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中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中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发布时间:2022-05-16 12:35:51

1、请问一下,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可阻挡,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呈现了以下几个现状:

1.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人口众多,而且交通便利,多数人都有用车需求,加上多地退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这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24.19万辆,2020年产量达到136.6万辆,增长7.5%。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2020年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态势明显。

汽车市场信息协会在今年4月12日公布了3月份中国汽车生产及销售统计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了10%。从整体的汽车销量占比上来看,由于人们的观念还未转变及传统汽车基数较大的原因,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量上的占比目前还较低。


2.新能源汽车研发势头强劲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一款产品在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新能源汽车亦是如此。由于新能源汽车本身应用前景广阔,加上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很多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势头强劲,短时间内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3.政府支持力度大

大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因此,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给出了很多政策利好,很多民营资本纷纷流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新鲜血液充足,发展前景良好。

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产销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动力电池制造企业、中游的整车厂和下游的充电桩产业以及汽车后市场。

能源供给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

同传统燃油车一样,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需要完善的能源供给配套体系的建设,快捷、高效、覆盖面广的能源供给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的前提,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动汽车的能源供给体系已经搭建起来,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充电模式,一种是换电模式。自充电模式是很多国家研究的重点,从技术路线来讲主要包括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形式,前者可充分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进行充电,满足车辆运行的需求,多集中于居民小区及办公区域停车场。快充则是在特殊需求下对电能的补充,主要建在机场、火车站、医院、购物中心、加油站等公共场所;换电模式是一种将车辆及电池分开考虑的形式,用户可以像加油一样及时得到能源供给。

中国动力电池PACK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动力电池PACK市场有车企、电池厂、第三方企业独立运营模式,同时也有合资生产的模式。不论是车企、电池厂或是第三方企业为了更好地整合企业资源与技术,合作模式多样。

传统和新兴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方面,传统车企倾向于在自有内燃机技术基础之上,先推过渡型新能源汽车如插电混动汽车,而新兴车企则更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研发。

近七成新能源汽车存在里程衰减

根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部分受访车主的调查发现,在不同的购买时间,有近七成车主表示新能源汽车出现不同程度的里程衰减。电池的衰减与行驶里程和温度有关。一是行驶里程越长,充电次数越多,衰减越大;二是温度越高,衰减越大。此外,据媒体报道,车主实际用车时续航里程与购车时部分商家宣传不符,也是车主感到出现续航衰减的原因之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推出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充电桩产业的发展,充电桩的发展渐入佳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包括三个环节,上游设备生产商、中游充电运营商和下游问题解决商。国内参与充电设施运营的包括:专业的充电运营商、电动汽车企业、网络运营服务公司等,主要通过搭建运营平台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增值服务”,但因前期投资巨大且电动车尚未大规模应用,充电运营行业普遍没有实现盈利。另外,在现实状况下,充电桩的互联互通正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其作为发展难点一直被行业诟病。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政策利好 充电桩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由于利好政策的推动,分布式民营充电站在全国迅速建立,而面对这个充电潜力巨大的市场,民营资本已经纷纷加入。

2、动力电池冷却技术升级

未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动力电池PACK热管理技术将会日渐突出,冷却技术也将进一步升级。

3、新能源汽车将在电动基础上,借力互联网创新思维,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新能源汽车将会在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与自动化驾驶与共享出行相叠加。并将引领未来的出行格局,对绿色环境和绿色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

4、在硬件供应链方面具备独特堡垒的整车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利

在整车厂投资标的方面,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还没有那么开放化的现阶段,安歇在传感器、动力电池以及其他零部件等硬件具备独特堡垒的整车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利

3、中汽协数据显示,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转正

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11月,汽车销量为277万辆,同比增长12.6%,1-11月累计销量为2247万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万辆,同比增长104.9%,1-11月累计销量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年内首次实现累计同比转正。

 

11月汽车市场延续了10月份的高增速,12.6%的增速略高于10月份的12.5%。1-11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9%,相比10月时的累计同比下降4.7%,收窄1.8个百分点。

 

目前1-11月累计2247万辆,以11月277万辆的销售速度,全年销量有望达到2520万辆以上,相比于2019年全年的2576.9万辆,销量只差50万辆左右,预计2020年全年销量降幅可以收窄到2%以内。

 

相对而言,乘用车全年整体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的难度较大。11月,乘用车销售229.7万辆,继续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11.6%。

 

1-11月,乘用车销售1779.3万辆,同比下降7.6%,降幅比1-10月收窄2.3个百分点。与2019年全年2144.4万辆相比,还差365.1万辆,很难在12月实现销量逆袭。

 

SUV继续成为最受欢迎的车型,目前1-11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0.9%,有望在12月实现全年同比正增长。SUV车型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商用车继续保持18%的高增长,11月实现销售47.2万辆,1-11月累计销售467.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8%。新能源汽车依然是车市增长的主力,11月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乘用车首次实现累计同比转正。

 

1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20万辆,同比增长104.9%,累计销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8.6万辆,同比增长137%,累计销售101.1万辆,同比增长5.4%。

 

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正增长已成定局。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以目前的销售趋势,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130万辆以上,将实现同比8%以上的增长。

 

在车型销量结构中,纯电动车型依然是销售的主力,占据销量的80%以上。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的整体表现超过了年初疫情爆发时的预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比正增长的表现,体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潜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产销均呈现负增长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12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2019年全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下降趋势,但商用车市场以及出口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6个月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销量呈现年尾上扬趋势,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为27.4%。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销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生产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针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负增长,中汽协指出,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1%和64%,同比下降32.6%和24.5%,依旧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1万辆和1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7%,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汽车产销上扬,2019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0.8%和5.9%。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19年12月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72.6%和101.2%,同比分别下降22.1%和35.3%。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下降25.2%和38.1%。2019年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1%和28.3%。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针对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中汽协指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2018年产销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商用车市场方面,2019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1.1%,产销数据好于乘用车市场。中汽协指出,商用车市场好于乘用车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回升、国3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翻倍 中汽协发布10月汽车产销数据

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例行发布会,通报了10月汽车产销情况。受益于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总体来看,汽车市场需求不减,产销形势总体向好,10月汽车产销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累积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5%以内。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市场表现突出,本月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实现本年度第4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累计销量降幅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10月产销量分别为255.2万辆和257.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9%和0.1%,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2.5%。产销已连续7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六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1-10月,汽车总体产销分别为1951.9万辆和1969.9万辆,同比下降4.6%和4.7%,降幅继1-9月继续收窄。

10月汽车生产情况

10月汽车销售情况

 

在乘用车领域,10月产销量分别为208.4万辆和211.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和0.8%,同比分别增长7.3%和9.3%。具体车型来看,除MPV车型外,轿车、SUV、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均呈增长。

1-10月总量来看,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531.6万辆和1549.5万辆,同分别下降10.1%和9.9%,但降幅比1-9月收窄2.3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具体车型来看,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好于总体水平,其中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4.1%和13.6%;SU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7%和3.1%;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1.2%和29.5%;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5.9%和4.6%。

3年来乘用车销量变化

 

从国别车系来看,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6.9万辆,同比增长12.4%。在市场占有率上,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1-10月总量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75.2万辆,同比下降14.1%。在市场占有率上,1-10月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37.1,相比上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

在商用车领域,10月产销分别为46.8万辆和46.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2%和2.8%,同比分别增长30.9%和30.1%。细分车型来看,客车、货车呈现增长,其中货车产销量今年第7次刷新了当月的历史记录。

1-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20.3万辆和420.4万辆,同比增长22.5%和20.9%。其中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5.2%和6.6%;货车产销同比增长25.7%和24.1%。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7%和104.5%,其单月产销第四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从细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1万辆和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4%和115.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6.7%和63.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辆和79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4.0%。

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

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91.4万辆和9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7.1%,降幅比1-9月大幅收窄。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71.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2%和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18.1万辆,产量同比增长4.6%,销量同比下降7.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7辆和658辆,同比分别下降53.5%和50.4%。

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在出口方面,10月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25.7%。今年1-10月,汽车企业出口72.8万辆,同比下降12.7%。

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下降。1-10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763.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低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

对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态势研判,中汽协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随着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叠加双十一、车展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市场需求恢复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前10个月累计产销量降幅已收窄至5%以内,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同样有望控制在5%以内。

不过中汽协也提醒,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不小,这也将对进一步巩固市场需求带来一定风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9年国内插电混动汽车销量排行榜(附大客户数据)

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大家做了2019年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分析,那么关于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又如何呢?下面,小编基于终端交强险数据,为大家做一个深度解析。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918593台,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714333台,混电动汽车销量204260台,占比22.2%。相对于2018年,去年新能源车型总体销量下降了1.2%,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长0.9%,插电混动下降8%,最畅销的5款插电混动汽车如下:

从以上数据来看,去年国内销量最好的车型当属宝马5系插电混动汽车,销量达25586台,比亚迪唐DM与大众全新帕萨特插混位列第二、第三名,销量分别为22002台与17531台,荣威ei6和大众途观L插混位列第四、五名,销量分别为15453台和11343台。与纯电动汽车销量榜单不同的是,合资品牌与豪华品牌进入了榜单前五,小编认为,随着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上市,相信整个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格局将被打破。那么关于以上5款车型有哪些是大客户采购,又有哪些是终端消费者购买呢?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了荣威ei6以外,其他车型主要由终端消费者购买,比亚迪唐DM的终端消费者购买占比达91%。那么剔除大客户购买数据之后,以上这5款车还是不是终端消费者购买最多的车型呢,请大家看以下数据。

从上图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宝马5系插混依然位列榜单首位,比亚迪唐DM、大众全新帕萨插混的地位也不受影响,只有荣威ei6排在了榜单之外,而比亚迪秦Pro插混跻身榜单,紧随大众途观L插混之后。

小结

2019年插电混动汽车国内销量204260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势头不容小觑,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唐DM和比亚迪秦Pro最受到终端消费者的青睐。后续小编将针对2020年市场销量,持续为大家解析,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169.1%

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位”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车批发总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量为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二者市场走势分化明显,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选择新能源车型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也会越来越快。

从销量数据来看,过去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供需两旺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涨价潮”已经悄然来袭。

近期,有媒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包括特斯拉、小鹏汽车、广汽埃安AION S Plus、大众旗下ID.6 CROZZ和ID.4 CROZZ等多款新能源车型都宣布了涨价的消息,其中国产Model 3和Model Y上涨最多,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埃安AION S Plus次之,价格上涨了7000至14000元。小鹏旗下三款车型也都有提价,上涨区间为4300至5900元。其它未直接提价的电动车型,也取消了相关购车优惠。而车企这一波“集体涨价”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政策补贴退坡、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退坡30%,2022新能源补贴进入“倒计时”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同时该文件指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势头,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以及企业平稳过渡等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将于同年12月31日终止,这也就意味着截至今年年底,国内长达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马拉松”将正式到达终点。

事实上,任何一项政策的变动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市场调查为依据的,尤其是助力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否认,我们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各类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政策也起到了超越预期的成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初步完成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主导,购买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消费市场的潮流趋势,“补贴”已经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关注重点。可以预见,在未来补贴彻底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市场份额也将稳步在序地实现增长。

缺芯风波延续,导致新能源汽车供小于求

回顾2021,“芯片短缺”是全球车市及所有车企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AFS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由于芯片短缺问题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已达198.2万辆,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012.2万辆。

众所周知,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产出乏力,伴随主机厂需求旺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最终使众多车企陷入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芯荒”甚至成了各大车企高层的共同心病,因此也出现了加价抢购芯片的现象。同时因缺芯问题带火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去年车市独特的景象。

即便到目前,全球车市仍未摆脱缺芯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但芯片紧张的局势仍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上所用的芯片数量翻倍增长,由此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所以,即使芯片可以恢复正常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依然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

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

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产能不足、价格上涨同样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售价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仅为5万元/吨,近期则涨到29万元/吨,仅一年涨幅就达到了480%;从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上涨到了38万元/吨,涨幅接近60%。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Q3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的提供,最高涨幅超170%。

因为原材料价格提升,随之导致动力电池成本水涨船高,所以在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发布了电池产品涨价20%的公告,天能锂电、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了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而车企在生产制造环节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产品售价上。比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价格调整将于2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目前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持续增长将带动整车终端售价迎来新一轮上升。 

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多角度摊开来看,与其说这一波涨价潮是新能源车企有意而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更为贴切。可以预见各类新能源车型在2022年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从目前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可知,今年至少将有上汽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十多款纯电新车上市,如无意外,这些上市新车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必然会稳步提升,同时伴随补贴红利进入“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在技术、产品开发领域投入更多,以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过渡转变。

8、北上广近三年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而201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304万台,累计销售40万辆左右。无论是单年量还是累计量,中国均排名全球第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化期,各国均制定了严厉的标准法规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在中国,史上最严的四阶段油耗法规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欧洲、美国、日本分别以每年4.4%、4.5%、3.9%加严油耗法规,倒逼汽车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光有大棒是不够的,中、美、欧、日 .....

9、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

1月8日,根据公安部官网消息,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46%,与2018年底相比,增加120万辆,增长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

 

解读:2019年,中国机动车整体的净增量是2122万辆,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动车的增加量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6%。

120万辆的净增量,基本上也可以反应,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上牌量会在120万辆以上,比如2018年的整体销量超过126万辆,但净增量仅为108万辆。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奋力压库之下,2019年1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攀升13.7万辆,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06万辆,同比增长5.1%,而2018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

 

2019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补贴金额降幅达到7成,造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下滑,已经录得连续同比下跌5个月。

 

哪怕如此,381万辆的整体保有量,在全球的占比可望达到55%,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比例。

 

如果刨去退出市场的,上牌量接近140万辆,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数据。

 

从任何一个角度上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处于一个起飞的前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试述近10年国内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及2019年各月份传统汽车销量及新能源?

答:传统车燃油车是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总体程上升,但上升的比较缓慢!(原因,新能源车价格比较昂贵!)新能源车从2015年产销量50万辆,现在接近200万辆!


与中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