面,据公安部统计2017年底新能源汽车全国保有量有153万辆左右,比2016增加百分之24新能源汽车更想一个高档玩具,并不能完全替代汽车。当然新能源汽车也有超越汽车的实力 例如加速性能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最成气候的就是电动汽车。发达国家和中国发展这个,与现探明的地球石化能源相对核聚变原料贫乏有关。
2、持续拉量!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分析
从10月开始,合格证的数据可能比较难获取了,而从乘联会(企业上报)的产销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从Q4开始会拉起来一波。不过这里面各个车企的策略可能并不会特别一致,我们按照BEV、PHEV划分以及不同企业的情况来简略探讨一下。
10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基本情况
10月份主要是“加库存”的节奏,所以新能源汽车总体的产量是大于销量的。因为2020年有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的约束,加上2020年Q1-Q2的量太少,所以Q4需要找补一些回来。我们看到10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来到了14.9万台,其中纯电12.7万台,PHEV 2.2万台;而批售基本是跟着产量来走的,但零售还没跟上,有1.6万台的差额。对比9月份12.66万台(纯电10万台,PHEV 2.63万台)的数据来看,并没有增加特别多。预期后面2个月会突破到15-18万台的样子。
图1?2020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概览
从产量数据来看,前五名分别是SGMW-29843台、特斯拉-22929台、比亚迪-22268、上汽乘用车-11527台、长城-8100台,特别是特斯拉的产量数据是拉得比较猛的,意味着我们昨天探讨的近30万的年产能已经落地了(点击回顾:如何看待特斯拉上海工厂的55万台规划产能?)。
图2?10月主要新能源车企的产量概览
10月前两名的是 宏光MINI EV和特斯拉Model 3,产量分别为23742台和22929台。后续超过3000台的BEV车型主要包括欧拉黑猫-6397台、比亚迪汉EV-5058台、奇瑞eQ1-4745台、Aion S-3849台、MG EZS-3742台(主要用于出口)、全新秦 EV-3524台、威马EX5-3003台和科莱威CLEVER-2922台。
图3?现有BEV车型的产量排行
我们可以看到10月份一个明显的特征是PHEV上不来,本来预期月产量会拉到3万台,实际来看前期产能前两位的是理想ONE和唐DM,而宝马5系PHEV和途观PHEV等好几台合资PHEV车型的量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在年底加量。从整体的比例来看,自主品牌PHEV的占比提高了不少。
图4?10月PHEV的产销量对比
针对部分企业的分析
1)新造车企业
如下表所示,目前Model 3的量拉到了2.29万台,今年总量来到了11万台,2020年产要超过15万台;蔚来月产超过5000台,累计产量拉到了3.14万台,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产会破4万台。理想超过4273台,累计产量拉到了2.5万台(预期年产超过3.2万台),后面跟着威马和小鹏汽车都接近1.6万台,预计年产会超过2万台。
表1?新造车企业的产量
2)比亚迪
比亚迪10月份产的车型,以订单积压比较多的汉EV为首,接下来是唐DM、汉DM和秦EV等车型,后续的车型长尾效应比较明显。整体的拳头产品还是围绕汉系列来做的,不知道这个量是否能持续保持到明年年初。
图5?比亚迪10月产量的情况
3)上汽通用五菱
五菱在持续拉量,如下所示,整体拉到了近3万台,宏光MINI EV是绝对的大头。
图6?上汽通用五菱的10月产量
小结:总体来看10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特别超预期,可能值得期待的是连续2个月会拉出来Q3接近45-48万台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规模。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国家发改委发文调查新能源汽车项目,恒大、宝能被点名
11月25日,据网络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于近日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需在11月18日前将各地区新能源汽车投资情况上报至发改委产业司。
其中,《通知》还要求各地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以及拟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项目,包含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
据《通知》内容,为加强投资监管,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改委产业司拟于近日开展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调查工作。有媒体报道,在具体的调查事项上,网络上传播的《通知》内容与安顺市发改委在11月20日发布的工作动态内容基本一致。
恒大、宝能被点名
据网上流传的《通知》内容,《通知》还提出要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含已核准和备案、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
宝能汽车
起初,宝能集团业务核心在于金融和实业,包括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和农业等等,2017年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行业。目前,宝能汽车已经拥有三个整车生产基地。其中,江苏常熟观致制造基地和深圳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原长安PSA制造基地)是通过并购形式获得,西安新能源制造基地是首家自建工厂,三个基地产能共达到60万辆。按照宝能的计划,广州、贵阳、昆明、昆山等重点区域生产基地也将陆续建成投产。
但是最重要的汽车制造技术宝能却没有,那怎么办呢?答案就是继续“买买买”,在拿下观致和长安PSA汽车大股东的位置,使得宝能集团开始跨入汽车领域,有了立即可售的产品。之后买下长安标致雪铁龙公司位于深圳的工厂、研发中心和物流中心,随即开始造车。
恒大汽车
想必恒大集团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贾跃亭与恒大联手造车更是火遍网络,虽然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但是恒大还是继续自己的造车梦。对于同样没有造车技术的恒大,他走的路同样是“买买买”的道路。
对于恒大集团来说,房地产仍是其核心主业,尽管造车给恒大带来不少亏损,但依靠汽车配套用地可覆盖掉部分亏损的利润。将来恒大或会推行买楼送车活动,将车的费用计入房价,恒大每年会拿出100亿元至2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令人诧异的是,尽管现在还没有新车正式开售,但恒大汽车已经要在科创板上市了。
总结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因此,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并推动完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加强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监督检查,促进优胜劣汰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风风雨雨,唯车相伴
关注车伙伴
更多的新车资讯和好玩的故事与你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发改委调查新能源车投资,宝能内部人士回应称被吓坏了,具体情况是如何?
平时主持晨会的,是集团总裁级高管。但就在那一天,只在重大节点出席会议的董事局主席姚建辉走进44楼最大的会议室,宣布了一个震惊的决定,我在宝能集团其他公司的股份全部给了我弟弟姚振华;宝能集团剥离宝能集团,更名为莱华集团。简单地说,姚建辉想把宝能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拿走,正式与哥哥分离。会上提到的莱华控股,是一家早在1995年成立的公司。现任董事长是姚建辉的秘书。下一步,宝能控股现有的结构和人员将整体转移到莱华。
分离的一个迹象是,过去宝能控股和宝能这两大地产平台都在宝能汽车大厦工作。但2019年后,双方将分别工作。东、西、北三面都有宝能标志的宝能中心,阳光面一直是空的。姚建辉在会上说,他为来华保留了南方最正直的位置。公司的旗帜必须改变。会议室里的工人们马上明白,这一次,姚氏兄弟真的很想斩钉截铁。2020年,宝能地产业务销售额约122亿。在新平台莱华控股公司logo设计之前,姚建辉曾大胆提出要让莱华更加精致、更加强大。
三年内,总资产突破1000亿,净资产达到200亿。类似于旗帜,他们已经设置了很多次。两年前,有媒体报道,宝能地产将于2022年前上市,规模位居行业前八,利润超过400亿元,公司估值超过5000亿元。现在,姚老板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宝湾战役前,姚振华在集团官方网站上最重要的两次亮相。一个是参加无锡宝能市的奠基仪式,另一个是因为他给母校捐赠了一栋建筑,华南理工大学。
宝能的朋友说,近日,宝能收购了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这是湖南猎豹汽车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宝能仅用了约12亿元拿下这笔资产。这位朋友兴奋地说,全牌照造车,要开工了。在杭州、昆明、广州、贵阳、西安,宝能都宣称要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西安是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城市。在这里,宝能表示将投资400亿元,规划100万辆的产能。三年后,真车的影子再也看不到了,但宝能汽车制造基地附近的汽车城项目已经开建。两个月前,有媒体报道西安汽车生产基地将于明年6月实现量产。但总投资已达98亿元,设计总产能缩水一半。
5、新华社:新能源车行业有点“飘”,得治!
易车讯 新华社近期发表了调查报告《浮夸、注水、甩锅…大众、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咋这么“飘”?》,深刻解读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原文如下:
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车企的汽车召回计划,4万余辆因安全隐患实施召回的车辆中,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超过33000辆。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企业还没卖一辆车市值就几千亿”等问题逐渐凸显,“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
浮夸、注水、甩锅 行业“热”中有忧
新能源汽车行业仍然“火热”。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量31.7万辆,同比增长达395.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同比增长3.2倍。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近6倍。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比上年增长29.2%,并呈高速增长趋势。
但在行业高热度背后也潜藏不少隐忧。
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情况时有出现。近期,一位购买大众新迈腾GTE车型的深圳车主对记者表示,厂家宣称的“56公里纯电续航里程”,“即便车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仪表盘显示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只有44公里左右。”4S店方面对此解释是“算法实现的精准续航”。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表示,当前车企通过夸大宣传对整车实际使用状况下续航里程“注水”,在行业中并不鲜见,因此引发的诉讼争议明显增加。
此前某知名车企对其取得电池技术突破的宣传被指不实,引来不少专家批评与业界非议。还有一些车企玩“文字游戏”,将一些行业中常见的技术包装成“黑科技”忽悠消费者。
部分车企产品故障频发却习惯性“甩锅”消费者。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占召回总数量的31.3%。另据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产品缺陷线索数据,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中关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问题线索占总量近半。
记者发现,部分车企往往是责任能甩就甩,如:理想ONE新能源车断轴事件中,车企先以“硬件优化升级”搪塞,后在公众压力下才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前述同品牌产品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仍未弹出,车企则回应称“撞的地方不是要点”;在多起特斯拉电动车无故加速造成事故中,特斯拉均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车主误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新车断电事件中,企业竟“甩锅”国家电网。
“纸上造车”“盲目招商” 行业“虚火”旺
多名行业人士及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车销售端“虚假宣传”多见的背后是该行业“虚火过旺”。
记者发现,广阔的市场潜力催生出部分纸上“造车”的“PPT车企”。
截至目前,恒大汽车公司市值已高达5000亿港元,成为港股中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但该公司尚未有一款量产车型在售。根据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报,从营收占比来看,恒大汽车98.79%营收来自医疗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却只有1.21%营收来自新能源汽车。
部分市场人士判断,产能和市值的巨大反差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虚高。
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硕认为:“部分市场主体投机冲动强烈,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并不多,资产配置中股票又是最容易获得的,很容易就形成过热。”
记者还发现,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赛”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
“有的地方为拉项目啥都条件都给,有的直接为车企把土地都平整好了。”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见新能源车项目就抢,审核、甄别都‘绿灯’,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一些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变相助推行业‘虚火’上升。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产品可靠性无法达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此外,杨胜兵表示,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退坡,行业面临全面转向技术能力主导的市场竞争。面对当前国内行业技术积累仍较有限的现实,“浮夸”“虚火”在一定程度上都折射出行业焦虑。
抓质量、控资本、提技术 保障行业长远发展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核心技术“吹”不出来,行业“虚火”不是真火,新能源车行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就要“挤泡沫”“降虚火”,多层次、多方面地提升经营、治理效能。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除续航里程“注水”外,2020年新能源汽车涉投诉主要问题还有: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电池质量问题突出;变速箱异响、顿挫及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记者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希望主管部门针对新能源车“虚假宣传”问题建立更直接更高效的投诉举报机制。
杨胜兵认为,当前新能源车企采用宣传手段推广产品无可厚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企业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吸引超前研发投资有积极影响。但如果沦为“虚假宣传”则不但会直接损害消费者权利,还将对产业链各环节都产生负面影响。
他建议,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应正确认识当前消费预期、产业政策预期与产业真实发展整体水平,相关企业在宣传产品性能时,应将实验品、小试产品与产业整体水平的真实关系表达清楚,消费者也应积极了解行业实况及法律法规政策。
对续航里程“注水”等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靳丽娟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新能源车主流品牌车型的续航里程“残酷测试”,确保续航里程数据准确真实。
对于部分地方盲目争抢新能源汽车项目,多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招商引资中把好甄别关。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资本市场针对新能源车行业的“泡沫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表示,将采取技术、管理等多类措施,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
新华社记者:孙飞、吴涛、印朋
6、新能源车产能过剩是什么原因?
首先,过度补贴等产业政策增大了产能过剩风险。
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补贴、技术研发扶持、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特别是政府的财政补贴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最大源动力。除了中央补贴外,很多地方政府按照1:1的比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配套补贴,两级政府的补贴总额高达6万~10万元,一些小型电动车变成了零成本甚至负成本。受高额补贴诱惑,大量企业不按市场实际需求过量生产,有的企业甚至违规造假“骗补”,从而埋下产能过剩隐患。
另据威尔森咨询公司发布的《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报告》,若扣除政府的补贴,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市场成交价格是合资品牌的2倍,即自主品牌车价格优势主要靠政府补贴来维持,未来随着补贴的退坡制度实施乃至完全取消,面对合资品牌强大的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国内大量靠政策刺激而建立起来的车企必将面临市场清洗,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产生严重产能过剩危机。
其次,单一GDP政绩观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风险高企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政绩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具有产值大、利润高、带动性强等特点。新建项目产能一旦形成,必将大幅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例如,某汽车集团新能源乘用车在某省的项目建成后,按年产60万辆车估算,年产值将高达600亿元,占到全省GDP的1.5%。
受利益驱动,各地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均热情高涨。目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15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这种不顾本地发展条件而盲目跟风上马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的做法,将给以后的产能过剩埋下隐患。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影响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优势企业和高效产能无法进入,弱势企业和僵尸企业得以生存,加剧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风险。
再者,行业进入门槛低也易形成大量低端过剩产能。
相比较传统汽车制造业极高的进入壁垒,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主要集中在电池等几个大的核心零部件上。据测算,传统燃油车的盈亏平衡点为200万辆,而电动车的盈亏平衡点仅为10万~20万辆。正是相对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新能源汽车易成为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当前,一些并不具备研发、生产以及制造新能源汽车能力甚至缺乏造车经验的企业,利用新能源汽车行业较低的进入门槛,采取控股、合资建厂、切入供应链等投资手段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短期内易形成大量低端过剩产能,给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7、中国政府正在排查新能源汽车是否存在产能过剩
纯电动的就是,炒作,拿国家钱的
甲醇汽车才是未来10-20年的王道。
任何电喷汽油发动机都可以加装智能汽车双燃料控制系统,油费省一半。如传统结构油泵液位器不适合,使用鼠笼式变频燃油泵等专用配件解决车烧甲醇所有问题。
8、国家发改委开始调查各地新能源汽车投资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关于国家发改委调查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近日,据相关消息:国家发改委调查各地新能源汽车投资,重点摸底恒大和宝能等相关企业的项目。
具体因一份由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引起,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国家发改委产业司上报各地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情况。
具体要求各地发改委提供的当地所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情况,具体包括自2015年以来核准和备案的新建纯电动汽车的项目投资规划,项目建设进展以及年度生产情况。其中特意提到要求恒大和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各项情况,具体包括这几家企业在当地已投资建设和拟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和零部件项目的各项细节。
不言而喻,此次摸底,传递出国家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开业开发过度扩张的担忧。 早上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明确提出地方政府在坚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遏制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乱象。这次全国摸底也是为了加强投资监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选车君观点:
目前来看,为了顺应时代趋势,国内各大车企都在大发发展新能源汽车项目,无非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看好,所以也有很多原本非汽车业务的公司陆续进入,这样势必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很多隐忧,引发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等。据相关行业学者表示,国家这次适时的发布相关要求,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正在由重视量开始向重视质转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用车成本,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都在争先恐后的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产能如何呢?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让新能源在汽车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呢?
第一,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非常可观,新能源汽车也的确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些消费行为都促使了车企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现退坡现象,很多消费者享受不到优惠,购车成本也就明显增加,购买能力相应的也减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也就没前几年那么可观,工厂自然也会出现了很多的库存。
第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存在很多限制,毕竟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充电桩等设备都建设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后服务都跟不上,所以导致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能力不足。很多车企为了打开这些区域的市场,做了很多努力,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会导致产能过剩。
第三,虽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因为一些政策的变动,甚至是一些硬件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跟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仅仅面向国内销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时还有共享汽车、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等项目的带动,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会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和前景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优胜略汰,对于一些自身条件过硬、实力较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它们的未来依旧是具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