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配件表面电泳的国标是什么
没有国标对汽车配件电泳做出要求的,有个汽车行业标准QC/T 484-1999《汽车 油漆涂层》,你可以找来看一下
2、汽车零件寿命是多久
汽车零件寿命是多久?这些汽车配件常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关于汽车零件寿命时间知识,如果你还对这些不了解的话,那就一起随我来学习下吧,对日常的汽车保养会有很大的作用哟!
1、刹车片
每天行驶在路上,要是刹车片工作状态不理想,那么就会出大乱子。由于一般车辆前部重量要大于车尾,加之刹车时,力的作用力是向前移动的,所以前刹车片的损耗会更大,使用公里数约为4万公里,后刹车片则为8万公里。
2、空调
空调滤芯的使用寿命为6个月,但如果你身在雾都这样的高污染地区,可以提前进行更换,而且更换的方法很简单,不需要去4S店,自己就可以动手完成,但要注意购买正规的'配件。
3、发动机
汽车的发动机可谓是最重要也是最昂贵的部件了,因为要是没有它的存在,车只能等同于模型。一般来讲,汽车的发动机寿命在10-15年,当然和之前相比,因为工艺和材料上的进步,在保养良好的情况下,时间更久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4、雨刷器
众所周知,雨刷片属于消耗品,现在又时值暑热高温,再加之频繁的降雨,都会影响汽车雨刷的寿命,更有甚者会使雨刷的胶边硬化或变形、干裂。而雨刷没有具体的使用期限,只要使用时刮得清晰就可以继续使用,但如果在使用时出现刮不干净或模糊时,就需要更换雨刮片,如果再更换雨刮片后还是模糊。那就要检查一下雨刮臂的弹性是否正常,如果弹性降低就需要把雨刮臂一起更换掉。
5、安全气囊
在危险不可避免来临之时,我们只能靠安全气囊来减少撞击对身体的损害,现在很多小伙伴在买车时都会留意安全气囊的个数,当然是越多越好,因为可以更为周全的保护车内人员安全。但大家知道安全气囊也是有寿命的嘛?一般来讲,安全气囊的寿命在10年,有些“老爷车”在碰撞时因为安全气囊超过了使用年限,不能顺利工作,随意需要3-4年定期检查。
6、安全带
安全带也是有寿命的,有关专家说:小轿车安全带的正常使用寿命仅为3年,安全带老化后,在紧急时刻乘员可能会从安全带下滑出,造成严重的损伤,或者不能吃掉原本应该吃掉的冲力,而是将人直接都交给气囊,导致乘员的严重伤害 。
7、轮胎
不同品牌的轮胎,使用周期是有所差别的。一般寿命是5-10万公里,按照国际标准:当轮胎磨至花纹深度为1.6毫米时,就必须要更换,如果不及时更换,轮胎会因为老化龟裂,致使承载力下降,容易发生爆胎 。
3、汽车配件二类易损有哪些?
你好,易损件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耗易损件,一类是事故易损件。
消耗分为:三滤:(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机油,火花塞。事故易损件是:前脸和尾部。也就是保险杠,大灯,翼子板,前杠骨架,后杠,主要看事故车的撞击部位和撞击程度。
4、汽车零配件行业有没有能耗的法规要求
<
5、国标汽车配件要求
1、QC/T15-1992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2、QC/T346-1999塑料螺塞。
3、QC/T349-1999塑料紧箍带。
4、QC/T349-1999(2005)塑料紧箍带。
5、QC/T350-1999塑料开尾销钉。
6、QC/T438-1999汽车点火系高压塑料件技术条件。
安全隐患:
在开具购车发票那天起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以内,发动机、变速器等主要汽车零件出现质量问题的,可以申请免费更换相应的部件。同样在60天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以内,车辆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质量问题时,也可以申请免费更换或者退货。
6、汽车行业耗能标准
七大行业的能耗标准大部分已经过时,并且与相关的产业等政策不符合。而这些行业占据了工业能耗中相当大的比重。
有关钢铁、铝、镍、铜、水泥、建筑卫生陶瓷、平板玻璃等7个行业的能耗标准正面临修订。
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行业能耗标准将上调,对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中小型企业将具有影响。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在印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 通知中指出,对于评估标准标龄较长,个别指标落后于当前实际情况的项目,发改委“正在组织有关单位抓紧标准的制修 订工作”。
此前,在2006年1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说,必须认真抓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更不得开工建设。否则“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上述7个行业的能耗标准大部分已经过时,并且与相关的产业等政策不符合。而这些行业占据了工业能耗中相当大的比重。再按照旧的标准执行,势必将引起工业能耗,特别是全国单位GDP能耗的上升。
7大行业标准上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李爱仙指出,一般行业标准过了5~10年就需要修订一次,原因是由于技术进步很快,原先的标准已经不合时宜。
前述7个行业的节能技术标准,以及能源消耗定额大都是在1992~1998年制定的,而这些行业的实际技术水平今年来已经大大提高。
以钢铁为例,我国整体的钢铁业技术水平已经与国际差距不大,少数企业,甚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宝钢已经提前14年实现了我国钢铁工业2020年的节能降耗目标。其中,宝钢分公司以吨钢综合能耗687公斤标煤、吨钢耗新水3.75吨,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而实际的行业能耗技术水平,与数年前也不可同日而语。比如2006年前5个月,7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5.4%,吨钢可比能耗下降7.7%。有色金属、水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同比分别下降0.8%和4.1%。据测算,电解铝行业通过降低吨铝综合交流电耗,节电4.3亿千瓦时。上半年,全国火电机组供电煤耗率同比下降6克/千瓦时。工业节能产生的效益十分可观。
正是因为实际的行业能耗技术水平提高,国家适时调高技术标准成为必然。
目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企业能耗计算,以及整体综合能耗的计算方法研究。各个行业部门也正在发改委的组织下,加快行业能耗标准的修订。国家发改委也预备完善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扩大能效标识在家用电器、电动机、汽车和建筑上的应用。
不过,上述7大行业标准的重新制定可能只是一个开端,更多的行业新标准还在制定之中。
另一方面,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了82个严重违反环评项目,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12个行业。这些行业与发改委预备上调7大能耗标准的行业关系密切。此显示出国家能源环保部门联手遏制地方违规投资冲动的决心。
新标准剑指中小企业
新的行业标准制定,主要是为了遏制过快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过快增长。其中,没有通过环境评估、能耗评估,特别是技术水平低的中小企业投资将受到影响。
首钢发展研究院戴国庆指出,钢铁行业能耗标准的上调,对于小企业的影响很大,比如唐山的小企业就是如此。
记者获悉,这些中小钢铁企业大多没有审批,实际能耗水平高,污染也相当严重。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1月10日披露的信息,唐山市70家钢铁企业,80%没有经过环评,近几年钢产量已达到全国十分之一,但钢铁企业的平均产量仅在65万吨以下,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造成能耗高踞,大气和水的严重污染。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钢铁、冶金行业不符合产业政策、未批先建和越权审批现象严重,违规项目高达30个,占违规项目总数的37%。
潘岳在1月10日的新闻会上指出,“国务院2006 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原因正是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和行业不顾当地的环境资源限制和国家的产业政策,以违法手段盲目发展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带来更大成本与极大困难。
除了中小违规企业违规严重,全国钢铁以及其他工业行业能耗高于世界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12%。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2007年的发改委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将严把源头关口,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组织实施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和产品能效标准,制定并实施产品能耗限额,扩大强制性能效标准实施范围。