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8年汽车产销售量

2018年汽车产销售量

发布时间:2023-04-05 10:50:12

1、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 ,渗透率5.4% ,到2022年上半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占全球销量六成以上 ,市场渗透率超21.6% ,保有量突破1100万辆 。连续七年居世界首位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已超两千万辆 ,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

2、越来越贵的中国汽车走向全球!哪些品牌的车出口量比较大?

上汽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以及东风汽车等品牌的出口量都比较大。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数量众多,虽然说我国很大部分汽车品牌的起步比较晚,但是这些汽车不仅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如今很多中国制造的汽车已经逐渐的走向全球,在世界各地都拥有非常高的销售量,深受大众们的喜爱。

上汽汽车。

上汽集团的海外销量高达200万辆,占据国内汽车企业海外销量占比近30%,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上汽集团“凯翼”车型。2018年6月27日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共售出近12万辆凯翼 Air,凯翼 Air于2015年推出首款国产车型,并于2016年3月在欧洲上市。凯翼 Air在欧洲市场表现良好,2017年销售超过4万辆,2018年上半年共销售汽车15.8万辆。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可以说是自主品牌汽车中的佼佼者,曾经就是中国最大的皮卡企业,如今已经拥有哈弗、 WEY、欧拉三大品牌。旗下皮卡产品在国内深受欢迎,去年长城汽车出口了4.5万辆皮卡,如果加上自主出口的车型,出口总数量应该超过10万辆。如果算上欧美市场的话,出口车型有6万多台。当然长城汽车还有几款新车也已经出到国外,欧拉R1出口印度尼西亚等国,成为东南亚地区最畅销的 SUV车型之一。

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还是非常大,不仅如此在国外他也深受许多车友的喜爱。在2021年奇瑞汽车品牌的瑞虎4就,已经实现海外销量12.29万,而且奇瑞的发动机可以说是非常可靠。

3、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演变与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汽车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展示了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品牌近年来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外观设计到技术实力,从营销策略到战略布局。消费观念的变化直接反映在销量上,吉利和长城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排行中入围榜单前十名,这都给吉利和长城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充裕的资金支持。

现如今,80、90后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中国市场成为了新晋高端品牌的孵化器。中国品牌汽车不断向上发展,多家企业正向高端化产品迈进,观致、WEY、领克等形成了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新阵营,让人愈发感觉到中国汽车品牌在新时代的明显变化。

(3)2018年汽车产销售量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并不具有生产汽车的能力,这对国内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1953年7月,饶斌把第一锨黑土抛向一汽建设的奠基石,接受了生产红旗轿车的任务。

直到1956年7月14日,第一批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一汽总装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2008年,中国汽车产业经过两代汽车人的不懈努力,经过52年的发展,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18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2325.71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第一,我国的汽车行业比欧美国家晚了很多年,却后来居上成为佼佼者。

2018年中国品牌销售了997.99万辆,占总销量比重的42.91%。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的崛起,得益于SUV车型市场的布局。

从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来看,从201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SUV车型的热度日益升温,SUV细分市场销量高速增长,年增长率达40%,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速水平,中国品牌凭借对国内市场敏锐的洞察力,领先于合资品牌对该细分市场进行布局。

4、宝马车2018年销售如何?

根据2018年宝马发布的数据,宝马集团在全球销量超过249万辆(包括宝马、迷你和劳斯莱斯品牌),连续15年成为全球第一家高端汽车制造商。全年在中国销售639953辆,同比增长7.7%,是宝马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佳销售记录。2018年,宝马在全球售出了249万辆宝马、迷你和劳斯莱斯汽车。

在中国市场,宝马集团去年在中国销售了639953辆汽车,同比增长7.7%。它打破了自1994年宝马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高销售记录。同时,这也意味着宝马集团在中国25年后,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累计超过400万辆。

宝马X5总销量:超过41000辆

刚刚迎来新一代的宝马X5全年销量超过41000辆。如此出色的销售业绩足以证明消费者对它的喜爱。X5在12月初刚刚完成更换,也将在2019年掀起新一波销售热潮。

宝马5系总销量:超过16万辆

宝马5系年累计销量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29.4%。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车型,宝马5系已经提供了令人满意的答案,销量超过16万辆,这也充分证明了这一代5系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宝马3系总销量:超过15万辆

尽管宝马3系即将迎来新一代产品,但今年,宝马3系以累计超过15万辆的销量证明了其魅力。当替代产品出现时,要获得如此优异的效果并不容易。与2017年相比,宝马3系列销量同比增长5%。

此外,在整体汽车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宝马车型在其主要细分市场仍保持增长。此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宝马也在2018年取得突破。2018年,宝马在中国销售了23384辆新能源汽车,在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排名第一;其中,宝马530le和宝马X1 xDrive 25le作为仅有的两款高端品牌产品,跻身中国十大畅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之列。

5、东营一年汽车销售数量多少

东营一年汽车销售数量4.26万量。数据统计分析,截至2022年底,东营市机动车保有量达91.59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达96.91万人,2022年东毁册毕纤芹营市新注册登记机动车54535辆,新领证驾驶人25916人姿宴。

6、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怎么样?

有些偏好外国汽车品牌的汽车用户对于国产汽车有种莫名的排斥,究其原因应当是怕“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也就是费了好大力气终于选择到了合资或进口汽车,但忽然间外国车的形象崩塌,驾驶这些车没有那么“有面儿”了;所以为了保住这个“面儿”就开始了不遗余力地诋毁中国汽车品牌,其最好奇的问题往往是如果合资或进口车的价格和国产汽车差不多时,国产车会不会“完蛋”。

然而这是个不需要假设的问题,进口车其实没多贵哦,参考以下十台不同阶段的进口车吧。

1、双龙柯兰多,韩国进口汽车,起售价一度低至不足13万,停产了。


2、起亚速迈,韩国进口轿跑车,起售价最低不足18万,现在看不到了。


3、戴姆勒SMART(不属于奔驰),法国产德国进口车,最低不足12万,停产了。


4、菲亚特500,意大利进口车,最低价不足17万,看不到了。


5、雷诺风朗,进口轿车,最低价不足14万,停产了。


6、雷诺纬度,进口中型轿车,最低价不足18万,看不到了。


7、起亚凯尊,进口中大型轿车,起售价不足25万,没了。


8、斯巴鲁森林人或傲虎,进口SUV,起售价接近20万,几乎看不到新车了。


9、林肯MKZ,进口准中大型轿车,起售价接近20万,还在销售中但销量极差。


10、MINI汽车,进口个性小车、属于宝马旗下,实际起售价接近15万,销量极差。


这些车都以进口方式销售,对于喜欢外国品牌的消费者而言,它们是不是比合资车显得“更高级”呢?然而这些车是停产的停产、没停产的销量也极差,重点是在这些车的价格区间内都有国产汽车,而且有比它们贵得多的国产汽车且销量还都不错。所以不存在合资车或进口车的价格低就会让国产汽车玩完的可能性,这里有两个可能想不透的问题。

合资进口车为何降价

为何选择合资进口车

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会看清未来汽车潮流品牌的趋势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合资与进口汽车的降价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没有竞争力了;如果这些车真的有稳定的质量、高性能和低油耗以及丰富配置的话,它们怎么可能不热销呢?反之不能热销就说明它的价格与实际价值并不匹配,即便加上一定程度的“品牌迷惑性”也无法再迷惑消费者,毕竟在网络时代消费者有各种了解汽车的方式,曾经编织的谎言陆续被揭穿了。而让这些车显现出问题的正是价格不断冲高、品质比价高冲高还快的国产汽车,有了对比才能够进行分析与判断。

那么面对这些强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合资车想要稳定市占率就只能打价格战;但是合资模式造成了单车利润空间必须更大,车辆的研发与制造成本投入必然更低,车辆也就无法实现高品质的弊端。所以不论合资还是进口车都要出现问题,尤其是进口车还要面对关税,相同价格的车品质一定是极低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重点:选择合资和进口车的初衷是看中它的社会属性,是能够通过车辆价值体现“实力”的属性;说白了就是这些车贵一些才会买,买贵的商品就是奢侈品消费,消费奢侈品的初心无非还是想要炫耀。当然这不是说消费奢侈品是错,谁都会有些虚荣心,通过消费行为体现出价值和实力是无可厚非的。

那么合资和进口车忽然变得便宜了,它就会失去这个属性,它就不再有“炫”的基础;在相同的价格标准线上可以用于“炫”的成分是相当的,国产汽车的品牌也在高端化,形成的是国潮汽车风潮,此时不论从各个角度分析都没有理由再选减配严重且实际质量普遍很差的合资车或更差的进口车。所以不怕合资进口车的价格低,它的价格越低毁得越快,而国产汽车的成长决定它又不得不降价,所以未来的潮流汽车品牌已经很清晰,那就是国产汽车。

7、2019年全年汽车总销量和总产量是多少,谁知道?或者

你九年全国汽车销量和总裁量是多少?谁知道大哥你就问一下这个汽车小亮公司的老总,他就应该知道。

8、中国新造车为何领先全球?

简单来说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提升外加国家政策的扶持。

一、强劲的硬实力让“新造车”领先全球

2021年全球车企市值排名公布,前10名中中国占据3位,分别是比亚迪、长城汽车以及蔚来汽车,这样的成绩验证着中国新造车的崛起并已经开始领先全球。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出色的“硬实力”是根本保证。

1、动力电池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我记得在今年5月底的时候,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在社交平台这样说过:“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管你怎么看待中国,这都是事实。”

从他的发言也能看到马斯克在对中国“新造车”技术上的认可。当然他所言非虚,我国动力电池已经经历过“锰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新一代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电池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系统的比能量却在显著提升。

2、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稳定增长的过程,并且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体量级别”。2018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136.7万辆,连续6年居于全球榜首。

目前,国内的各大车企已经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加大了科研的投入和车辆的生产。在驱动电机、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等材料领域都有固定知名的供应商,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

二、软实力让“新造车”领先全球

新能源汽车质量好只是获得好口碑,增加销量的第一要素,使用过程中的服务也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是依赖充电电车来驱动的,因此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尤为重要。当下我国在居民社区、单位、企业、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已经合理设置了充足的充电桩,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已经建成规模化的充电服务网络,而且还在快速推进,以此保障服务跟得上增量。

三、国家政策的扶持

2001年,中国正式启动"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2006年,中国正式启动"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此后政策的加持力度更是逐年加大,即使客户购车也能够获得一定补偿,这不仅能让购车者获利还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做宣传)。

中国“新造车”之所以能够领先全球,靠的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时间的努力付出和创新以及大笔的资金投入。如今取得这样的成就,对车企、对我们个人乃至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也希望在“新造车”领域,我们还能继往开来,再创新高。

9、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在了世界前列?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 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崛起。随着在环保、经济、便捷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新能源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自主品牌把握住难得机遇,将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视为对欧美传统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不过,这些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风生水起,但车企在发展中暴露出补贴依赖症、产能初显过剩、核心技术仍旧缺失等不足。尤其是在国际传统知名车企发力新能源造车后,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我国新能源造车下一步该往何方发力值得深思。

新能源造车形成四大先发优势

2018年10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呈一定下降,同比降幅更为明显,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下降走势。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万辆和1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1%和51%。累计产销方面,2018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0%和75.6%。

2018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经过这些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已经从培育期过渡到成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近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0%。

1、我国在新能源造车上取得的成果称得上丰硕。首先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各部门先后推出4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研发、生产、推广等各个环节。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已涵盖关键材料、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开发等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说,通过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补贴、对新能源公车给予运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推动了行业显著发展,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体系应该是最全的。

3、与此同时,配套环境持续优化,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充电桩的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27.5万个,同比增长了52%,新用户私人安装率接近80%,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

4、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吸引了资本、人才、技术加速集聚,带动了产业投资就业。2017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超过7000亿元,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投资新增投资额的50%以上。

电动汽车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电动汽车布局基本完成,大量互联网公司造车的新势力以及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也步入发展快车道。随着技术日益成熟,续航里程和用户的体验也稳步提升。

今年1到7月份,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9400辆。随着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超过410公里的传祺GE3上市,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突破2万台。从明年开始,广汽将以每半年一款新产品的速度密集推出纯电动汽车系列产品,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占集团整体销售总量的10%。

面对新能源汽车业迅猛势头,石油化工行业也不甘落后。中国石化将发挥现有3万座加油站的网络优势,打造油、气、电、氢自由组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和智慧服务体系。而且,中国石化也将研究布局电池材料和氢能产业链的可行性。

新能源车存量不断累积 面临挑战越发突出

国新能源汽车业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发优势。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存量不断累积,同时面临国际传统知名车企觉醒后开始发力新能源造车,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越发突出。

1、行业一哄而上,加剧产能过剩的同时,骗补行为屡见不鲜。国内新能源汽车业的异军突起,与财税政策的有效支持密不可分。在补贴扶持下,不少企业哄抢市场“蛋糕”,尤其是整车和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风险在加大,一些低水平企业采取低质低价竞争方式扰乱市场,影响了我们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高端产能不足和低端产能过剩问题并存,产业出现盲目扩张、投资过热苗头。

面对巨额补贴诱惑,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走上了骗补的道路。2016年9月,深圳五洲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曝光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上亿元。从调查情况看,五洲龙公司产品尚未完工就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从而为骗取补贴铺路。

企骗补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先生产一批“合格”的新能源车,卖给自家成立的租赁公司,然后回收已卖车辆的电池。通过将同一块电池反复安装在新车壳上这一方式,实现了持续骗补。从对行业摸底的情况看,骗补行为绝不仅仅是少数个案。目前,已有10余家车企的骗补行为被查处公布。

2、市场机制不足,不少车企患上“政策依赖症”,自主发展意愿不强,市场对接缓慢。我们可以从销量结构看出,大多数企业和产品卡在补贴最低的那一条线上。”这就意味着,不少车企不愿过多投入,仅仅是为了拿到补贴才勉强维持。

3、中国在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整体排名中位列第一位,但这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上,而在技术层面,中国的整车制造仍定位于低技术含量领域。新能源车上的电驱动高速轴承、控制芯片等基础元器件,不少仍依赖进口。

主品牌车企在燃料电池电堆的科研上与国外比差距突出。质子交换膜、高压储氢瓶、碳纸、各类高压精密阀门等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滞后。尽管动力电池领域有产能过剩风险,但仍然欠缺原创性的技术突破。

4、资源环境制约风险加剧。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激增,全球金属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金属锂、钴等主要动力电池资源缺乏,资源的稳定供应和价格稳定的挑战较大。

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用电清洁化等问题也不容小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曾公开表示,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见,如果是几吨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目前,大多数车企对消费者承诺电池使用寿命和质保大都在10年以内。不过,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的火热,不久以后就将出现大量换电需求,尤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池组,如出租车、公交车,需求产生可能将更快。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到17万吨。

三大方向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与希望,集中在使用可靠性、续航能力、保养费用、智能化程度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仍旧是技术。专家对我国新能源车技术层面突破提出三大方向:

1、支持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2、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

3、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这三大方向无疑是自主品牌车企须牢牢把握的。


与2018年汽车产销售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