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是什么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应坚持纯电动战略,在此基础上再推进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中国电气化的技术路线应该继续坚持纯电为导向,尽快形成平台化与模块化,不要折腾。
500公里以内的乘用车,燃料电池与纯电动相比没有优势
纯电动车最大的风险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我国应尽快建立电动车的年检制度
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坡,双积分制度的力度还不够,可以借鉴国外变得燃油税、碳税等政策
2、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是否与日本的专利有关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使用成本低。百公里耗电量的价格是8元左右,跟1升燃油的价格差不多。
2、没有限号。在大城市中普遍限号,新能源没有这个烦恼。
3、行驶稳定,没有换挡冲击。 新能源的变速箱多数是单速变速箱,没有换挡冲击。
4、更加环保。为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有电子版的吗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使用成本低。百公里耗电量的价格是8元左右,跟1升燃油的价格差不多。
2、没有限号。在大城市中普遍限号,新能源没有这个烦恼。
3、行驶稳定,没有换挡冲击。 新能源的变速箱多数是单速变速箱,没有换挡冲击。
4、更加环保。为环保事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4、纯电动汽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纯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这些电池可以提供纯电动汽车动力。同时,纯电动汽车也通过电池来储存电能,驱动电机运转,让车辆正常行驶。
5、“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改名“清洁能源汽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对新能源汽车的提法有了改变:“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清洁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有啥不同?“新能源汽车”为啥改名了?这种表述的改变又意味着什么? “清洁能源汽车的叫法更科学。”全国政协委员柳崇禧告诉记者,我国产业界默认的“新能源汽车”狭义上基本是指电动汽车。“‘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00年前,现在燃油汽车也可以叫‘新能源汽车’,这个表述不严谨。” “早在1881年就出现了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虽然和现在的电池汽车技术路线不同,但都是靠电力驱动。所以‘新’也不新。”东风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马力说。 “清洁能源汽车范畴更广,用各类技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中有害物质排放的环保型汽车都可以纳入。”在马力看来,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太阳能汽车等都可以归为“清洁能源汽车”的范畴。 委员们认为,表述的改变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更多元化的发展。今年两会,多名委员带来了发展太阳能汽车、甲醇汽车等其他环保型汽车的提案,柳崇禧就是其中之一。他呼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在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柳崇禧告诉记者,世界上最着名的两家氢燃料电池公司已在国内落户,对我国氢燃料整车开发有帮助作用。另外,中国已经攻克了常温常压储氢技术的瓶颈,解决了加氢站建设和氢的储运这一核心难题。氢燃料电池车能达到更长的续驶里程,对长距离和大能耗车辆来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氢燃料电池基本没有污染物排放,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太阳能电池汽车要指望太阳能补充驱动电力,现在技术条件达不到,落地还很遥远。 甲醇汽车也是符合我国能源结构的发展方向。柳崇禧认为,我国是多煤国家,煤可制甲醇,但要注意能量的利用率和控制尾气排放的问题。 传统的汽油、柴油,暂时不会被淘汰出市场,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多元化的。
6、新能源汽车的种类越来越多,哪种才是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技术路线
你好,新能源的车子在国内比亚迪做的挺不错的,全球来说特斯拉,本田丰田也是挺好的
7、从目前的技术上看纯电动汽车未来会不会普及?
虽然电动汽车的诞生比燃油车还早,但在过去的一百年多年间,它的发展速度却完全跟不上燃油车。
以电动汽车三大件(电池、电驱、电控)为例。 抛开一些强势企业和末流企业,现在主流电动车型的电池容量(锂电池)在20-30kwh之间,续航里程150-250km之间,而且大多数电池都存在电池衰减问题(特别是冬天)。
很显然,这并不能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 事实上电池技术还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比如国内主推锂电池,日本、美国青睐燃料电池。各种研究机构也不时爆出高能量密度电池(比如铝空气电池)。
单以国内来说,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比能量目标是2020年350Wh/kg, 2025年400Wh/kg, 2030年500Wh/kg。很显然在未来十年电池技术会迎来高涨期。
至于电驱技术,它的问题要比电池小一些。虽然各类电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基本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不会特别影响我们选择电动汽车还是燃油车。
以永磁电动机为例,它的应用较广泛,如起亚K5混动、荣威E50、腾势、北汽EU260、特斯拉Model 3等。而且由于电机输出特性的原因,它的起步加速能力比燃油车还要好。
而电控技术,至少对国内来说,还是明显的短板。虽然在电机控制器的集成方面进步明显,但是关键的电子器件,如IGBT模块等,主要还要依靠外商提供。
8、新能源汽车的三横和三纵是什么?
你好!电动汽车“三纵三横”基本技术体系,三纵: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和控制单元、动力电池和电池组管理系统。
9、明知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走偏,为什么还不惊醒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大家看到这个图还是比较令人震撼的,这是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从2020年开始,传统汽柴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开始进入到下降的通道,新能源汽车,包括普通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未来应该说是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的趋势。右上角的这张表是我们的技术路线图课题组对未来形成的预测和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的目标,2020年预计在200万辆的规模,到2025年是500万辆,到2030年是千万辆的市场销售规模。这是分阶段的技术发展目标和路径。从整车来看,主要的工作是降重量、降能耗、提高续驶里程,这是主线。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最主要是降低油耗,这个油耗与以前提的油耗不太一样。以前提的都是综合油耗,把电耗和油耗折算在一起,现在提出来下一步要重点考核混动模式下的油耗,要真正检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的技术水平,我们相应地提出了这样一些油耗指标的要求。对于电机,还是要提升比功率和比扭矩,对于电机的控制器要提升功率的密度。对于电池,我们有专门的电池的技术路线图的专题组,我们现在提的目标是到2020年单体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公斤,2025年达到400瓦时/公斤,到2030年达到500瓦时/公斤。我们目前的最好水平是180瓦时/公斤,到2020年要达到300瓦时/公斤,这个挑战非常大。对于成本,单体成本到2020年要降到1元/瓦时,系统的成本要降到1.3元/瓦时,2025年单体的成本要降到0.8元/瓦时,系统的成本要降到1元/瓦时。到2030年,单体的成本要降到0.6元/瓦时,系统的成本要降到0.8元/瓦时。成本要逐渐降低。燃料电池除了车之外,氢能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到2030年基本上是采取了大规模的集中制氢和分布式制氢并行的技术方案。在2025年之前,大规模的集中制氢主要是焦煤气和驰放气这种技术方案制氢,2025年之后是大型煤制氢。对于分布式制氢,逐渐会引入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制氢。对于燃料电池整车的目标,从发动机来讲还是要提升功率的水平,轿车和客车都是逐渐提高。寿命方面,要从目前轿车和客车分别3000小时、5000小时要提高到5000-10000小时(2020年)。成本要有显著的下降。燃料电池方面需要做的工作,从材料、部件、发动机、动力系统到整车、氢能的利用,包括到规模化的示范,都需要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往前推进。
10、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如何?
早在2010 年,我国就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了战略型新型产业,以国家战略的形式为新能源汽车“正名”,同时在政策优惠上给予了国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较大的支持,这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短期之内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当前其销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生态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得到世界汽车行业共同关注的崭新行业。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设远景明确为“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这也与我国在世界新一轮工业布局中所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目标相互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